校外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引导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大部分中学中,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往往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虽然素质教育的推广在不断地深人,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沉重,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文化引导时间。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文化教学的供求不平衡状态,大部分学生得到的文化信息来自影视作品,在他们的印象中,西方的青少年是“自由”“随便”,以至“疯狂”的:在涂鸦的墙边比赛篮球,青年男女的行为亲昵,伙伴们的疯狂派对,这些都会被中国中小学生认为是前卫和时髦的东西。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西方文明社会中的礼仪和高雅艺术,很少去理解英语语言中要求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身的约束,而这些文化是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去正确引导的。在校外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引导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来体现,正确的文化引导可以涵盖到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做人、做事、生活、交往、健身、心理健康等几个大方面中。
  一、创设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要创新,必须给予创新者以充分的学术自由,创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使校外教师既能够心无旁骛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又能够心情愉快地发表学术见解,在校外外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求真务实,乐于探索,善于合作,团结拼搏,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教书育人之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创造性运用外语进行真情实景的交际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赞赏都是学生发挥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内在推动力,这种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外语人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努力开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在校外文化引导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很多孩子会说“我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数学家、将军……”,而可能他们并不清楚这些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渐渐发现自己离这些“理想”很遥远。西方青少年从小树立的理想不一定那么的崇高,但很多学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在学习英文中的职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普通的工作岗位也能培养和锻炼出专家和精英。英语教师在文化引导中最关键的任务还是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这才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建立留言板,在上面发布一些有趣的话题供学生讨论.以练习口语或笔语.或者为学生申请电子邮箱,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生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加上年龄特点。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对老师唯命是听。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该优势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据英语教学课标要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求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拓展性练习。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语言的运用。那无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鼓励学生学会做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当今的青少年做事很少,特别是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在校外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在教学活动中安排适当的情景小品表演,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融人到校外英语教学中,这样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四、积极培养青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训练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很多西方国家,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校外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不轻易否定孩子,不吓唬欺骗学生,不怀疑忽视学生”,给青少年足够的独立作决定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对青少年“团队精神”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而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培养还是一项有待开发的课题。学校里的学生常把“争第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忽视了与同学和伙伴的合作与沟通,因此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淡薄。我们在校外语言教学中不但要把这种文化传达给学生,还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安排他们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相应的学习和合作中去。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富有开拓精神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校外机构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结合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意识,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关于人才素质的构成,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曾指出:未来人才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护照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包括自我延伸、终身学习、合作与竞争能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等。为了将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落到实处,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潜力较为欠缺,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不够到位等问题,制定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形成严格细致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严谨要求和递进发展,强化综合技能素质训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充满机会和挑战的现今 , 教师肩负着传播文化 ,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 , 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校外英语教学活动作为课堂英语教学的延伸 , 应该充分发挥校外教学灵活性、互补性和趣味性的优势 , 把正确的西方文化引导深人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去。
其他文献
学校后勤工作是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服务性。在实施保障增效、落实常规管理、加强中小学规范化建设、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等方面起着保障作用。后勤工作繁杂细碎、责任重大,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认为,只有角色定位准确,角色意识明确,角色职责清晰的后勤工作,才能顺畅的开展工作,才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
期刊
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重任,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神圣使命。为了实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我在今年接手新生后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取得了一点成效,现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抓朗读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小学学了六年语文,但语文成绩远远低于数学成绩,表达能力也不太突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
期刊
因材施教是大家都熟悉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得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成才,更是终身受益。也就说,从学生的具体实际,从教材内容的具体实际,从选拔人才需要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且对学生终身受益无穷。初中化学教学教研怎样才是从实际出发呢?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许还会偏离教学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期刊
孩子从一出生智力就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有人说过,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但是,如今学校教育要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实施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因为,学生的成长有快有慢,存在个体差异,然而在学校教育里,教学大纲是按一般学生能掌握的标准来制定的,那么学得慢或掌握得快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就给他们带来问题,一边是跟不上,造成自信心受挫而厌学,一边
期刊
“问题”学生,顾名思义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迷恋上网、或小偷小摸……与这些问题相伴而生的是成绩下降和下滑。快入中学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这是一个变化微妙而深远的时期,由于当今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有些学生目的性不强,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又弱,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等。提起这些学生无不让人头疼,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任其发展,那么他们除了给自身的前途带来问题,同时还可能给班级、他人
期刊
针对激光脉冲在水下传输时导致脉冲的时域展宽,严重地影响了水下激光通信的性能。以蒙特卡罗模拟为手段,在一定的水质条件下,对激光脉冲经过不同传输距离后的脉冲宽度进行了
儿时的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多年后的今天,变为了现实。带着儿时的希望,带着我的老师对我的期盼,我如愿以偿地站在了三尺讲台,初为人师。  工作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感动着我,让我丝毫不敢懈怠这份神圣的使命——培养祖国的太阳。有人说,性格活泼开朗的我,更适合做幼儿园或者是小学教师。可是,现如今,我却乐此不疲、心甘情愿地做了初中音乐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啊,课堂上我这个师者,着实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