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万圣宫”餐厅,黑暗处的幽火闪烁出道道紫光,灯渐渐熄灭后,一个绿色的头颅赫然从天花板伸出来,恐怖的模样还带着些许滑稽和笨拙。一屁股刚在13号餐位上坐定,一个闪着荧光的“幽灵” 突现身旁,“Hi,来份极刑吊烧牛肉吧,今天特价……”
追梦女孩的“另类”梦想
惊魂未定,我突然想起今天的任务,战战兢兢和那些小鬼们一番交涉后,“万圣宫”主人终于肯来接见我。穿越过一道幽深回廊,我来到孔熙婕的办公室,这里的确与众不同,外形看来居然是一个大铁笼子,几个工作人员都穿着蓝白条的“囚服”,拜访者好似探监一般。
面前的“宫主”孔熙婕却是一副乖乖女的模样,齐眉的刘海,素色的褶裙,在身着铠甲、满身蜘蛛网的斗士盔甲映衬下,好像被诱入魔窟的公主。而她的桌脚下,正摆放着一个面目狰狞的骷髅头。
说起恐怖餐厅的创意,还是孔熙婕和男友一起欣赏鬼片《死亡黎明》的灵感。在暗淡的红光背景和悲凉的哀乐氛围下,影片中那个僵尸餐厅的场景在不断变换。令孔熙婕印象最深的,还是精灵们用十几种材料调制的鸡尾酒,那些“魔鬼”、“僵尸”、“吸血鬼之吻”的怪异酒名听了都让人发抖。
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恐怖餐厅呢?这个创意在孔熙婕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她记得国外有心理学者说过:人类喜欢向恐怖挑战,除了身体本身带来的强烈快感,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一种生存的价值。现代都市人生活比较乏味,除了泡吧就是K歌,不如筹办一个令人毛发倒竖、脊背发凉的恐怖餐厅,在“人鬼”互动的体验中,收获另一种震撼。
“生死轮回”的惊悚园
2006年6月,孔熙婕在北京新东路意外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鬼文化乐园。这个乐园叫惊悚园,从外表看门牌斜挂,大门紧闭,窗户全部用木板钉死,乍看还真像一个空置的鬼屋。
由于经营不善,惊悚园早在几年前就停止营业了,从乱七八糟堆放的鬼怪道具和装饰物来看,可以想像当时的繁荣。有着冒险精神的孔熙婕联系到老板田某,以二万七千元的价格进行转让。知情的人都劝孔熙婕,这儿人气死寂,不如盘过一家新店开张。孔熙婕偏偏不信邪,她有自己的想法:在惊悚园的基础上,创办一家鬼文化主题餐厅,尽量在餐厅的布置和道具上多下功夫,吸引回头客。为此,她请来道具制作的高手,将最时新的鬼怪玩偶和机关放置于内,孔熙婕还去了趟日本,由在那里做工的表弟引领访遍了东京的鬼怪文化休闲会所……二个多月后,孔熙婕花费十多万元装饰一新的“惊悚园”呈现在众人面前。
进入”新惊悚园“,客人须经过一个黑暗的甬道,荧光墙壁上写着“断魂路”几个大字,鬼魅的脸谱总是不期而至,处处体现出恐怖的气氛。开张不几天,这里就吸引了许多追逐新奇的时尚人士。
为了强化刺激效果,孔熙婕将整个餐厅布置成手术室的模样,到处是一具具不断哀号的“尸体”,不断地想爬起来抓人。而在客人点餐之后,呈上来的食物都用人体器官模型盛放着,客人在上面下刀时,就会有仿制的“血液”流出来。那些裸露出来的“内脏”,虽然都是可以吃的东西,但视觉效果是血淋淋的,令“新惊悚园”一开始就叫好却不叫座。
“完全是食人宴的架势,每天总有不少看新奇的客人,可大多都没点什么。一回几个大男生麻着头皮、壮着胆子点了好几道菜,等他们离开时却根本没有动过筷子”。主题餐厅开张近两个礼拜,营业额竟然只有区区的几百元,这下孔熙婕坐不住了。
“吃饭就是吃饭,搞什么恐怖?”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孔熙婕,中国人吃饭讲究环境,还必须色香味俱全。在阴冷的灯光、凄厉的音响烘托下,吃那些令人作呕的鬼餐,还不把消费者都吓跑了。看来,克隆日本鬼怪会所的模式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惊悚园”因为太过恐怖,又重新关张了,一时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看着满地乱放的道具,还有堆在角落的怪物面皮、爆裂塑胶,孔熙婕一个人颓然地坐在地上。创业可不是儿戏,必须有相当的运营和策划能力,作为一个鬼文化餐厅,它的重点还应该放在菜肴上,而那些匪夷所思的“恐怖陷阱”都要为之服务。创业决心已定的孔熙婕,在父亲的支持下重振旗鼓,以家中房产作抵押贷款20万元重新投入到恐怖餐厅。
恐怖餐厅在“万圣节”重生
2006年10月31日,孔熙婕的”万圣宫“餐厅在西方人的万圣节正式开张。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焕然一新的餐厅门口,站着几位身着粉色旗袍的迎宾女郎,手里握着鬼节的各色行头,如巫师帽、面具、鬼脸、南瓜灯等,分发给顾客。餐厅还打出“奇异环境中,38元享受一份特色餐饮”的广告宣传,并承诺如果哪位客人点了菜不吃,可以免单。带着好奇,一些喜欢过洋节的年轻消费者在下午走进了“万圣宫”。
一进入餐厅,一个个“骷髅”人又现身于桌子旁边,他们的眼睛是蓝色的,脸上仿佛还有抓痕。当细长的胳膊朝客人的肩膀上摸去时,尖叫声自然在餐厅里此起彼伏。
很快,灯光渐亮,尖利的警报声随之响起,斗牛士的音乐弥漫在餐厅里。墙角走出了三个青铜战士,还有几名“警察”,他们或手举“手枪”、或手执“利剑”四处追赶着“骷髅”和“幽灵”,最后,由“警察“们押送着一个个“骷髅幽灵”在餐厅里巡回,展示抓捕的成果。当灯光彻底明亮时,欢快的音乐开始宣告太平盛世的到来,用餐客人们在小小的惊吓后终于可以安心吃饭了,“警察”不无诙谐地说:这些的小鬼,影响大家吃饭,把“上帝”吓跑了,我们这儿可真成鬼屋了。
红色木制的菜单牌被服务员们呈放在顾客面前,上面写满了极刑吊烧牛肉、火海云键、天堂地狱、沙拉洗基尾虾、罗汉工夫鱼、迷踪蛋挞和蜜乳莓芯等菜名,一个个听起来都很有“份量”,但呈上来的却是鲜香可口的中式菜肴。改良后的恐怖餐厅,菜肴令顾客们赞不绝口,鬼节后来这儿消费的人数与日俱增,万圣宫每周的营业额高达10000元。一般来说,在这里用膳的成人每位要花费四、五十元(不包酒水费),而八至十二岁的儿童只须二十元。用餐高峰期,由于客人众多,八人以上可预订自己的台子,而八人以下的散客就要搭台了。等待时间里,餐厅会无限量供应咖啡、茶水等饮料,另外还有秘制的孟婆汤供客人享用。
到了晚上八点钟以后,万圣宫餐厅内那扇黑褐色、封口处呈锯齿状的大门就徐徐打开,它象征着地狱大门的启动,里面有孔熙婕留给客人们的精彩节目,专门针对那些胆大喜欢追求刺激的顾客……表演的整个过程尤如一场有趣的互动游戏,如果你命带桃花,就要提防妖艳女吸血鬼的动手动脚,她会纠缠挑逗你,拉着你和她一起表演歌唱;而你面有菜色,就要注意神经怪医的十足殷勤,他总是缠着你要为你检查身体,然后把一只断手扔到你怀中;扮相可爱的小鬼们也喜欢恶作剧,他们在糖果里放满了辣椒,或直接在嘴里喷出烟雾,令你咳嗽不止。
不知过了多久,音响传出女人尖细的声音:开灯吧!随后餐厅灯光大亮,红通通的血水也被呈送上来,那是兑制的西瓜蜜汁。休息十几分钟后,小电影开始上映,如《活魔人》《咒怨》《破茧》等经典恐怖片,播映前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提醒儿童、患有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特殊顾客提前退场。
凌晨1点钟,喜欢过夜生活的人们才纷纷离开恐怖餐厅。“都市人长期处于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中,疲于应付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恐怖餐厅,可以让人们在尖叫声中舒解长期以来积蓄的压力”,孔熙婕告诉我,“万圣宫”这种别拘一格的经营方式,正是月赢数万元的秘方。
(责编兰臣)
追梦女孩的“另类”梦想
惊魂未定,我突然想起今天的任务,战战兢兢和那些小鬼们一番交涉后,“万圣宫”主人终于肯来接见我。穿越过一道幽深回廊,我来到孔熙婕的办公室,这里的确与众不同,外形看来居然是一个大铁笼子,几个工作人员都穿着蓝白条的“囚服”,拜访者好似探监一般。
面前的“宫主”孔熙婕却是一副乖乖女的模样,齐眉的刘海,素色的褶裙,在身着铠甲、满身蜘蛛网的斗士盔甲映衬下,好像被诱入魔窟的公主。而她的桌脚下,正摆放着一个面目狰狞的骷髅头。
说起恐怖餐厅的创意,还是孔熙婕和男友一起欣赏鬼片《死亡黎明》的灵感。在暗淡的红光背景和悲凉的哀乐氛围下,影片中那个僵尸餐厅的场景在不断变换。令孔熙婕印象最深的,还是精灵们用十几种材料调制的鸡尾酒,那些“魔鬼”、“僵尸”、“吸血鬼之吻”的怪异酒名听了都让人发抖。
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恐怖餐厅呢?这个创意在孔熙婕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她记得国外有心理学者说过:人类喜欢向恐怖挑战,除了身体本身带来的强烈快感,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一种生存的价值。现代都市人生活比较乏味,除了泡吧就是K歌,不如筹办一个令人毛发倒竖、脊背发凉的恐怖餐厅,在“人鬼”互动的体验中,收获另一种震撼。
“生死轮回”的惊悚园
2006年6月,孔熙婕在北京新东路意外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鬼文化乐园。这个乐园叫惊悚园,从外表看门牌斜挂,大门紧闭,窗户全部用木板钉死,乍看还真像一个空置的鬼屋。
由于经营不善,惊悚园早在几年前就停止营业了,从乱七八糟堆放的鬼怪道具和装饰物来看,可以想像当时的繁荣。有着冒险精神的孔熙婕联系到老板田某,以二万七千元的价格进行转让。知情的人都劝孔熙婕,这儿人气死寂,不如盘过一家新店开张。孔熙婕偏偏不信邪,她有自己的想法:在惊悚园的基础上,创办一家鬼文化主题餐厅,尽量在餐厅的布置和道具上多下功夫,吸引回头客。为此,她请来道具制作的高手,将最时新的鬼怪玩偶和机关放置于内,孔熙婕还去了趟日本,由在那里做工的表弟引领访遍了东京的鬼怪文化休闲会所……二个多月后,孔熙婕花费十多万元装饰一新的“惊悚园”呈现在众人面前。
进入”新惊悚园“,客人须经过一个黑暗的甬道,荧光墙壁上写着“断魂路”几个大字,鬼魅的脸谱总是不期而至,处处体现出恐怖的气氛。开张不几天,这里就吸引了许多追逐新奇的时尚人士。
为了强化刺激效果,孔熙婕将整个餐厅布置成手术室的模样,到处是一具具不断哀号的“尸体”,不断地想爬起来抓人。而在客人点餐之后,呈上来的食物都用人体器官模型盛放着,客人在上面下刀时,就会有仿制的“血液”流出来。那些裸露出来的“内脏”,虽然都是可以吃的东西,但视觉效果是血淋淋的,令“新惊悚园”一开始就叫好却不叫座。
“完全是食人宴的架势,每天总有不少看新奇的客人,可大多都没点什么。一回几个大男生麻着头皮、壮着胆子点了好几道菜,等他们离开时却根本没有动过筷子”。主题餐厅开张近两个礼拜,营业额竟然只有区区的几百元,这下孔熙婕坐不住了。
“吃饭就是吃饭,搞什么恐怖?”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孔熙婕,中国人吃饭讲究环境,还必须色香味俱全。在阴冷的灯光、凄厉的音响烘托下,吃那些令人作呕的鬼餐,还不把消费者都吓跑了。看来,克隆日本鬼怪会所的模式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惊悚园”因为太过恐怖,又重新关张了,一时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看着满地乱放的道具,还有堆在角落的怪物面皮、爆裂塑胶,孔熙婕一个人颓然地坐在地上。创业可不是儿戏,必须有相当的运营和策划能力,作为一个鬼文化餐厅,它的重点还应该放在菜肴上,而那些匪夷所思的“恐怖陷阱”都要为之服务。创业决心已定的孔熙婕,在父亲的支持下重振旗鼓,以家中房产作抵押贷款20万元重新投入到恐怖餐厅。
恐怖餐厅在“万圣节”重生
2006年10月31日,孔熙婕的”万圣宫“餐厅在西方人的万圣节正式开张。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焕然一新的餐厅门口,站着几位身着粉色旗袍的迎宾女郎,手里握着鬼节的各色行头,如巫师帽、面具、鬼脸、南瓜灯等,分发给顾客。餐厅还打出“奇异环境中,38元享受一份特色餐饮”的广告宣传,并承诺如果哪位客人点了菜不吃,可以免单。带着好奇,一些喜欢过洋节的年轻消费者在下午走进了“万圣宫”。
一进入餐厅,一个个“骷髅”人又现身于桌子旁边,他们的眼睛是蓝色的,脸上仿佛还有抓痕。当细长的胳膊朝客人的肩膀上摸去时,尖叫声自然在餐厅里此起彼伏。
很快,灯光渐亮,尖利的警报声随之响起,斗牛士的音乐弥漫在餐厅里。墙角走出了三个青铜战士,还有几名“警察”,他们或手举“手枪”、或手执“利剑”四处追赶着“骷髅”和“幽灵”,最后,由“警察“们押送着一个个“骷髅幽灵”在餐厅里巡回,展示抓捕的成果。当灯光彻底明亮时,欢快的音乐开始宣告太平盛世的到来,用餐客人们在小小的惊吓后终于可以安心吃饭了,“警察”不无诙谐地说:这些的小鬼,影响大家吃饭,把“上帝”吓跑了,我们这儿可真成鬼屋了。
红色木制的菜单牌被服务员们呈放在顾客面前,上面写满了极刑吊烧牛肉、火海云键、天堂地狱、沙拉洗基尾虾、罗汉工夫鱼、迷踪蛋挞和蜜乳莓芯等菜名,一个个听起来都很有“份量”,但呈上来的却是鲜香可口的中式菜肴。改良后的恐怖餐厅,菜肴令顾客们赞不绝口,鬼节后来这儿消费的人数与日俱增,万圣宫每周的营业额高达10000元。一般来说,在这里用膳的成人每位要花费四、五十元(不包酒水费),而八至十二岁的儿童只须二十元。用餐高峰期,由于客人众多,八人以上可预订自己的台子,而八人以下的散客就要搭台了。等待时间里,餐厅会无限量供应咖啡、茶水等饮料,另外还有秘制的孟婆汤供客人享用。
到了晚上八点钟以后,万圣宫餐厅内那扇黑褐色、封口处呈锯齿状的大门就徐徐打开,它象征着地狱大门的启动,里面有孔熙婕留给客人们的精彩节目,专门针对那些胆大喜欢追求刺激的顾客……表演的整个过程尤如一场有趣的互动游戏,如果你命带桃花,就要提防妖艳女吸血鬼的动手动脚,她会纠缠挑逗你,拉着你和她一起表演歌唱;而你面有菜色,就要注意神经怪医的十足殷勤,他总是缠着你要为你检查身体,然后把一只断手扔到你怀中;扮相可爱的小鬼们也喜欢恶作剧,他们在糖果里放满了辣椒,或直接在嘴里喷出烟雾,令你咳嗽不止。
不知过了多久,音响传出女人尖细的声音:开灯吧!随后餐厅灯光大亮,红通通的血水也被呈送上来,那是兑制的西瓜蜜汁。休息十几分钟后,小电影开始上映,如《活魔人》《咒怨》《破茧》等经典恐怖片,播映前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提醒儿童、患有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特殊顾客提前退场。
凌晨1点钟,喜欢过夜生活的人们才纷纷离开恐怖餐厅。“都市人长期处于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中,疲于应付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恐怖餐厅,可以让人们在尖叫声中舒解长期以来积蓄的压力”,孔熙婕告诉我,“万圣宫”这种别拘一格的经营方式,正是月赢数万元的秘方。
(责编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