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合称现象及其与科举制度的附生关系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末科场弊端丛生,"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的情况,注定了那些朝中无奥援、家中无厚积的文士往往久困科场。他们为求一第,或结为群体以诗名相吹嘘,以期博得主司的赏识;或奔走于权门大宅干谒请托,以求提携,因此诗坛上出现了许多与进士科密切相关的合称,如"咸通十哲"、"芳林十哲"、"九华四俊"、"三罗",成为一种颇具唐末时代特征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合称的来源、含义以及诗人之间的交往等问题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这些诗人群体及个体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华西都市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委员联组讨论会议上表示,不再接受任何学校说进到985学校里面去,进到211学校里面去。袁贵仁强调,985学校和211学校将不再新增加任何
电风暴是一种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其特点是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室性心律失常,同时也是导致临床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β受体阻滞剂及胺碘酮联合可改善电风暴患者心律的
亚当·斯密的帝国理论的核心是其殖民地自由贸易理论。他认为,殖民地是母国的负担,对母国没有益处,主张放弃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改革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政策,让殖民地按其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