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眼球运动期下颏肌电与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发作性睡病快速眼球运动(REM)期下颏肌电增高程度,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对6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日间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通过定量患者夜间REM期下颏肌电并进行分组:下颏肌电增高则为REM期无肌张力丧失(RSWA)组(n=31),其余为无RSWA组(n=35)。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MSLT数据,对患者进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发作性睡病无RSWA组比较,RSWA组ESS得分高[(17.9±4.1)分和(15.4±4.9)分;t=2.236,P=0.029]、平均每次嗜睡发作时间(min)长(38.3±28.4和19.2±11.2; t=2.931, P=0.030)、猝倒型比例高[58.1%(18/31)和28.6%(10/35);χ2=6.281,P=0.012]。多导睡眠参数中,发作性睡病RSWA组较无RSWA组睡眠潜伏期(min)缩短(2.00(0.50,3.50)和3.00(1.75, 9.50),Z=3.007,P=0.003),觉醒总次数(次/晚)多(31.4±14.4和22.9±13.1,t=2.368, P=0.021),微觉醒指数[(13.0±7.2)次/h和(9.2±6.5)次/h,t=2.080, P=0.042]及自发性微觉醒指数增高[(11.9±7.1)次/h和(8.1±5.4)次/h,t=2.500, P=0.015]。两组在睡眠结构上无明显差异。MSLT参数中,发作性睡病RSWA组较无RSWA组平均REM潜伏期(min)缩短(3.5±1.7和5.3±4.5,t=-2.190, P=0.027)。猝倒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时相性下颏肌电值(OR=1.103, 95% CI 1.008~1.207,P=0.033)、紧张性下颏肌电值(OR=1.339,95% CI 1.111~1.615, P=0.002)与猝倒发生相关。

结论

发作性睡病伴RSWA组睡眠片段化,日间嗜睡程度更重,猝倒型比例高,发作性睡病时相性下颏肌电值及紧张性下颏肌电值增高,发生猝倒的风险越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脊液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就诊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40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11例、脑转移瘤(BM)2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20例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SD)16例的血清和脑脊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抗菌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嘉兴市第二医院非重复分离的233株CRE,琼脂稀释法测定磷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13种抗菌药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浆中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的表达以及评估手术前后GAS5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中南医院243例患者血浆,样本分为4组:术前117例,术后1周39例,乙型肝炎55例,肝硬化71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29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中GAS5含量,采用Oneway ANOVA分析GAS5在亚组中表达水平,Student's t检验分析GA
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具有非侵入性、采样方便、便于实时检测的特点。目前发展了多种基于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分离鉴定的CTCs检测方法,而细胞亚群分类、单细胞测序、体外培养等后续特征分析也丰富了我们对CTCs的认识和对肿瘤异质性的理解。CTCs检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等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565-567)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4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结合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MMACHC基因的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甲基丙二酸血症结合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生育史家系再次生育前行产前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集2012至2015年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的45例结合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先证者和先证者父母的外周血2 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MMACHC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明确每个家系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非干预型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的162例NSCLC患者(其中Ⅰ期83例、Ⅱ期16例、Ⅲ期27例、Ⅳ期36例),1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52名健康人。采用基于叶酸受体的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CEA、CYFRA2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住院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肾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396例因心衰住院的患者,根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心肾综合征(CRS)组[eGFR<60 ml/(min·1.73 m2),n=97]和非CRS组[eGFR≥60 ml/(min·1.73 m2),n=299],测
目的进一步了解高级别脑胶质瘤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帮助临床诊断。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5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诊断的16例WHO分类Ⅲ~Ⅳ级脑胶质瘤发生脑膜转移的患者。病理类型包括间变星形细胞瘤(1),间变少突星形细胞瘤(1),胶质母细胞瘤(12),小细胞胶质母细胞瘤(1),胶质肉瘤(1)。回顾其相关临床特征,进一步比较同期收治的163例系统性肿瘤脑膜转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
目的建立杏仁核点燃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观察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及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耐药性颞叶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制作组(n=70)。模型制作组70只大鼠用于制作慢性杏仁核点燃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用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进行耐药性癫痫模型的筛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