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体验经济里,企业用时间、空间与实物三个维度打造体验。时间是改变和体验的衡量标准,空间是一切实物体验的背景来源和环境。
然而现在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从时间、空间、实物到无时间、无空间、无实物。有多少提供经济产品价值的主体由有形的产品转为无形的服务,再转变为短暂的体验。此外,对于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产品,它们的设计、生产、营销与分配在过去几十年里越来越数字化。每一个现实维度的背面,都倒映着一个虚拟维度,当现实与虚拟相遇,新的体验由此诞生。
增强现实VS增强虚拟
你可以发现小小的电视设备及其相关的软件,有效地提升了体验,增强了实时事件的现实感,它与增强现实的领域完全契合,基于现实的体验由一种变量转变为另一种,从实物到非实物,从建立一种纯物理形式的体验到运用数字实体强化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增强现实的精髓是,为提升体验而用数字技术覆盖基于现实的体验,让体验携带的信息更多、更有效、更吸引人、更有纪念意义。如果你已经拥有基于现实的体验,想想你可能将上面信息或者非物质体验叠加在你已经拥有的体验之上。无论它是什么,将增强设备视为延伸身体或思想的假体,明确以什么方式、朝什么方向、为了什么目的拓展你客户的能力。但是不要将这个领域视为纯粹的一种信息叠加,增强现实其实与技术本身无关,而是和技术怎样提升人们的体验、生活、自身有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黑尔宣称的:“唯一的限制是物理定律和人类想象力的局限。”
而增强虚拟,是用数字实体增强我们在物质世界的体验,用数字技术叠加体验。其本质是利用虚拟体验,让无实物转变为实物。
用一个实物增强一种虚拟体验,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躯体体验。比如跳舞毯,其前身是一款街机游戏,为了更好的体验,出现了实物毯子,从而增强了在屏幕上的虚拟体验。因此,体验仍然是基于一种虚拟,只是在虚拟上面添加物质。
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总是同时存在的,物质对象总是代表一种虚拟制品,必须设计两种体验:一种是虚拟体验,一种是物质体验。这不仅让体验更吸引人,也更现实。
替代现实VS实物虚拟
一个虚拟的游戏如果进入现实世界,那么现实与游戏的差异就消除了。替代现实根本上是用现实作为数字化的游乐场,改变人们看实物的方法,通过叠加实际时间的虚拟描述而与现实世界互动。替代现实也意味着探索现实世界未来的替代可能,并且决定最好的发展方向。
替代现实将一种虚拟体验置于现实世界之上,让参与者以现实的方式主动解决谜题或者发现解决方法,它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种数字化体验,创造出实物现实的替代图像。它将显示的丰富与感情和数字化的力量与复杂混合在一起,刺激参与者,促使他们参与游戏。
作为企业,如果已经使用增强现实服务,就要弄清什么时候由增强现实转向替代现实。将移动技术视为让客户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的方式。帮助客户了解你的服务、社会问题、历史,甚至客户自己,你能创造什么价值?实际上,现实的替代可以让人更容易接近现实。
而乐高的做法是基于替代现实的对立面——实物虚拟。实物虚拟的精髓就在于:虚拟导致实物创造。大规模定制正是出于这种思想,定制个体客户所需的产品,并本着高效且需人造的原则制造它:别具一格地高效服务客户。
简单说,就是企业用自己的能力让设计工具满足客户需求。设计工具不仅是借助描述或产品代码让客户在可选项目中进行配置,还必须是可视的,向客户展示,让他们体验在选项之间、模块之间的可能性。
企业要创造一种方法,让客户虚拟设计自己想要的实物,帮助他们设想,然后帮助他们创建。实物现实是一个领域,并非一种技术。技术知识是用来满足人们意愿的工具,所以,在这个领域,始终要为了客户的利益使用技术,帮助客户达到他们的目的。
如果可能,企业要花大力气思考并着手定制体验与转型。无论哪个领域,都可以通过这些较高级别的方式创造价值,超出你仅用商品和服务所获得的价值。实物虚拟有无限可能,其机遇不仅存在于实物商品,还存在于创造真正无形的服务、有意义的体验。
扭曲现实VS镜像虚拟
“内战探险营”对当时还年幼的孩子来说,是精彩的一天,因为他和父亲一起参与了内战探险营的扭曲现实。这一领域与增强现实和替代现实相对,虽然看似与数字化和虚拟无关,实际上这个领域是将事件从真实中移入自动时间里,即以任何可能的方法和时间游戏,人们离开了实际时间,因此这段旅程是扭曲现实的。
如果很好的扭曲了现实世界的体验,为现实服务,增加扭曲的时间,你就可以创造大量的顾客价值。体验制造者不能将时间视为一个固定的维度,但可以将它视作一个独立的变量,这样做会让冒险与预谋发生碰撞,远远超出讲故事的传统局限。
扭曲现实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教导我们,从时间的实际事件转为无时间的自动事件。从现实转为扭曲现实,必须以让我们的客户自主的方式扭曲客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进入流,即为客户定制体验,或者体验自身为客户而设计,同时随着客户自身技术的提高变化去适应体验。
也可以让客户转入过去,或者进入未来。让客户不仅成为观察者,还充分参与。当他们不仅投入并沉浸其中,而且积极主动参与时,体验就在他们投身的过程中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不仅让扭曲的体验有趣又能提供信息,还融入了大量数字技术去激发过去或者未来的时间。一旦客户淡漠了实际时间的印象,那么你的设计就会在体验中永恒。
而虚拟镜像的关键在于,它在现实时间中诞生,虽然这种体验是一种虚拟,但与现实的联系相当紧密,是现实的虚拟表现,会随着现实真正发生的情况逐步展现,提供了一种特别的鸟瞰视角。仅仅是在虚拟世界内创造一个现实场所还不够,需要以现实世界的地理数据,或者现实城市为基础,将现实世界吸纳进入虚拟,作为现实的一种映射。
想一想汽车上的仪表盘,一眼就能看出汽车目前的状况。仪表盘之于镜像虚拟,正如设计工具之于实物虚拟。有了设计工具,就必定能用仪表盘反映、形成它自身的体验。无论哪种情形,镜像虚拟本质上是现实的模仿。
创造一种能够代表现实的镜像虚拟,能够帮助客户反映他们的部分现实。同时,便于人们实现量化自我,追踪他们希望追踪的一切。作为企业,始终要记住,你怎样能通过测量、记录、模拟、追踪、分析与展示来为客户提供全面观察。虽然乍看起来是现实微不足道的反映,但企业的体验和转型,全面审视镜像虚拟都会产生众多机会,它们让你看到此前没有看到的事物。
第二体验空间
不要认为一种体验必须以真正的现实为基础,尽管现实领域的本质是纯粹的物质性,但虚拟被视为存在于想象且在永恒中诞生,能让其他不可能存在的体验出现在现实中。数字技术所做的是强化现实生活,扩大它的影响,以虚拟的方式让几乎一切事物都处在我们可触及的范围内。
现实和虚拟就好比两个平行宇宙,相互影响,而两者融合则成为一个新的体验空间。而通过对这些维度的思考,可以催生出真正的创意构思,甚至还能启发设计,熟悉每个变量则能够告诉我们怎样扩大体验、增加价值,并且激起人们投入。
要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是通过现实领域自身直接吸引人投入,还是借助虚拟方法刺激那些感觉去激发情感,现实都是所有体验的源泉。虚拟在反映现实,现实在增强虚拟,即使虚拟有彻底的非物质性,完全不受现实世界影响,它仍然会回过头来留心现实,以此让我们能把握自己想象的触角。
[编辑胡俊]
E-mail:[email protected]
然而现在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从时间、空间、实物到无时间、无空间、无实物。有多少提供经济产品价值的主体由有形的产品转为无形的服务,再转变为短暂的体验。此外,对于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产品,它们的设计、生产、营销与分配在过去几十年里越来越数字化。每一个现实维度的背面,都倒映着一个虚拟维度,当现实与虚拟相遇,新的体验由此诞生。
增强现实VS增强虚拟
你可以发现小小的电视设备及其相关的软件,有效地提升了体验,增强了实时事件的现实感,它与增强现实的领域完全契合,基于现实的体验由一种变量转变为另一种,从实物到非实物,从建立一种纯物理形式的体验到运用数字实体强化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增强现实的精髓是,为提升体验而用数字技术覆盖基于现实的体验,让体验携带的信息更多、更有效、更吸引人、更有纪念意义。如果你已经拥有基于现实的体验,想想你可能将上面信息或者非物质体验叠加在你已经拥有的体验之上。无论它是什么,将增强设备视为延伸身体或思想的假体,明确以什么方式、朝什么方向、为了什么目的拓展你客户的能力。但是不要将这个领域视为纯粹的一种信息叠加,增强现实其实与技术本身无关,而是和技术怎样提升人们的体验、生活、自身有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黑尔宣称的:“唯一的限制是物理定律和人类想象力的局限。”
而增强虚拟,是用数字实体增强我们在物质世界的体验,用数字技术叠加体验。其本质是利用虚拟体验,让无实物转变为实物。
用一个实物增强一种虚拟体验,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躯体体验。比如跳舞毯,其前身是一款街机游戏,为了更好的体验,出现了实物毯子,从而增强了在屏幕上的虚拟体验。因此,体验仍然是基于一种虚拟,只是在虚拟上面添加物质。
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总是同时存在的,物质对象总是代表一种虚拟制品,必须设计两种体验:一种是虚拟体验,一种是物质体验。这不仅让体验更吸引人,也更现实。
替代现实VS实物虚拟
一个虚拟的游戏如果进入现实世界,那么现实与游戏的差异就消除了。替代现实根本上是用现实作为数字化的游乐场,改变人们看实物的方法,通过叠加实际时间的虚拟描述而与现实世界互动。替代现实也意味着探索现实世界未来的替代可能,并且决定最好的发展方向。
替代现实将一种虚拟体验置于现实世界之上,让参与者以现实的方式主动解决谜题或者发现解决方法,它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种数字化体验,创造出实物现实的替代图像。它将显示的丰富与感情和数字化的力量与复杂混合在一起,刺激参与者,促使他们参与游戏。
作为企业,如果已经使用增强现实服务,就要弄清什么时候由增强现实转向替代现实。将移动技术视为让客户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的方式。帮助客户了解你的服务、社会问题、历史,甚至客户自己,你能创造什么价值?实际上,现实的替代可以让人更容易接近现实。
而乐高的做法是基于替代现实的对立面——实物虚拟。实物虚拟的精髓就在于:虚拟导致实物创造。大规模定制正是出于这种思想,定制个体客户所需的产品,并本着高效且需人造的原则制造它:别具一格地高效服务客户。
简单说,就是企业用自己的能力让设计工具满足客户需求。设计工具不仅是借助描述或产品代码让客户在可选项目中进行配置,还必须是可视的,向客户展示,让他们体验在选项之间、模块之间的可能性。
企业要创造一种方法,让客户虚拟设计自己想要的实物,帮助他们设想,然后帮助他们创建。实物现实是一个领域,并非一种技术。技术知识是用来满足人们意愿的工具,所以,在这个领域,始终要为了客户的利益使用技术,帮助客户达到他们的目的。
如果可能,企业要花大力气思考并着手定制体验与转型。无论哪个领域,都可以通过这些较高级别的方式创造价值,超出你仅用商品和服务所获得的价值。实物虚拟有无限可能,其机遇不仅存在于实物商品,还存在于创造真正无形的服务、有意义的体验。
扭曲现实VS镜像虚拟
“内战探险营”对当时还年幼的孩子来说,是精彩的一天,因为他和父亲一起参与了内战探险营的扭曲现实。这一领域与增强现实和替代现实相对,虽然看似与数字化和虚拟无关,实际上这个领域是将事件从真实中移入自动时间里,即以任何可能的方法和时间游戏,人们离开了实际时间,因此这段旅程是扭曲现实的。
如果很好的扭曲了现实世界的体验,为现实服务,增加扭曲的时间,你就可以创造大量的顾客价值。体验制造者不能将时间视为一个固定的维度,但可以将它视作一个独立的变量,这样做会让冒险与预谋发生碰撞,远远超出讲故事的传统局限。
扭曲现实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教导我们,从时间的实际事件转为无时间的自动事件。从现实转为扭曲现实,必须以让我们的客户自主的方式扭曲客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进入流,即为客户定制体验,或者体验自身为客户而设计,同时随着客户自身技术的提高变化去适应体验。
也可以让客户转入过去,或者进入未来。让客户不仅成为观察者,还充分参与。当他们不仅投入并沉浸其中,而且积极主动参与时,体验就在他们投身的过程中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不仅让扭曲的体验有趣又能提供信息,还融入了大量数字技术去激发过去或者未来的时间。一旦客户淡漠了实际时间的印象,那么你的设计就会在体验中永恒。
而虚拟镜像的关键在于,它在现实时间中诞生,虽然这种体验是一种虚拟,但与现实的联系相当紧密,是现实的虚拟表现,会随着现实真正发生的情况逐步展现,提供了一种特别的鸟瞰视角。仅仅是在虚拟世界内创造一个现实场所还不够,需要以现实世界的地理数据,或者现实城市为基础,将现实世界吸纳进入虚拟,作为现实的一种映射。
想一想汽车上的仪表盘,一眼就能看出汽车目前的状况。仪表盘之于镜像虚拟,正如设计工具之于实物虚拟。有了设计工具,就必定能用仪表盘反映、形成它自身的体验。无论哪种情形,镜像虚拟本质上是现实的模仿。
创造一种能够代表现实的镜像虚拟,能够帮助客户反映他们的部分现实。同时,便于人们实现量化自我,追踪他们希望追踪的一切。作为企业,始终要记住,你怎样能通过测量、记录、模拟、追踪、分析与展示来为客户提供全面观察。虽然乍看起来是现实微不足道的反映,但企业的体验和转型,全面审视镜像虚拟都会产生众多机会,它们让你看到此前没有看到的事物。
第二体验空间
不要认为一种体验必须以真正的现实为基础,尽管现实领域的本质是纯粹的物质性,但虚拟被视为存在于想象且在永恒中诞生,能让其他不可能存在的体验出现在现实中。数字技术所做的是强化现实生活,扩大它的影响,以虚拟的方式让几乎一切事物都处在我们可触及的范围内。
现实和虚拟就好比两个平行宇宙,相互影响,而两者融合则成为一个新的体验空间。而通过对这些维度的思考,可以催生出真正的创意构思,甚至还能启发设计,熟悉每个变量则能够告诉我们怎样扩大体验、增加价值,并且激起人们投入。
要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是通过现实领域自身直接吸引人投入,还是借助虚拟方法刺激那些感觉去激发情感,现实都是所有体验的源泉。虚拟在反映现实,现实在增强虚拟,即使虚拟有彻底的非物质性,完全不受现实世界影响,它仍然会回过头来留心现实,以此让我们能把握自己想象的触角。
[编辑胡俊]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