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化学课堂的要求在逐步变高,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体验式教学”,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直接参与性体验;以课堂观察为路径,间接性参与体验;以课堂检测为手段,客观性参与体验。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师对自我的业务要求,从而力争做到开拓学生思维,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化学实验;课堂演示;课堂检测
所谓“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相关生活情境的体验感悟,学生在生活中本来只是知道其然,但是不知道是通过化学作用而做的所以然,因此会产生一些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这也就影响学生对个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解误区,因此正确的“体验式教学”能够起到教会学生自我构建与时代相适配的思想认识。
一、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直接参与性体验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主体分成以下四部分:①掌握操作技能训练及实验基本知识;②在生活生产中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性实验;③指定综合性实验进行分组实验;④师生研究性实验。其中最适宜进行“体验式教学”的部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适合在实验室里进行,教师可以有所选择地指定合适的化学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实验时,可以更准确地体验到教材上所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教师只需要在旁提出对实验观察的记录要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因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制备新制的氢氧化铜,需要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因此,学生实验试剂剂量控制不准确,将得不到砖红色的沉淀,甚至得不到任何实验现象。讲授此课时,应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说明什么问题。从而使学生注意反应的条件和时间,明确通过对比各试剂的用量,实验的条件,达到准确把握醛基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的关键。
化学实验课程的第四部分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因为这有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但是教师可以给出一定范围之内的化学实验的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依靠教师进行研究性实验。
如《市售加碘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分析化学的资料,运用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拟出合适的方案,经过综合与优化,确定最佳的分析方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绘制标准曲线;查得碘含量;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数据处理。这个实验能让学生在实验中经过运用所学知识寻找方法和系统分析与实践,得到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并为以后新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课堂观察为路径,间接性参与体验
化学课堂上,化学教师需要多次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感官认识,但是因为学生未能亲自动手,所以他们对知识的参与性只是间接性参与。这时化学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演示实验,如何掌握不同剂量的化学元素会带来不同的化学结果,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未知的向往,从而诱导出他们的学习化学原动力。化学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本身就是对化学教师的高要求。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间接性参与到体验之中来,就得严格规范好示范动作,从烧杯的使用到药剂的添加,从酒精灯的点燃到试管的摆放,教师都得有让学生更准确观察到实验现象为目的的意识,操作更完整,这样才能做出与教材要求相符的实验,否则给了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记住的反而是不规范的操作和错误的理解。
如一位老师,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操作的不严谨,导致锥形瓶的破裂,反应结束之后总质量增大,导致实验的失败。由于学生对老师演示实验的期待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听讲情绪低落,对老师所讲内容产生怀疑,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在演示实验前要熟悉实验内容、目的要求、操作流程、估計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成功。
三、以课堂检测为手段,客观性参与体验
教师除了演示实验之外,还可以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一至两名较为沉稳的学生上台来进行实验测定。操作过程需要熟记,操作方法需要勤练,反应公式必须熟背,实验现象因为不可控环境会出现不同情况。学生的思维在变化中也就得到了不同的锻炼。教师可使用的课堂检测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一对一提问,可以一对多黑板默写,可以小组互查,可以直接使用检测单进行定向测试。而当学生上台演示时,则可以由另外的学生进行过程的演说,开口就会有进步,动手就会有收获。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验方式,学生周末回家可以找到常见的生活用品来检测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如将面粉进行发酵生成有机酸,加入小苏打中和反应;观察厨房的白醋和红心萝卜的反应,萝卜会由紫色变紫红色;用植物油或者猪油与氢氧化钠做皂化反应;用毛笔蘸米汤写字,晾干后喷洒碘水变蓝等等,学生都能够很快记住相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应的化学规律。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好操作,但是在化学课堂中,依托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完成其他学科所无法实现的直接性参与体验;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会主动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学生可以间接性参与到课堂中去;课堂检测是课堂学习的最好方法,教师多思考,学生就能多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妙招实际就是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可以获得客观性的参与体验。
化学教师要善于采用“体验式教学”,丰富自己化学课堂的内容,拓展化学思维的宽度,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多层面地参与课堂,更高效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化学实验;课堂演示;课堂检测
所谓“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相关生活情境的体验感悟,学生在生活中本来只是知道其然,但是不知道是通过化学作用而做的所以然,因此会产生一些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这也就影响学生对个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解误区,因此正确的“体验式教学”能够起到教会学生自我构建与时代相适配的思想认识。
一、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直接参与性体验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主体分成以下四部分:①掌握操作技能训练及实验基本知识;②在生活生产中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性实验;③指定综合性实验进行分组实验;④师生研究性实验。其中最适宜进行“体验式教学”的部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适合在实验室里进行,教师可以有所选择地指定合适的化学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实验时,可以更准确地体验到教材上所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教师只需要在旁提出对实验观察的记录要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因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制备新制的氢氧化铜,需要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因此,学生实验试剂剂量控制不准确,将得不到砖红色的沉淀,甚至得不到任何实验现象。讲授此课时,应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说明什么问题。从而使学生注意反应的条件和时间,明确通过对比各试剂的用量,实验的条件,达到准确把握醛基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的关键。
化学实验课程的第四部分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因为这有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但是教师可以给出一定范围之内的化学实验的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依靠教师进行研究性实验。
如《市售加碘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分析化学的资料,运用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拟出合适的方案,经过综合与优化,确定最佳的分析方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绘制标准曲线;查得碘含量;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数据处理。这个实验能让学生在实验中经过运用所学知识寻找方法和系统分析与实践,得到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并为以后新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课堂观察为路径,间接性参与体验
化学课堂上,化学教师需要多次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感官认识,但是因为学生未能亲自动手,所以他们对知识的参与性只是间接性参与。这时化学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演示实验,如何掌握不同剂量的化学元素会带来不同的化学结果,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未知的向往,从而诱导出他们的学习化学原动力。化学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本身就是对化学教师的高要求。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间接性参与到体验之中来,就得严格规范好示范动作,从烧杯的使用到药剂的添加,从酒精灯的点燃到试管的摆放,教师都得有让学生更准确观察到实验现象为目的的意识,操作更完整,这样才能做出与教材要求相符的实验,否则给了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记住的反而是不规范的操作和错误的理解。
如一位老师,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操作的不严谨,导致锥形瓶的破裂,反应结束之后总质量增大,导致实验的失败。由于学生对老师演示实验的期待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听讲情绪低落,对老师所讲内容产生怀疑,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在演示实验前要熟悉实验内容、目的要求、操作流程、估計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成功。
三、以课堂检测为手段,客观性参与体验
教师除了演示实验之外,还可以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一至两名较为沉稳的学生上台来进行实验测定。操作过程需要熟记,操作方法需要勤练,反应公式必须熟背,实验现象因为不可控环境会出现不同情况。学生的思维在变化中也就得到了不同的锻炼。教师可使用的课堂检测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一对一提问,可以一对多黑板默写,可以小组互查,可以直接使用检测单进行定向测试。而当学生上台演示时,则可以由另外的学生进行过程的演说,开口就会有进步,动手就会有收获。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验方式,学生周末回家可以找到常见的生活用品来检测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如将面粉进行发酵生成有机酸,加入小苏打中和反应;观察厨房的白醋和红心萝卜的反应,萝卜会由紫色变紫红色;用植物油或者猪油与氢氧化钠做皂化反应;用毛笔蘸米汤写字,晾干后喷洒碘水变蓝等等,学生都能够很快记住相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应的化学规律。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好操作,但是在化学课堂中,依托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完成其他学科所无法实现的直接性参与体验;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会主动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学生可以间接性参与到课堂中去;课堂检测是课堂学习的最好方法,教师多思考,学生就能多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妙招实际就是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可以获得客观性的参与体验。
化学教师要善于采用“体验式教学”,丰富自己化学课堂的内容,拓展化学思维的宽度,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多层面地参与课堂,更高效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