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教学变革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推进 改革
  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的“学”着想,使他们对所学的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心里有“要我学”变“我要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信息技术为小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的目、耳、口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印象深刻。信息技术,优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讲授式,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把知识“灌”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其结果是教师讲多教师累了,学生听多学生累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做,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因为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否则,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无意注意为主,如果在某方面过分的集中注意力,会使大脑某个部位过于疲劳,从而降低其效能,使学生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该科产生了厌恶。其实,这种方法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来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用武之地。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使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已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东西,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的认识中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简单物体。信息技术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本要求从各个图中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或是拍到的图片。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差,很难辨认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片。从物体的前、后看到的图片较容易辨认些,但是从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图片,哪一张是从左面看到或是拍到的,哪一张是从右面看到或是拍到的,就有些难度。怎样去突破这个难点,那就需要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拿一个具体事物放在讲台上,从不同角度用照相机拍摄,然后通过多媒体把图片映在银幕上,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辨认,这样使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教师的教法也变得富有创造性,而不是按照课本上的图片直接说出这张是从哪个方位看到或是拍到的。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样授课很多学生是不会理解和接受教师新授知识的,其效率也是很低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教材变得灵活,易于操作
  苏教版新版本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分得一样多》,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分法,只有三种,有没有更多种分法呢?有。那么怎样才能突破教材上的局限性,丰富教学内容,于是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人,他养了20只羊,他在临死前分给大儿子8只羊,小儿子12只羊,大儿子就不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知道,这样分不公平!”。怎样分才公平呢?学生用小木棒操作,然后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操作。除了课本上的三种方法之外,学生还说:“小儿子卖掉2只羊的钱全部买些有营养好吃的东西给父亲吃,再送给哥哥1只羊,两人就一样多。”“小儿子卖掉5只,大儿子卖掉1只,两人把卖掉的钱合起来给父亲处理后事,剩下的羊只数就一样多。”……学生边说,教师边利用多媒体操作。这样,才便于灵活操作,而不是按课本上的图死死板板去讲,从而达到教法创新。
  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爱学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怎样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数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自主、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关键在于教师所创设的情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创设的情景是否与学生身边的生活有关。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爱学数学,主动学习数学起了关键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学生乐学、爱学的情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中去,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学习氛围积极、愉快。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我利用多媒体放映出我国古代美丽的房屋建筑,然后让学生观察窗格图案,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图形,即平行四边形。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又如:苏教版新版本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种美丽的建筑物,然后让学生从图中找一找建筑物中的角,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很快就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基础单位的学习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带来积极作用。文章先对初中美术小组学习原则进行分析,之后对初中美术小组学习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小组学习;策略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予以
本专题由王立军老师讲授《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专题分四讲: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第二讲幸福,是一种价值追求;第三讲师爱为魂;第四讲身正为范。讲座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讲: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讲述以下几个问题:(1)讲述的职业道德包括六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2)我国领导人的师德观;(3)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幼儿教师,引出教师考试和教师注册制度;(4)教师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大多是教师在讲,学生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就行,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由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交互式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力,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可以增强孩子的求知欲,为孩子提供新的学习体验,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将谈谈如何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引言  社会的进步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间歇性暴发的重要农业害虫,自建国以来的三次大暴发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寄蝇是草地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草地螟种群数量起
【关键词】实验复习 实验考核 复习方法  物理实验总复习,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总复习时,应该扩展实验课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通过实验总复习,应该使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并且在实验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历年来的中考试题都十分注意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特别是近几年,不仅提升了实验考查的分值,同时也加强了对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的考查。也正因为对能力要求的提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ricius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我国边境口岸经常截获到此虫。目前,关于四纹豆象防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四纹豆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