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不仅能够全面而直接反映城市整体布局和功能,而且能够合理的划分城市区域功能模块。城市规划需要有长远打算,同时也必须要有符合当前的近期规划。城市规划不能朝令夕改,如果规划设计不合理,则会限制城市扩张,不利于城市未来建设与发展,规划方案的设计需要符合实际,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如果设计的方案不合理,通过落实和建设,就会使城市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出现问题,再想通过改造使其变更则是难上加难。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区域规划。①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②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③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④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
(2)城市人居规划。为保障人居环境,需要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①生态产业设计,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 GDP 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②生态建筑设计,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③生态景观设计,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
2.1 生态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
城市规划的科学编制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时,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2.2 城市生态绿地的一体性规划
第一,对城市面积和可容纳人口进行统计是设计人员在规划前要做的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具体方案,按照图纸中的步骤进行规划。一般来讲,设计人员会将城市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区域,将自然山水与人工设计融合在一起。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例,它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理念和三大建设途径。灰绿结合、绿色优先是核心指导思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是三大建设方式。在城市规划当中,设计人员主要以传统生态系统中的破坏重点为方向,以环境修复为目标,以污染的减少为实现方式。第一,要从污染的源头出发,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以雨水的收集方式设定现代化的排水系统。第二,要以因地制宜的思想选择合理的技术方式,对超标水量进行协调。建立以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发展为目标的多重控制系统。
2.3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
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方面,设计人员主要以农、工、生活区三部分为主,进行合理的调整。首先,在规划初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 第一,要尽可能的不占用农业耕地,将比例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第二,城市规划要将居民区位设定作为重点,远离工业区,以防止有害气体的污染扩散。第三,土地开发与设计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在体现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空间的有效配置。例如 : 可以在生活区和生产区设置隔离带,并打造污水排放管道,以由点及面的方式形成一条特殊的生态系统。系统中可以设立污水的过滤和二次排放功能,工业污水会通过智能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成分分解,达到市政污水排放标准后进入到市政污水管道系统中。如未经预处理的工业污水混杂到市政污水中时,系统会自动开启二次净化的功能,以保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性。
2.4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的质量也能够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第一,要以旧城市作为主要控制方向,提升其更新速度。首先,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方式对尾气排放量大的车型进行分类,并加以一定的限制。其次,从一些工业中心城市入手,对违章的施工建筑进行约束,以能源消耗量为控制节点,以燃料结构的分析为辅助,禁止高污染物的排放。第二,将生态城市规划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在用水方面,通过价格的调整来控制过度消耗的行为。同时,以污水资源化回收为导向,根据城市的功能进行方案设定。尤其是从居民区的规划中来看,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自动调节系统对垃圾和排泄物进行消化,并在建筑的四周种植一些花草,增加其中的文体设施。
2.5 城市产业设计
在具体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必须重视其城市能源的利用率,对于低碳能源的利用必须予以扶持,对已有的低碳能源实现高效优化利用,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浪费。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能源形式和基本结构,若要提升已有能源的利用率,必须从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入手,提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尽量降低或直接废除高污染、低质量的石化能源的使用量,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率。另外,还需要对工业和生态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通过在城市加大教育行业、旅游行业,医疗产业以及文化领域的规模,实现现代生态城市的规范化。
2.6 住宅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环节,首先应该充分考虑住宅区交通的便利程度,通讯设施是否完善以及一些其他的基础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即使建设时将基础设施都配备齐全了,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住宅区的基础设施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补充,更新和完善。除此之外,在对城市的住宅区进行规划设计時,该应充分结合生态规划的建设理念。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建筑的建设融为一体,不断促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另外,在对城市住宅区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具体环境,使所设计出来的生态城市与当地的实际环境相吻合再一方面,还应对住宅区进行集中绿化建设,使人们居住场所和主要活动场所的环境更舒适美观。
综上所述,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整体规划设计,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定位好城市功能,形成区域划分,把握良好设计原则,通过技术呈现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创新思路,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亦人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17(18).
[2] 马彩霞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J]. 建材与装饰 . 2017(36).
[3] 李茂 .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16(06).
[4] 杨子莹 . 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6(06).
(作者单位:溧阳市规划局)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区域规划。①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②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③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④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
(2)城市人居规划。为保障人居环境,需要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①生态产业设计,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 GDP 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②生态建筑设计,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③生态景观设计,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
2.1 生态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
城市规划的科学编制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时,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2.2 城市生态绿地的一体性规划
第一,对城市面积和可容纳人口进行统计是设计人员在规划前要做的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具体方案,按照图纸中的步骤进行规划。一般来讲,设计人员会将城市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区域,将自然山水与人工设计融合在一起。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例,它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理念和三大建设途径。灰绿结合、绿色优先是核心指导思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是三大建设方式。在城市规划当中,设计人员主要以传统生态系统中的破坏重点为方向,以环境修复为目标,以污染的减少为实现方式。第一,要从污染的源头出发,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以雨水的收集方式设定现代化的排水系统。第二,要以因地制宜的思想选择合理的技术方式,对超标水量进行协调。建立以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发展为目标的多重控制系统。
2.3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
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方面,设计人员主要以农、工、生活区三部分为主,进行合理的调整。首先,在规划初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 第一,要尽可能的不占用农业耕地,将比例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第二,城市规划要将居民区位设定作为重点,远离工业区,以防止有害气体的污染扩散。第三,土地开发与设计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在体现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空间的有效配置。例如 : 可以在生活区和生产区设置隔离带,并打造污水排放管道,以由点及面的方式形成一条特殊的生态系统。系统中可以设立污水的过滤和二次排放功能,工业污水会通过智能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成分分解,达到市政污水排放标准后进入到市政污水管道系统中。如未经预处理的工业污水混杂到市政污水中时,系统会自动开启二次净化的功能,以保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性。
2.4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的质量也能够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第一,要以旧城市作为主要控制方向,提升其更新速度。首先,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方式对尾气排放量大的车型进行分类,并加以一定的限制。其次,从一些工业中心城市入手,对违章的施工建筑进行约束,以能源消耗量为控制节点,以燃料结构的分析为辅助,禁止高污染物的排放。第二,将生态城市规划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在用水方面,通过价格的调整来控制过度消耗的行为。同时,以污水资源化回收为导向,根据城市的功能进行方案设定。尤其是从居民区的规划中来看,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自动调节系统对垃圾和排泄物进行消化,并在建筑的四周种植一些花草,增加其中的文体设施。
2.5 城市产业设计
在具体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必须重视其城市能源的利用率,对于低碳能源的利用必须予以扶持,对已有的低碳能源实现高效优化利用,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浪费。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能源形式和基本结构,若要提升已有能源的利用率,必须从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入手,提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尽量降低或直接废除高污染、低质量的石化能源的使用量,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率。另外,还需要对工业和生态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通过在城市加大教育行业、旅游行业,医疗产业以及文化领域的规模,实现现代生态城市的规范化。
2.6 住宅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环节,首先应该充分考虑住宅区交通的便利程度,通讯设施是否完善以及一些其他的基础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即使建设时将基础设施都配备齐全了,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住宅区的基础设施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补充,更新和完善。除此之外,在对城市的住宅区进行规划设计時,该应充分结合生态规划的建设理念。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建筑的建设融为一体,不断促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另外,在对城市住宅区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具体环境,使所设计出来的生态城市与当地的实际环境相吻合再一方面,还应对住宅区进行集中绿化建设,使人们居住场所和主要活动场所的环境更舒适美观。
综上所述,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整体规划设计,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定位好城市功能,形成区域划分,把握良好设计原则,通过技术呈现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创新思路,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亦人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17(18).
[2] 马彩霞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J]. 建材与装饰 . 2017(36).
[3] 李茂 .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16(06).
[4] 杨子莹 . 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6(06).
(作者单位:溧阳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