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爱和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ge1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使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妈咪爱与茵栀黄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散剂和茵栀黄冲剂口服;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和茵栀黄用于辅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妈咪爱散剂 茵栀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24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若不及时治疗,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发生,这是目前重要的致残因素之一。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干预方法较多。我科采用妈咪爱散剂和茵栀黄冲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7月收住院新生儿黄疸112例,全部患儿均<28日龄。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诊断标准。排除新生儿肝功能障碍、阻塞性黄胆以及遗传代谢病所致的黄疸。干预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推荐方案。治疗组62例中,男33例,女29例,日龄15小时~27天(平均5.1天),出生体重2892±284g,胎龄38.5±3.4周,入院血清总胆红素268.36±66.12μmol/L;主要病因:感染因素20例,围产因素8例,母乳性黄疸10例,头颅血肿4例,新生儿溶血病7例,其他原因13例。对照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日龄16小时~26天(平均5.2天),出生体重2912±275g,胎龄38.2±3.6周,入院血清总胆红素266.12±64.16μmol/L;主要病因:感染因素15例,围产因素7例,母乳性黄疸6例,头颅血肿4例,新生儿溶血病7例,其他原因11例。两组病例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因、入院血清总胆红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①蓝光照射:采用冷光源蓝光进行光疗,根据黄疸程度一般开始连续照射24小时,然后改为间歇每日照射8~12小时;②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日),分2次口服;③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白蛋白、血浆或维生素E。治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茵栀冲剂口服,1包分3次,Tid;妈咪爱0.3g,3次/日,口服。两组治疗期间均补充核黄素。两组均以肉眼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85μmol/L为治疗停止标准,观察24小时黄疸无反跳为治愈。
  疗效观察:两组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3天和肉眼黄疸消退时采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应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患儿经皮总胆红素值(TCB),监测每日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计算蓝光照射所用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
  
  结 果
  
  两组干预新生儿黄疸疗效各项指标的比较:治疗组日均胆红素水平下降值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天数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无胆红素脑病发生,治疗组患儿用药后,食量较对照组增加,除大便次数增加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新生儿生后血脑屏障的发育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胎龄及日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血清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脑损害的危险性就越大。窒息缺氧可影响肝酶活力,酸中毒可影响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感染可抑制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所以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随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及病理因素而变化。因此,做好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监测,掌握好新生儿黄疸早期诊断标准及干预方案有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在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为尿胆原随粪便排出,新生儿小肠腔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很快使结合胆红素分解成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迅速从肠道吸收。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喂养不足或并发窒息感染酸中毒、低血糖、缺氧等可导致摄入不足,肠蠕动减慢,排便延迟,又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胆红素的重吸收,易形成胆红素脑病,因此促进胆红素排泄,减少回吸收是减少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措施之一。
  妈咪爱散剂主要有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活菌组成,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冲服后可使肠道在短时间内维持菌群的最佳状态,防止直接胆红素水解为间接胆红素,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茵栀黄冲剂主要由茵陈、栀子、大黄等制成。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黄有利尿、改善毛细血管透性作用;茵陈除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退黄外,还能拮抗溶血、降低丙氨酸转移酶等作用;栀子可使结扎胆总管动物的Y、Z蛋白的含量升高,增加肝二磷酸脲苷葡萄糖脱氢酶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血胆红素。因此,茵栀黄颗粒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黄、促进肠蠕动等作用,从而减少胆红素重吸收
  本组研究显示,据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并结合中西医现代研究理论,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关于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将妈咪爱和茵栀黄用于辅助干预新生儿黄疸治疗,结果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茵栀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蓝光照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的平均天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妈咪爱和茵栀黄联合用于佐治新生儿黄疸,其疗效肯定,且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8-269.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186.
  3 王浴生.中药药理学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3.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图书馆数字资源集成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图书馆资源集成和开放管理平台,并重点介绍了平台的物理组织架构设计、逻辑组
目的:探讨脉压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核素心血池扫描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高峰射血率、左室高峰充盈率、1/3充盈分数的测
摘 要 针对基础学科缺乏护理专业针对性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探。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护理专业的针对性。  关键词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针对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8  笔者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护理专业的针对性。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地下水突涌风险,地下空间在施工作业中有必要通过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依据勘察报告的初步评价,基坑开挖15.5m时,场地内第⑦1层承压含水层有可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