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2002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连续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127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VAP与否将其分为VAP组及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并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体外循环心脏术后VAP总发病率5.1%,发生VAP患者死亡率为28.1%。单因素分析显示:VAP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围手术期血液制品用量、术后CSICU入住天数(P<0.001)、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气管切开率(P<0.01),大动脉手术率、术后死亡率(P<0.05)均高于对照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氧合指数(PaO2/F iO2)低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120 m in(OR=6.352,P=0.000)、术后PaO2/F iO2低于300 mm Hg(OR=3.642,P=0.017)、血液制品用量≥1500 mL(OR=5.083,P=0.039)、机械通气时间≥5 d(OR=9.074,P=0.047)、气管切开(OR=19.899,P=0.021)与VAP的发生明显相关。64例VAP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60.8%),革兰阳性菌19株(18.6%);真菌21株(20.6%)。结论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低氧血症、大量血液制品应用,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气管切开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