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实现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中,哪位教师发挥好了主导作用,就抓住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能够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实现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并且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兴趣 自主参与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教学需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由过去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转变与传统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之间的冲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呼吁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顺应时代的变化,完成了这一关键的转变。为把教育教学的目标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要实现新课程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实现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策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谈谈看法和心得,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及学习状况完美融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增长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创设情境的效果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用一个个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学会质疑、解疑,增强思维辨别能力、批判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形成探究性学习行为。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问题情境感兴趣,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策略不仅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强化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想办法增强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
  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应用于处于新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般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新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的课件、挂图或实物或是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今天要研究、探讨的数学问题。所以,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围绕本课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进行,只有学习目的明确才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才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问题情境的创设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除了要有明确的知识性学习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选材阶段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创设新颖、奇特、生动等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学生的关注能够带来学生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发现探究的问题,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所以,我们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情境创设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参与课堂教学中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和教师教学的成败。学生的主动参与带来的是课堂的活跃,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情境的内容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不要包办代替。要发动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自己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的获得,需要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这就需要我们把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投身到“数学问题情境”中,积极地思考、探索、交流、互动。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以及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个性化学习 反思 全面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
目的:探讨适合国人颅脑解剖学特征的CT扫描基线,以调整扫描基线的方式来减少或消除伪影.方法:随机抽取该院170例(年龄17~89岁,平均47.05岁,男101例,女69例)颅脑CT扫描正常受
本文旨在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从分子水平上来探讨VEGF,FGF-2是否导致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同时使用红色荧光微球空间定位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
为进一步便利台湾高中毕业生来大陆接受高等教育,为台湾学生来大陆学习创造更多机会,教育部近日调整台湾高中毕业生凭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简称学测)成绩申请大陆高校的标准。  自2019年起,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参加当年学测,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高校依据申请学生的學测分
期刊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首次卒中后患者中每年约5%~20%患者可能复发。卒中复发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增加疾病致残率、死亡率和治疗
目的研究壶腹癌中p57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6例原发壶腹癌,4例壶腹部腺瘤和8例壶腹部正常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p57和Ki-6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让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激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近日,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  主题阅读活动包括“走进新时代”和“从小学用典”两个主题,讲解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内涵,学习习近
期刊
鞘脂酶激活蛋白(Sphingolipid Activator Proteins,Saposins)是包含鞘脂酶激活蛋白A、B、C、D的一组小分子热稳定糖蛋白,在溶酶体酶解鞘脂过程中起必不可少作用.自1964年Me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