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英语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听力的训练至关重要。在每年高考中,英语听力都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但据近几年英语高考情况分析,中学生英语听力较之词汇、语法等项目而言,仍属薄弱环节。因此,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对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就此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分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
1.语言知识方面
听力理解过程包括听和理解两个方面,它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他们就很难对语音、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形成障碍。一般来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语音辨析力差。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较差,对语音、语调等理解不到位,在听的时候,常常区分不了听到的是哪个词或哪个句子,从而使听力水平难以提高。
(2)语境判断力差。单词是组成英语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就像建房子需要沙石一样,要想听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材料,就一定要掌握大量的词汇。按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中学生应该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词组,事实上,许多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基本要求。
2.听力技巧方面
(1)推测技能低。推测技能是指学生的判断和推理的技巧和能力,是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平,根据所听材料的上下文词汇或语言含义进行判断的能力。当遇到从未见过的单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联想,猜测其含义。而中学生往往推测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听力理解出了问题。
(2)反应速度慢。一部分学生在听音时,往往对学过的单词不能及时领会,而过后才恍然大悟,这是因为学习内容由生到熟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要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的程度,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如果学生对词汇认识较少,较快的言语速度就会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
(3)取舍不恰当。一份听力材料,并不是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句子都重要,重点是要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认真听懂中心思想和中心内容就能基本理解全文了。不少学生不会抓重点、抓关键,自然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
3.心理素质方面
听力理解的能力不仅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关,与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当学生心情愉快时,他们听音的效果自然就好一些;反之,效果就会差很多。若教师所给的听力材料过难,考试时的气氛又特别紧张,那么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这样听力理解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采取有效对策
1.有效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听力像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精讲多练。学生仅仅靠上英语听力课是完全不够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尽量给学生创设英语语言情境,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英语素养,有流利的口语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
2.有效激发兴趣
在听力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听力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由易到难的听力材料,可以先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材料听起,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和深度,采取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有效精听泛听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精听和泛听是听力训练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精听是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反复的、仔细的听,同时还要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事实上,学生通过精听之后,可以查找出自己听力的不足,以便改正缺点。而泛听则是要求学生听懂重点词句及关键内容,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补充,作为英语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精听与泛听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一篇听力材料,教师通常应先指导学生泛听,了解其大意,再精听其细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有效听说读写结合
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不能分开的。因此,英语教师应学会将听力训练与其他几种能力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既优质又高效。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结合,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听说结合。一般来说,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而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说能促进听,听也能促进说,因为只有当学生听懂了时,他们才能说得出来,才能说得准确。事实上,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听力的过程,而且是听力熟悉的过程,尤其英语口语中的不同语调所表达的感情和意思一般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口语训练,鼓励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听读结合。学生认真朗读文字材料,不仅有助于增强英语的语感,而且能帮助学生将语句的音、形、义在头脑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判断误差,有效地提高听力的反应速度。
(3)听写结合。即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把所听到的内容同步记录下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要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事实上,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及时记忆,才能准确地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辨音识调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教师所给英语材料难于听懂的主要原因,是对一些音素等不能正确辨认,同时他们对有些音调所表达的含义也不能准确地理解,尤其是对一些连读的发音方式更加不习惯,当听到sit时理解为seat,听到of时理解为off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辨音训练,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这方面的听力练习给学生训练,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辨音识调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听完某个句子后,让他们模仿所听词句的语音、音调等,多读多练。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熟悉这些词句的发音特点,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意关联词训练
在英语中,有些单词和词组有时带有提示性,比如表示转折意义的词but,although等,又比如表示对比关系的词as...as,more than等,还有比如含因果关系的词therefore,so 等,这类单词和词组不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具有衔接对比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不仅能帮助学生预测,也可以根据这些词和语气来帮助推断所听材料的内容,有效地提高听力效果。
3.注意否定意义训练
在英语中否定意义的表达不单单可以由“no”或“not”来完成,有不少单词本身就具有否定的意义,比如barely,hardly,scarcely,seldom,rarely等单词。由于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不习惯用这些词表达否定含义,因此常常容易出现漏听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增加否定意义听力的训练。
4.注意连续记忆训练
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往往能基本听懂听力材料的意思,可是常常听了后面的又会忘了前面的内容,有时听完了材料又忘记了细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连续记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水平。
5.注意猜测能力训练
教学实践还表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或词汇,或是有些句子理解不到位,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推理、分析、判断以及猜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比如:You should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如果学生不明白“in trouble”这一词的意义,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十分有利。
总之,英语听力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新课程对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细心钻研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耐心启发,并注意做好分析原因、采取对策等工作,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分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
1.语言知识方面
听力理解过程包括听和理解两个方面,它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他们就很难对语音、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形成障碍。一般来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语音辨析力差。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较差,对语音、语调等理解不到位,在听的时候,常常区分不了听到的是哪个词或哪个句子,从而使听力水平难以提高。
(2)语境判断力差。单词是组成英语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就像建房子需要沙石一样,要想听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材料,就一定要掌握大量的词汇。按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中学生应该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词组,事实上,许多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基本要求。
2.听力技巧方面
(1)推测技能低。推测技能是指学生的判断和推理的技巧和能力,是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平,根据所听材料的上下文词汇或语言含义进行判断的能力。当遇到从未见过的单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联想,猜测其含义。而中学生往往推测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听力理解出了问题。
(2)反应速度慢。一部分学生在听音时,往往对学过的单词不能及时领会,而过后才恍然大悟,这是因为学习内容由生到熟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要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的程度,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如果学生对词汇认识较少,较快的言语速度就会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
(3)取舍不恰当。一份听力材料,并不是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句子都重要,重点是要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认真听懂中心思想和中心内容就能基本理解全文了。不少学生不会抓重点、抓关键,自然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
3.心理素质方面
听力理解的能力不仅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关,与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当学生心情愉快时,他们听音的效果自然就好一些;反之,效果就会差很多。若教师所给的听力材料过难,考试时的气氛又特别紧张,那么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这样听力理解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采取有效对策
1.有效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听力像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精讲多练。学生仅仅靠上英语听力课是完全不够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尽量给学生创设英语语言情境,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英语素养,有流利的口语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
2.有效激发兴趣
在听力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听力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由易到难的听力材料,可以先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材料听起,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和深度,采取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有效精听泛听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精听和泛听是听力训练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精听是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反复的、仔细的听,同时还要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事实上,学生通过精听之后,可以查找出自己听力的不足,以便改正缺点。而泛听则是要求学生听懂重点词句及关键内容,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补充,作为英语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精听与泛听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一篇听力材料,教师通常应先指导学生泛听,了解其大意,再精听其细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有效听说读写结合
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不能分开的。因此,英语教师应学会将听力训练与其他几种能力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既优质又高效。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结合,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听说结合。一般来说,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而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说能促进听,听也能促进说,因为只有当学生听懂了时,他们才能说得出来,才能说得准确。事实上,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听力的过程,而且是听力熟悉的过程,尤其英语口语中的不同语调所表达的感情和意思一般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口语训练,鼓励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听读结合。学生认真朗读文字材料,不仅有助于增强英语的语感,而且能帮助学生将语句的音、形、义在头脑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判断误差,有效地提高听力的反应速度。
(3)听写结合。即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把所听到的内容同步记录下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要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事实上,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及时记忆,才能准确地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辨音识调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教师所给英语材料难于听懂的主要原因,是对一些音素等不能正确辨认,同时他们对有些音调所表达的含义也不能准确地理解,尤其是对一些连读的发音方式更加不习惯,当听到sit时理解为seat,听到of时理解为off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辨音训练,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这方面的听力练习给学生训练,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辨音识调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听完某个句子后,让他们模仿所听词句的语音、音调等,多读多练。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熟悉这些词句的发音特点,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意关联词训练
在英语中,有些单词和词组有时带有提示性,比如表示转折意义的词but,although等,又比如表示对比关系的词as...as,more than等,还有比如含因果关系的词therefore,so 等,这类单词和词组不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具有衔接对比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不仅能帮助学生预测,也可以根据这些词和语气来帮助推断所听材料的内容,有效地提高听力效果。
3.注意否定意义训练
在英语中否定意义的表达不单单可以由“no”或“not”来完成,有不少单词本身就具有否定的意义,比如barely,hardly,scarcely,seldom,rarely等单词。由于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不习惯用这些词表达否定含义,因此常常容易出现漏听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增加否定意义听力的训练。
4.注意连续记忆训练
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往往能基本听懂听力材料的意思,可是常常听了后面的又会忘了前面的内容,有时听完了材料又忘记了细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连续记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水平。
5.注意猜测能力训练
教学实践还表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或词汇,或是有些句子理解不到位,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推理、分析、判断以及猜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比如:You should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如果学生不明白“in trouble”这一词的意义,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十分有利。
总之,英语听力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新课程对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细心钻研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耐心启发,并注意做好分析原因、采取对策等工作,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