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研究述评

来源 :真空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NTs)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在开发冷阴极X射线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子发射方式和提高CNTs阴极发射电流的密度和稳定性可显著提升X射线源的时空分辨能力,且能大幅降低射线管的尺寸和功耗,在高端生物医疗、无损检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但技术实现上仍存在CNTs阴极的可靠性、工作寿命和电流发射密度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将从X射线产生原理出发,对比热阴极和冷阴极的电子发射原理,详细阐述CNTs冷阴极X射线管的技术优势;重点评述CNTs冷阴极电子发射性能与调控方法,电子束聚焦结构和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进展;介绍实际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TACE单独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家医院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52例和TACE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应答情况、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显著高于TACE组(P<0.001).两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8.1和4.2个
目的 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 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90 bpm).评价各组间MB-MCA的形态学及可诊断性,并分析ED的差异.结果 Ⅰ~Ⅳ组间MB-MCA的形态学主观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分别为(2.04±0.75)mSv、(3.42±1.57)mSv、(2.6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