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气管导管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便失禁是临床各种危重病人的常见症状[1].由于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不能自控,成水样或糊状不间断地流出,肛周被浸渍,容易出现红肿、糜烂,甚至溃疡;床单易脏,室内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2].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们为23例病人留置气管导管接胸腔引流瓶持续低负压引流稀便,并与23例病人按传统的方法护理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分析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住院死亡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3252例冠心病患者, ≥65岁1344例, <65岁1808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死亡情况. 结果≥65岁组住院病死率1.79%(24/1344)高于<65岁组的0.50%(9/1808)(P<0.0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结论≥65岁组冠
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脂(Amphotac,ABCD)自1998年我科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较多,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2003年11月在我科22例患者治疗用药的观察,总结了不良反应,并进而探讨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研究拟用大黄酸和川芎嗪两种单体联用(简称芎黄联用),观察二者联用的抗纤维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ODC)mRNA、内皮抑素mRNA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探讨ODC在食管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41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T)和相应癌旁组织(N)中的ODC mRNA和内皮抑素mRNA表达,求得各自T/N值;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VD的T/N值.结果在41例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