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不断实现新的价值、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的创造活动史。在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气氛法、激发兴趣法、引导质疑法、鼓励求异法、诱导想象法、归类比较法、举一反三法、实践活动法等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 创造 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41-01
  
  为了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竞争的挑战,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概括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方法。
  创设气氛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打猎》一课时,有的同学对故事中的我提出了意见:“‘闪到背后’躲着,好象不是来‘打猎’的,是‘看打猎’的,真没劲!”作为教师没有怪他“节外生枝”,而是因势利导:“那你说故事该怎样呢!”学生说:“让‘我’先打第一枪,没打准……”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表扬了他的创造思维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兴趣法。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在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教师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体会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兴趣。
  引导质疑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又如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总结课文时探析:文章开篇写“路”,落笔写“路”,有什么意义?从而明确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文章的“首尾相应,文章贯通”的特点。
  鼓励求异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抓住“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句话,让学生多方面领会他表达的意思。有的同学说,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疼老妈妈,不让老妈妈远送了;有的同学说,这句话表明老妈妈已经送了好长一段路;有的同学说,这说明老妈妈对志愿军依依惜别。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这句话在“停住”前面如果加个“请”字,不是显得尊敬和有礼貌吗?这样,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
  诱导想象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提出“小羊如果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了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了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归类比较法。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与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认识了“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举一反三法。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教师结合实例介绍了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分段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了“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结合语文定期展实践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乌鸦喝水》等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各种证明水的浮力实验,向水里放石子木版、乒乓球肥皂盒等,让他们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他们兴趣很浓,思维活跃,效果很好。
  总体上说,教师的思维培养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方式,但无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全面认识学生作业的意义。课内外数学作业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理念 数学作业 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31-01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29-01    椭圆的第一定义是研究椭圆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第一定义,可以解决许多与椭圆焦点有关的问题。  一、求三角形的周长  例1、过椭圆的左焦点F1作一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F2为右焦点,  (1)求△ABF2的周长;(2)若AB垂直于x轴,且△ABF2是正三角形,求椭圆的离心率。  分析:将AB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3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第四次数学高峰的到来,我们关于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数学思维能力体现数学认识和建构的需要 ,也反映数学自身特征的要求,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另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我们所谈及的数学能力具备多方面的内容,但在其核心内容中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吐纳麝香(AHTN)是最常用的人工合成麝香,其具有较强的亲脂性,难降解且易生物富集。目前在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甚至人体中均检测到它的存在,其潜在毒性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A
摘 要:科学探究被确定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若能从“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加强探究活动指导”、“用探究理念指导化学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化学新课程教学,将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39-01    现代教育的趋势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从现有的体育课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已经重新设定,以培养学生的学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为核心,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着力学生对运动的创造性发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