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提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要合理利用母语的正面影响,规避母语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教师教学要根据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母语迁移;二语习得;影响;教学
  1 母语迁移
  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习外语之前都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即汉语。因此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母语迁移。Odlin经过十年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在《语言迁移》一书中对语言迁移作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Rod Ellis 将母语迁移分为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使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并且没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负迁移指的是使用这些知识并且出现了错误。母语迁移现象的发生可以贯穿整个二语习得的过程。因此研究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对于英语教学中利用母语正迁移,规避母语负迁移,合理设置教学重难点有积极的作用。
  2 已有的研究
  之前的很多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阻碍了学习者的进步。郭丹妮(2011)在《母语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文中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描述了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负面影响。她指出,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认为目标语中的词汇在母语中一定有一个所指和内涵完全一致的词,而事实上,两种语言是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的。在句法上,汉语是重意义的语言,而英语是重形式的语言,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使用母语思维,必然会导致负面影响的产生,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目标语。还有一些研究力图证明母语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王蓉(2004)认为运用母语思维输出母语知识,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这既是学习者的一种策略,也是二语习得进程中的一段必经之路。她从母语和思维的关系方面解释,认为人类不同民族之间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共性,语言不同只是因为所谓的编码不同,因此并不能说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只有负面影响,相反,可以利用语言和思维的共性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这些研究都片面地强调了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有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并没有全面地看待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作用。利用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注意排除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不利因素,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外语学习。
  3 合理利用母语迁移促进英语学习
  迁移发生在二语习得的全过程,涉及二语习得的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二语习得。因此,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促进作用,有效地减少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是学习者和教师应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3.1 利用母语正迁移
  普遍语法认为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因此用来表达思维的语言也具有共性。正如Fromkin和Rodman所指出的:“语言家们对世界上的数千种语言的调查工作做得愈多,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描述得愈详尽,就愈发现这些差异是有限的。” (Fromkin and Rodman1998:28) 当学习者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就会把他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二语习得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習的效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会了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会有一定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点,当学生英语发音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已经学会的汉语拼音的发音加以联系,体会英语的发音位置和发音规则。此外,掌握了汉语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3.2 克服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要克服母语的负面影响,主要从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入手。
  3.2.1 词汇方面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大多数是先学习单个词汇,然后经过汉语思维,把英语单词凑成英语句子。这样就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如把“跑车”(sports car)说成“ run 加car”,把“百货公司”(department store)说成“department company”,把“家用电脑”(personal computer)说成“family computer”等等。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和词组都是有固定用法的,要以词组为单位来记忆。除此以外,还有固定的句型,时态语态等等。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根据词组记单词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错误的发生。
  3.2.2 句法方面
  在句法方面,汉语是注重意义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句子内涵意义的变化来表达意思,而英语是注重形式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单词加前后缀,句子助动词来改变句子的时态语态,从而达到表达意思的目的。这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更容易一些,因为从句子形式上就可以看出来句子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要想从句法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关键是要能弄明白不同句子结构的用法,不同时态和不同语态的含义等等。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这方面意识的培养。
  3.2.3 语篇方面
  汉语和英语在语篇方面的差别主要在于,汉语文章的写作,通常先交代时间,地点,描述环境,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描述过后,让读者自己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文章的最后可能会出现文章的主题思想。而英语的文章,通常在开头就点明文章的主题,每一段的开头一般还有中心句。因此,从这方面来讲,训练学生学会 寻找文章的主题句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大意;学会写主题句和中心句有利于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4 总结
  学习一门外语时,必须要合理的利用母语对于第二外语的促进作用,提高语音学习的效率。同时要了解母语对于所学的语言所产生的干扰作用,规避这些干扰,确保自己能够习得地道的目标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同时能够体谅学生因为母语负迁移所犯的错误,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鼓励学生直接用目标语进行思维。另外,教师还要安排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利用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丹妮.母语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54):211-224.
  [2]王蓉.论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3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