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数字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可见,加快数字化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复苏的重中之重.本文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可通过促进创新产出和提升创新效率来实现;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以及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均能促进该地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 北京 10002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数字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可见,加快数字化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复苏的重中之重.本文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可通过促进创新产出和提升创新效率来实现;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以及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均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数字经济的交互项不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不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基于此,笔者提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缩小数字鸿沟和城乡区域差异,全面提升创新效率,促进数字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不断提升我国数字贸易竞争力和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将2014年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结构嵌入全球贸易分析数据库GTAP10,通过对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进口品的来源及在国内的流向进行划分,实现与WWYZ模型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将就业、消费、通关时间和投资等四个因素作为冲击变量,模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长短期内差异显著,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和进出口总量明显下滑,在经历短暂反弹后,长期内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到基准情景下的增长水平.产业层面,新冠肺炎疫
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社会信任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显著正相关,说明社会信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多元化经营.同时,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企业治理水平较弱时,社会信任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提高银行借款规模以及吸引高级人才是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此外,社会信任能缓解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关系.本文丰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文献,并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补充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的研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及其策略互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间环保支出策略互动的具体形式为“逐顶竞争”的策略互补,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显著的空间抑制效应,即相邻地区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增加,会导致本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治污效应方面的研究,而且对于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污染协同治理体系和推进生
在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深入推进业财融合,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变革.高校实施业财融合有利于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及成本核算,适应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本文阐述了高校实施业财融合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在技术、管理、文化机制层面的实施建议.
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密切,但因多种原因,三国间尚未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打开了新局面.本文以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数据为基础,具体论述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韩之间的关税承诺,分析了关税减让对三国经贸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使关税减让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加强中日韩的经贸合作,对中日韩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的契机,改善贸易结构,扩大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