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呼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北,一帮人聚在一起,看到卖冰棍的,就有人喊:“吃呼啦!”所有人立刻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掀开箱子往外掏冰棍,咬得“咔嚓咔嚓”的,一根没吃完又拿一根。
  为啥大伙儿都这么踊跃呀?这就是“吃呼”的游戏规则,卖冰棍的小贩会根据这些人的表现决定和谁要钱——不能向那些积极张罗的人要钱,必须“呼”表现不积极的,找他结账。
  现在,很多人都忘了这个游戏,但罗德却永远忘不了。
  那年暑假,罗德爹干活的时候摔坏了腰,家里生活有些困难,罗德被迫出去打工赚点学费。
  那时,罗德刚考上重点高中,本来想在暑假放松一下,却遇到这样糟心的事,无奈之下,他只好顶替他爹去建筑队当小工。
  建筑队里有好几个小工,他们都是罗德邻居家的孩子,和罗德年纪相仿,但都早早辍学当小工了,个顶个的能干。罗德就不行了,他以前没干过活,俩不顶一个,没少受人奚落。幸好建筑队的头头赵大叔和罗德爹关系不错,处处照应着,这才勉强把罗德留了下来。
  一天又一天,罗德的手磨出了泡,破了之后变成了老茧。他暗暗咬牙发誓:“上高中后说啥也得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
  这天,房子上了瓦,东家结了账,赵大叔给大家开了工钱。那个时候大工一天二十块,小工一天八块,罗德干了二十五天,正好拿到了两百块。头一次拿到辛苦钱,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时候,赵大叔提议道:“大伙今天高兴,一起去喝两盅!”一个大工问道:“打平乎还是吃呼?”打平乎就是现在说的AA制。几个小工挤眉弄眼道:“吃呼,吃呼!吃呼有意思!”

  七八个人进了一家苍蝇馆子,拍着桌子吵吵嚷嚷地点菜。老板娘一看就明白咋回事了,这些人是准备吃呼了。吃呼特别考验老板的智慧,收钱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人,让大多数人满意。
  这帮人你点一个锅包肉、我点一个香辣肉丝、他来一个红烧明太鱼,都争着点好菜。罗德好不容易插上嘴了,吭哧半天就点了一盘豆腐泡,他从没自己下过馆子,对饭店的菜不熟悉。
  大伙哈哈笑着,啤酒白酒轮番往肚子里灌。罗德更傻眼了,喝酒也不是自己的强项,他越想越紧张,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大伙吃饱喝足后,赵大叔把老板娘喊过来,一边剔牙一边问道:“老板娘,你看今天呼谁?”老板娘早观察明白了,伸出手指转了一圈,最后一指头点到罗德头上:“呼他!”工友们狂笑着拍桌子、吹口哨,比着大拇指说:“呼得好!”
  罗德头上冒着冷汗,脸上挤着难看的笑容,掏出四十块钱结了账,他的心在滴血——这可是他五天的工钱呀!
  一回到家,罗德就放声大哭,痛骂这些人不是东西,做好套让自己钻。罗德的爹听完原委之后,便开导他:“你干活不行,却和别人拿一样的钱,还不是大伙帮衬着你?请顿饭也是应该的。”
  此后,为了供罗德读书,爹娘没少吃苦,爹拖着伤腰又回到了工地,娘也出去打零工了。罗德挺争气,三年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罗德又咬牙坚持了几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省城参加工作,家里日子才慢慢好了起来。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罗德人到中年,已经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他数次要接爹娘到省城享福,爹却不干,说在小地方活得舒服。
  这天,罗德接到爹的电话,让他务必回去过中秋,说是有重要的事。罗德也没多想,买了些礼物就开车回老家了。
  快到家时,罗德又接到了爹的电话,让他直接去龙凤大酒店,说在那订了座。罗德心里发笑,这老头难得奢侈一回,会生活了!
  罗德来到酒店,推开包间的大门,不由一愣。屋里除了爹娘还有七八个穿着朴素的人,一起笑眯眯地看着他,纷纷招呼道:“罗德回来啦,快来坐。”
  罗德打量了一圈,认出这些人正是当年和自己一起干活的工友,坐在首席的是赵大叔。他顿时想起了当年的事情,心里有些不痛快,不冷不热地打了声招呼,找个地方坐下,开口问服务员:“点菜了吗?”
  服务员把菜单递过来说道:“点了,您看一下。”罗德冷笑着扫了一眼,揮挥手道:“这都啥玩意,不要!上参翅鲍!”赵大叔打听道:“参翅鲍是啥玩意?”罗德“哼”了一声:“海参、鱼翅、鲍鱼!”大伙儿一听,纷纷摆手:“不用不用,吃那玩意儿干啥,死贵死贵的,刚才点的就挺好!”
  罗德不理他们,扭头问服务员:“你知不知道啥叫吃呼?”服务员疑惑地摇摇头。罗德眯着眼睛道:“等会儿结账时,你看谁张罗得差,你就找谁要钱。”
  包房里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几个工友对视一眼,一齐站起来,推开椅子就要往外走。
  罗德爹猛地一抬手,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谁也不许走,今天就呼我!”
  罗德被吓了一跳,赶紧上前阻止:“爹,你这是干啥?”
  罗德爹气得直哆嗦:“干啥?四十块钱让你记了半辈子,恩情却都喂了狗,要是没有你这些叔叔和兄弟们,能有你的今天?”
  罗德不解地说道:“我有今天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和别人有啥关系?”
  罗德爹破口大骂:“你个牲口,你赵大叔怕你有压力,一直不让我说,我憋了二十多年,今天就和你好好说道说道!当年,我腰坏了,干不了重活,你去工地的时候,大伙背后就商量好了,你干多干少就那么个意思。你第一次挣钱,大家哄着你掏钱吃了顿饭,你知道这是什么饭吗?人家这是为了给咱省钱、长脸!”

  罗德听完,更糊涂了。罗德爹接着说道:“那时候随礼就十块二十块的,可以全家跟着吃,你知道你上学后他们一人给了多少钱吗?每个人一百块!而且我要张罗酒席,人家谁都不来,都说你已经请过了!”
  罗德爹眼泪哗哗往下淌,声音都哽咽了:“等你上学之后,大伙又让我去一起干活。那时我腰不好,半个人都顶不了,可大伙谁都没嫌弃我,照样和我平分钱,这才好赖供你上了大学呀!你自己说,今天呼你冤枉吗?”
  罗德使劲瞪着眼睛,眼泪却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他抱着拳说道:“各位叔叔,各位兄弟,我恩将仇报地记恨了你们这么多年,白瞎了大伙一片仁义呀!啥也不说了,我给大家道歉,大伙今天一定往死里呼我!”
  罗德说完,赵大叔喊道:“行,让咱呼咱就往死里呼,兄弟们,想吃啥?”
  大伙一起扯着嗓子喊道:“豆——腐——泡!”
  罗德“扑哧”一声笑出了鼻涕:“服务员,听见了没?上参翅鲍!”
  (发稿编辑:刘雁君)
其他文献
最近,一个消息在达明公司掀起了波澜:采购部的部长中风了,要找人接替他的工作。采购部的部长,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肥缺。争夺战一触即发!公司的董事长已退居幕后,现在公司总经理是年轻的齐辉。副总是大伟,兼管销售部等多个部门。大伟是公司元老,也是董事長的好哥们。董事长没让大伟当总经理,是怕别人说自己“任人唯亲”。年轻的齐辉带来了新的管理方法,也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帮派”,和大伟那帮人相互钳制。这天,在董事长办
五千年前,良渚一带是山丘和沼泽地貌,每年夏天都发洪水,虽然人们会造堤坝,可堤坝总被洪水冲垮。  眼看雨季又要来了,良渚城的王找来治水官,叹息一声,说:“传令,让所有人做好准备,在雨季来临前转移到山上。”  接到命令的人们,都在默默地准备着逃难的东西。凭借小小的木筏,只能带走一些小件玉器、漆器,稻谷种子及家养的猪。至于风干的各种兽肉,是没法带走了。  瑶是王的女儿。这天,瑶对王说,她有办法留住兽肉:
明朝中叶,瓦剌头领阿托花起兵进攻大明,一路势如破竹,可到了榆城就受阻不前。榆城主将谭行简虽平庸无为,但副将俞长统足智多谋。谭行简很信任俞长统,军政大事都交给他负责。俞长统坚守不出,瓦剌骑兵多次攻城都徒劳无功。阿托花一筹莫展,忽然线人传来消息:谭行简年事已高,已经回京卸任,朝廷派他儿子谭冲接任榆城守将。阿托花精神一振,谭冲年轻气盛,肯定不会放权俞长统。只要他贪功冒进,破城就有机会了。半个月后,谭冲到
东子和大伟是大学好友,两人平时生活费都很紧张,东子身材瘦弱,面黄肌瘦,大伟却身材魁梧,面色红润。  这天,东子忍不住问大伟:“你是怎么做到一直红光满面的呀?”  大伟笑道:“其实,我这都是因为爱情的滋润,懂吗?我劝你赶紧找个喜欢的女朋友,你也会被滋润得红光满面的!”  东子叹了口气,说:“其实我早就有喜欢的人了,可是……我没勇气向她表白。”  大伟骂了句“笨蛋”,第二天就帮东子转交了一封情书给那女
小明个性懦弱,在学校里经常被人欺负。这天,小明哭着跑回家,说学校里的小恶霸胖飞无缘无故地把他的保温杯丢到垃圾桶里了。小明的爸爸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对小明说:“下次谁再欺负你,你一定要动手打回去!”可是第二天,小明又哭着跑回家,额头上还肿着一个包。他抽抽噎噎地说:“爸爸,我今天还手了,可是我打不过胖飞啊!”他说着不禁放声大哭起来。爸爸一想也对,小明身子骨单薄,确实打不过人家。爸爸想了一会儿,下定决心
阿明最近沉迷于古物收集,见着啥旧东西就想收入囊中。这天他在逛一个古镇,一家小副食品店引起了他的注意。店面老旧,斑驳的墙壁一摸就直掉粉末儿。听店主说,小店是祖传的,已经开了三百多年,原来是一家糕点作坊。阿明立马来了兴趣:“选你们最好的点心来尝尝,贵点也无妨!”店主略一思量,拿出一盒包装得古色古香的桃酥递给阿明,神秘兮兮地说:“这盒桃酥最好了,是我们的镇店之宝!”阿明打開盒盖,拿起一块桃酥放嘴里一咬,
周六上午,阿英睡了一个懒觉,起床后她没有化妆,衣着随意地来到家附近的菜场,买了两把青菜、一块豆腐。她刚走出菜场,就遇到了同事宋天。宋天是阿英心中暗恋的男神,他长得帅,为人热情大方。此刻,他停下车,徐徐打开车窗,笑着问:“阿英,去哪里?我送送你。”阿英稀里糊涂地上了车,一边想着和男神聊什么好,一边悄悄整理着头发。突然,阿英发现车已经开过了自己住的地方,但她不好意思叫宋天马上停车,只好听天由命,心想,
甲乙丙丁四人志趣相投,都是诗歌发烧友,他们逮着什么写什么,每天写个几十首诗是寻常事。一日,四人到郊外野游,看见前方有个凸起的山峰,虽不高,但上面大、底部小,峰顶平整,远远望去,像一口铁锅搁在那儿。四人不由得诗兴大发,甲先道:“远眺此山像口锅……”乙立马接口道:“可惜不能蒸饽饽。”丙才思敏捷,道:“要是山下能举火……”丁肚子饿了,便接道:“一人能吃七八个。”又走了一程,眼前出现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流不
刘雁君 故事会绿版编辑  临近春节,“带对象回家”又将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希望下面这两则故事,能给正为此烦恼的人们一点启示。  小美是位优秀的女性,早些年总是她在挑选别人,她的母亲也常常为她参谋。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小美认识了一位校友。那天,他们谈了很多,小美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很快,他们开始交往。小美的母亲却是极力反对,说这个男人举止轻浮。这一次,小美没有听母亲的话,并且很快就结婚了。小美的选
在一些高难度工程的工地上,有一种“灰色”职业叫水鬼。这些水鬼平时也是工地上的普通工人,每当工程出现了常人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就得挺身而出,有时候,甚至要赔上性命。丁二就是一个水鬼,跟着包工头老周辗转奔波,这会儿在高架桥工地上扎钢筋,下一年又到深山里的水坝清泄洪道。老周待丁二不错,至少领着他有吃有喝,每次拿了工钱丁二都能寄大半回家。可是这种安稳的生活,被一场意外打破了。年初的时候,丁二刚在桂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