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改成就诗意幸福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多次问自己: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走过了这一站,如何奔向下一站的幸福?在“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新课改日子里,我们又如何感受幸福的味道,如何让课改改出成效呢?其实,幸福就在路上,就在课改的道路上,在校园文化里,在学生越来越自信的脸上,在我们教育学生一天天成长的足迹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
  曾几何时,“应试教育”要求分数第一。上级考核学校以上重高、联招的学生人数为主要指标,学校评价教师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为主要依据,学生更是以高分论英雄,且看一个学生的座右铭:“身体好,品德好,学好便好!”
  那时候,为了得到校长的好评,我曾因为学生上课时答不好问题而恼怒,曾为不做作业的学生而狂躁,曾把没学好的学生留下来补课到天黑,害得家长着急埋怨。
  那时的语文课堂,一般是我讲解、朗读、分段、归纳段意。一黑板的词语解释、中心思想归纳、词语辨析,让学生写、背、练。怎一个“灌”字了得。
  后来提倡目标教学,我把一课的学习目标,要认的字、记的词语、背诵的诗词、翻译的文言文等一一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逐一完成,又怎一个“问”字了得。
  那时,我和学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们在题海中战斗,在测验、考试、竞赛中拼搏,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考试,没有离开过分数。
  二、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往事不堪回首,曾经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需要。随着全国上下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校也随时代潮流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课改口号,以“提高学生学习力,提升教师教学力”为出发点,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展示目标—预习回顾—展示交流—反馈练习—知识盘点”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搞好生本课改,我仔细拜读课改名著,远赴课改先行实验基地山东杜郎口中学实地学习,聆听校内外课改名师上课、报告,收获不少。
  我在教学中边实践边总结,首先,改变以往的插秧式排排座的排座方式,实行小组团坐。全班以性别、性格、成绩、爱好等兼顾分成六大小组,每个组根据大家的特点取一个积极、阳光的组名;推选出大组长、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内务组长,每一个学生都有“职务”,同时组内讨论制订出自己小组的组规,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责任,不再像以往那样无所事事。其次,对学生考评不再以单一的成绩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学习、纪律、卫生等综合量化考核,这样,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信,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我也注意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在教室墙壁,选择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课堂在精彩中展现,人生在快乐中演绎”和“经营幸福自主课堂,体验生命快乐成长”三幅关于新课改的标语,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参与的重要,领略展示的快乐。班牌上有“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题”的班训,有“团结拼搏、积极进取、阳光豁达、心存感恩”的班风,有“做人之前先学会做事,做大事之前先做小事”的班主任寄语,它们像警钟时时惊醒学生“会学”,像号角时时催促学生活跃、上進。
  除了这些,语文教学坚持“生活即教科书”的大语文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向生活学语文。一年下来,有的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有的学生记录了校园文化,包括《陶家中学赋》,“昌文、陶艺、强生”的办学理念,“艺韵体魂、品位人生”的主题文化,我们的校徽的诠释;有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对联、广告标语;还有的学生到社区去收集错别字……这些让他们觉得学习不再枯燥,学习好坏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是的,“生本”让他们学会了学习,让他们更自信了,蓦然回首,我和学生都体会到了幸福课改的味道。
  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看今朝,生本教育改变了我们的课堂结构,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快乐地展示自己。45分钟的课堂学习,始终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他们或合作学习,或观点交锋,或表演,或书写,而少有教师的讲话。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发言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流畅,自信大方,积极向上。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几乎全班人人都能发言,他们有时讲述自己的做法,有纠正别人的错误,有时展示自己的朗诵,有时组内相互补充,有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掌声不断,轻松自如。生本课堂就是“自主学习、自信汇报、快乐成长”的课堂。“老师,让我先说。”“老师,他说的不正确。”“他说的不到位。”“应该这样子的。”“我还想补充一种做法。”……声音此起彼伏,学生用充满自信的目光看着教师,用坚定的步伐走上讲台,用大胆的手势展示自己,用流利的语言陈述自己。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懂得了应该与人相处,而不是关在屋子里考高分;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了尊重与理解;这样的模式,让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生活,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快乐与自信。看着洋溢在学生脸上那灿烂的阳光,我相信,他们的未来一定是幸福的。
  是的,“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生本课堂让我们感受到学生接连不断的可喜变化,感受到来自家长的不间断的支持,从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职业幸福感和尊严感,它让我们享受着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的道路还很长,无论如何,我们都将坚守,就算“衣带渐宽”,我们也会终生不悔!
其他文献
词分虚实。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虚词只是作为辅助的语法手段。在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体式中,实词、虚词都是结合一起,共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唐代近体诗的出现,由于对平仄、对仗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阅读则是主要的交际手段。近年来,中考试题中阅读占据了越来越重
暗示是指通过图片、音乐、语言等描述,采用体态语、声音等方式创设有关情境,传递某种信息,使学生受到陶冶、吸引、提示等的教学方法,它对调控师生的行为、提高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暗示具有三种功能  1.陶冶功能  陶冶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借助于形象鲜明的图片,辅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施之以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根据课文的要
在当今立体化、交互式的信息传递网络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认知的同时,学生对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高频率的信息传递网络,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的个体与媒体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交互影响的过程,是师生进行的
由清华大学教授刘鄂培主编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是一本研究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的力作.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降准,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自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其实,同时宣布的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是中国金融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新的重大进展,更是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