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HSIL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冷刀锥切术(CKC)等,治疗后的切缘阳性问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阳性切缘与HSIL的残留和复发密切相关.目前各项研究报道的关于导致HSIL治疗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差异较大,因此,本文总结了HSIL治疗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转归及处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机 构】
: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HSIL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冷刀锥切术(CKC)等,治疗后的切缘阳性问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阳性切缘与HSIL的残留和复发密切相关.目前各项研究报道的关于导致HSIL治疗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差异较大,因此,本文总结了HSIL治疗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转归及处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眼保健操对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干眼症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眼保健操,比较2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
中药凝胶膏剂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结合现代制药工艺的产物,具有载药量大、使用方便、皮肤相容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及医药产业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风湿骨痛、肌肉酸痛等骨伤科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患者对外用贴膏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中药凝胶膏剂的资料,对中药凝胶膏剂的处方组成、研究方法、制备工艺、评价方法等进行归纳与总结,为中药凝胶膏剂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然而目前尚不能根治,多数患者症状反复.中医学运用独特的辨证论治诊疗思路,在临床上取得诸多成效.此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家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以及现代学者对其提出的证治分型,旨在探求过敏性疾病之间潜在的联系与规律,为过敏性疾病系统化治疗奠定基础.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中医学“粉刺性乳痈”范畴,西医治疗迁延不愈且复发率高,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极大困扰.中医采用温通法治疗乳痈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解,肿块得以消散.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也逐步开展机制研究.笔者就阳和汤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式,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核心,运用针刺和艾灸2种方法,通过对人体相关穴位进行双向的良性刺激,以改善经络气血输注状态,调整患者的神经功能,使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得到协调,帮助患者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进而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有效缓解其失眠症状,使患者机体能得到正常有效的修养,避免失眠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
半夏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包括草酸钙晶针、生物碱、凝聚素蛋白和其他物质,以上毒性成分在进入机体后均会引起炎症反应并对黏膜起到刺激性作用.随着半夏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半夏解毒炮制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半夏解毒可通过炮制以降低毒性成分含量.半夏的主要解毒炮制方法包括浸制、煮制、姜制、辅料制等工艺,除炮制方法外还应关注炮制条件对半夏毒性的影响.
黄芪—葛根药对出自《证治汇补》黄芪葛根汤,二者配伍后有效成分有总黄酮和总皂苷,葛根素为君有效成分.黄芪与葛根不同比例配伍对葛根素的煎出量有明显影响,无倍增关系,0:1配比时最高,5:1配比最低.芪葛配伍后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葛根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体内作用时间有关,且以3:1比例配伍效果最佳,黄芪与葛根配伍降血糖无协同增效作用.黄芪注射液和葛根注射液联用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脏纤维化,减轻内质网应激,有保护心肌作用;黄芪葛根有调节内外源性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