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和他们的职业世界(六)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佬神探沃尔夫是那种赚得多、花得多的资本主义社会新人种,他有赚钱的本能和本事,却也绝不压抑自己的享受和放纵。和福尔摩斯维多利亚式的禁欲传统(不贪财、不享受,只偶尔施打一点稀释7%的可卡因),恰巧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福尔摩斯为“顾问侦探”立下的典范是一种绝对理性的态度与追求,你必须把所有心力集中在打击犯罪“技能配套”(skill-set)的建立,并且不断锻炼你的观察力与推理力。为了得到这样极度专注的结果,你必须放弃许多事,包括“无用的知识”(如地球绕着太阳转之类的事)以及影响判断力至甚的“爱情生活”(那是让精密仪器揉进了沙子),更不要说对身外之物的关注了。
  我试图想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找到他对钱财(以及“侦探业务营收”)的态度,发现福尔偶尔也会也会对侦探业务的“冷清”感到担忧,在《红榉庄奇案》里,福尔摩斯向华生医师抱怨“好案子”难寻,他的业务已经快要沦为“替人寻回遗失的铅笔以及为寄宿学校女生提供意见的事务所”。
  福尔摩斯担心的是上门的案子没有“挑战性”,他甚至自我表白说:“对于一位纯粹热爱工作技艺的人而言,他通常是从最不重要或最不明显的事物中得到最大的乐趣。”至于案子轰动与否、获利与否,反而不是他在意的事。刚抱怨完好案难求的福尔摩斯,马上就得到一位财力平庸的女家庭教师的委托,让他去调查一个“怪案子”,福尔摩斯也不曾开口索价,就“自费”和华生搭乘火车出发前往温切斯特办案,直到奇案谜团解开,福尔摩斯都不曾提过“费用”一词。
  真正把“顾问侦探”当一门生意的沃尔夫就不同了(想想看,他的“华生”也不是一位收入颇丰、不介意自付费用的医生,而是每周必须支薪聘雇的助手阿奇),这位也负责部分业务的助手就常常担心“没有客户上门”,更担心登门拜访的客户看起来不像是可以开出“肥支票”(fal check)的“有效客户”。
  沃尔夫的服务定价昂贵,在《客户太多了》的故事里,一位穿着廉价西装的客户上门请托,问阿奇是否可以接下一个“确定有无他人跟踪”的案子。这个案子太简单了,不适合沃尔夫这种服务昂贵的“事务所”,阿奇忠告这位来客:“(在纽约市)任何信用良好的事务所,都可以用时薪10元接你的案子,但沃尔夫先生对费用问题有不同的态度。”
  沃尔夫的态度有多不同?大概是“十倍”的不同吧。
  因为沃尔夫事务所处理的案件起码是100美元一小时的费用。事实上沃尔夫对一小时100美元的固定收入并不满意,他不喜欢这种案子,他更喜欢押大的,最好是一个难度高的案子,而且有几位“钱不是问题”的大角色牵涉其中,他大笔一挥,出手一次可以得到好几万元的收入。这样,他就可以继续懒洋洋地看着他的兰花,安静专注地吃着他的黑松露炒蛋,好几月后才需要再想到“客户”这个问题。
  沃尔夫当然是推理小说史极有意思的创造,这也是为什么他至今仍广受欢迎,人气历半个世纪而不衰。他的受欢迎当然不只是“收费高昂”这件事,更多的读者注意到的是他特殊而神奇的思考能力,以及对美食的坚持,特别是后者,最后作者还应读者与编辑的要求,出了一本非小说的《沃尔夫食谱》,可以想见沃尔夫给人印象最深刻之处。
  沃尔夫的思想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也是“有取有予”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拥护者,他给了顾问侦探工作一个合乎社会体制的分工位置,也为它建立可以生存的经营模式,让它正式成为社会的一环,也让它在俗世找到一个安身定命的可信位置。
  但透过侦探工作收取近乎敲诈的高额报酬,毕竟与我们这些渴望正义得伸的小百姓读者的期待不符,也使得非上流社会的受害者感觉加倍不堪,难道只因为他们是付不起高额费用的社会潦倒人,他们的冤情就无处可诉了吗?
  所幸,推理小说家们也听到了这个祷告,他们想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概念,潦倒的人自有“潦倒的侦探”来为他们服务,而这些侦探也别有一种针对普罗大众阶级的账单与价格。
  当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笔下的私家侦探菲利浦·马罗(PhilipMarlowe)在第一部长篇小说《大眠》出场时,坐在轮椅上的委托人“将军”问到他的收费,马罗用他那种吊儿郎当的口气,说出了他永恒的经典台词:“当我运气不错的时候,我一天收取25元加上开销。”
  马罗的标准公定收费价格:一天25元的劳务费加上相关开销(主要是跑来跑去的汽油钱,和酒吧里的几杯酒钱)。在《大眠》里,马罗接了一桩丑闻案件,两天之内峰回路转,撞见了各种事,包括被歹徒用枪指着脑袋,以及被警局里的刑事询问,警察还问他:“你总共拿多少酬劳?”
  马罗心平气和地回答:“一天25元,外加开销。”
  警察嘲笑他:“所以到目前为止,你赚了50元和一点油钱。”
  马罗也不生气:“差不多就这个数字。”
  警察打蛇随棍上:“为了这点小钱,你竟然愿意跟这个国家一半的警察作对?”
  马罗还是一贯的冷淡口吻:“我也不喜欢这样,可是我能怎么办?我在办案子,我就靠这点本事过活。”
  这是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潦倒侦探”了,他绝对不是沃尔夫那种享受贵族式生活的成功生意人,更不是福尔摩斯那种充满荣誉与骄傲的上流阶级,他是社会上的失败者,才去做这种成日与污浊为伍、没有社会地位的私家侦探,赚微薄的工资,连个办公室也不成样子,更不要说雇一位接电话的助手。当一位女客户走进他寒酸的小办公室时说:“你这个人不大讲究门面。”
  马罗回答说:“那个叫平克顿的侦探社也不讲究门面。”
  历史上第一家民营侦探社、创立于1850年“平克顿全国侦探社”当然不少见于推理小说,但在平克顿业务鼎盛时期,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司法部(DOJ)把联邦政府对犯罪的侦察“外包”给它,而它的主要客户大部分是铁路公司或其它大型企业,我猜想它的“门面”不会太坏,但马罗说这句话的时候(美国经济大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平克顿侦探社已经不复昔日面貌,风华已褪,但还是能捉老鼠的好猫,马罗有点自况“英雄落魄”的味道。
  马罗定下来的“每日25元加开销”,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冷硬派侦探”的标准定价,不管物价如何上涨,这个价目表太有名了,如果你改了价格,小说反而变得不可信了。
  贵族侦探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了,不管是不收钱的福尔摩斯,还是行情良好的沃尔夫,都是“明日黄花”了。如今能够获取高利的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菲利浦·马罗这种“个体户”只能每日25元地“讨生活”。这是最坏的侦探时代吗?不,如果你读到劳伦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笔下的无照私探马修·史卡德(Mathew Scudder),他的收费漫元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低廉卑微”),服务的对象有时候穷到连一点费用都付不出来,一位妓女就决定“以身相抵”,史卡德也接受了,侦探的收费已经回到以物易物的蛮荒时代了。(全文完)
  
  (责任编辑 王克峰)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我的爸爸80岁,坐在卧室玫瑰色的扶手椅里,我就坐在他对面的书桌椅上,手 里拿着录音机。“我们开始吧。”我说,尽管语调听上去挺欢快,但喉咙哽咽了一下,暴露了我的紧张情绪。我正儿八经地对着录音机说了爸爸的名字“约翰·詹姆斯·维拉赫斯”。这时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律师”, 那是爸爸的声音,瞬时让我放松了一些。    爸爸拿着一张手写的大纲,里面仅有一些宽泛的标题,诸如“家族史”、“家庭”
随着信用卡用卡群体年轻化,移动支付、场景式消费、个性化服务需求成为消费市场主流。广发信用卡近期为在校大学生推出专属虚拟信用卡——摆范儿卡。该卡结合大学生线上消费多的特点,增加了线上消费计积分的功能,利用移动支付技术,实现手机即卡,通过产品、服务、消费场景搭建,与大学生消费习惯深度对接,为年轻人带來便捷的消费体验。
从社会和谐到阶级斗争  美国人一直不愿谈论阶级,乐于相信美国是个中产阶级国家,这样的信念的确有助团结。我们认为,不应该划分上层和下层、资产阶级和劳动阶级。如果我们所说的“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是指底层的人往上爬的可能性很低,那么美国很可能已经成为比旧欧洲还要讲究阶级的社会,而且阶级间的鸿沟比旧欧洲还严重。  99%的人仍抱持着“我们都是中产阶级”的想法,却也承认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往上爬,绝大多数都在
台湾“大选”开票之夜,在雨中,台下的人哭红了眼,台上的蔡英文带着一抹微笑,温和而坚定地说,“我们坚持和弱势人民站在一起,我们坚持政策理性,我们坚持以小额募款摆脱对财团的依赖。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赢得多数人民的信任。”  这是蔡英文的败选感言。  这场“大选”,是一场可能让民进党转型的选战。  在半年前,许多人(包括我)虽然看到蔡英文带领民进党转型、从谷底爬起,却认为民进党转变的主要是
单身,要学会“独处”:已婚,要学会“相处”。  ——王伊婷  夫妻同住,免不了“计较”;婆媳同住,免不了“比较”。  ——王伊婷  恋爱会让男人辛苦“一阵子”,结婚会让女人辛苦“一辈子”。  ——谢汶珊  懂得分享,才是“朋友”;懂得分担,才是“知己”。  ——萧铭洲  幸运的人,才有明天;不幸的人,只有昨天。  ——萧铭洲  男人婚前,常“问东问西”;男人婚后,常“忘东忘西”。  ——施顺腾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提出要派人出去看看,特别要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3213人,其中共有12位副总理及副委员长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0多个国家。这些出国考察团被形象地称为对外开放的“侦察兵”。本文摘编自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的《谷牧回忆录》一书,再现了谷牧率团出访西欧五国的经历,重温19
11月20日凌晨,因前一天转发的“新书分享会”活动宣传被限流,著名音乐人老狼发布了一条微博动态,声讨微博,引起了音乐圈的共鸣。  包括周云蓬、野孩子乐队、左小祖咒、苏阳等在内的众多音乐工作者,纷纷在此条微博下表达了自己对微博限流的不满与无奈。一时间此话题引发热议,后得到了微博方面的关注与回应。  乐队与独立音乐人大多通过微博平台来做演出信息的主要推广,但附上外部链接、二维码等的演出信息很容易被判定
在知识分子一词不再“纯粹”的时代,一个频频被形容“可爱”“迷人”、作品断货后在二手书网站显示高价且难抢的学者,称得上珍稀。人类学者项飙是这样的人之一。  随着“附近在消失”和“悬浮”等概念“火”起来,人们谈及项飙,免不了重提他年少成名的经历:高中开始做社会调查,18岁保送北大社会学专业,20岁投入对北京“浙江村”的研究,六年后受牛津大学邀请免考读博……某种程度上,他的成长脉络、学习经历确与这份名声
越南南部的渭泥(MuiNe)有堪称全东南亚最大的沙漠地形。  虽然严格来说,面积与香港九龙半岛相若的“沙漠”极其量只能称它为巨型沙丘,但身处沙土上,的确能见到一望无际的浩瀚沙海。  不用去到迪拜,在近在咫尺的越南,一样可以开架吉普车到“沙漠”,得到从几层楼高的沙丘上一滑而下的快感。  渭泥本身是越南南部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渔村。受制于地质结构,当地人不能安安稳稳的务农过活,只可以靠捕鱼维生。村民们大概
【摘要】文章通过对英语教材的分析,发现其价值取向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实用综合教程 价值取向 英语学科  《实用综合教程》教材是是我校公共英语课的主要教材,对这套教材进行价值取向分析,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按照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我们对该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该教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