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二取代β-咔啉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索1,9-二取代β-咔啉(CZY1-4)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方法 CZY1-4是一种新合成的1,9-二取代β-咔啉,具有抗肿瘤潜力.采用CCK-8实验经过CZY1-4浓度梯度(0、2、4、6、10、15、20、25、30、40 μmol/L)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两种对药物较为敏感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喉癌细胞系Tu177与舌癌细胞系Cal-27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浓度梯度(0、2、4、6、8 μmol/L)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随后分别以2 μmol/L与4 μmol/L的CZY1-4处理Tu177与Cal-27 24 h后进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量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等.结果 经过上述浓度的CZY1-4处理24 h后,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Tu177与Cal-27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两者的克隆形成能力也被显著抑制(P<0.05);Tu177与Cal-27的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P<0.01);Tu177与Cal-27的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0.001);Tu177与Cal-27凋亡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自噬相关蛋白ATG5与LC3B,Benclin1蛋白表达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自噬小体形成显著增加(P<0.01);药物对被敲除ATG5后的Cal-27 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结论 CZY1-4能显著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细胞系的生长、增殖作用,并抑制细胞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实验初步验证该药物主要通过调控ATG5促进细胞自噬的发生进而发挥抗肿瘤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耳内镜下利用岛状软骨-软骨膜为修补材料儿童Ⅰ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预后,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20年9月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64例鼓膜穿孔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4~17岁,中位年龄8岁5个月.分析患儿年龄、性别、穿孔原因、是否合并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及大小、咽鼓管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听力情况、手术方式等.随访1~5年,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患儿共完成手术66侧,解剖闭合率为80.3%,功能成功率为86
目的 评估Earwell耳廓矫正器对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共20例患者进行Earwell无创耳廓畸形矫正术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相关的治疗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记录,治疗结束后患者家长和医生分别对疗效作出主观的评价.结果 医生和患者家属均采用主观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一致认为耳廓形态畸形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治疗,其有效率能高达9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复发.结
目的 评估放射治疗应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因口颊癌术后出现腮腺瘘且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2 Gy,每天1次,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为8~18 Gy(平均剂量9.7 Gy),照射野包括整个腮腺区域.结果 3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腮腺瘘患者均治愈,治愈率达100%.后期随访3个月,无1例再次出现腮腺瘘.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口干以及味觉改变,未观察到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放疗用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