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胡敏:未来已来,你是否具备了“全球胜任力”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胜任力,绝对不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全球胜任力更加强调你要爱中国,要以广博的胸襟,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姿态,去热烈地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胡敏教授应邀出席“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2018年7月29日,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邀请出席“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新航道山东学校校长董会明一同出席了本次大 会。
  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
  “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则是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等主办,旨在发挥共青团实践教育活动在助推中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为拥有梦想并勇于追求的中学生提供放眼全球、共商天下事的平台。培养中学生批判思维、公开演讲、求同存异、团结协作以及独立研究能力;启迪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领导力与创造力,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青岛九中是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作为“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承办单位,校长马志平对胡敏教授一行人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向胡敏教授为九中设立的奖学金项目表达了感谢。胡敏教授也表示,十分认同九中“见贤思齐”的校训。双方就各自的教育理念进行了交流,表达了希望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更多优秀学生的美好愿景。
  这些年来,在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不断感受到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来带的冲击。这么一种形势下,如何让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作为本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邀请嘉宾,胡敏教授结合本次大会“心怀天下、放眼未来”的主题,和大家进行了关于《未来已来,你是否具备了“全球胜任力”》的专题分享。
  “全球胜任力”及其四个维度
  首先胡敏教授从“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为大家进行了解释:“全球胜任力,即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胡敏教授还从“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与同学们分享参与模联的重要意义。曾经有人说过:“一次模联,一生赢家。”参加过一次模联,你整个视野、整个胸襟、整个素养,将会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拓展!
  首先,我们在“调查”这个世界!我们在看地方的、跨区域的、全球的、跨文化的种种问题!我们的议题会关注无人机的前景与隐患、非洲女性的权益与保障、小型轻型武器的监管、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等等,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是属于领袖领导者考虑的问题,这让我们有一种真正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尽管我们身处九中,但是我们实际上通过互联网,已经触及到了全球,通过多种手段去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去思考这些问 题!
  其次,我们今天在场的每一个“外交家”,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大家。你们代表了不同国家的利益,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要理解、要欣赏、要尊重。
  第三,我们在交流思想,我们在表达一切,向世界表达!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交礼仪、宗教信仰、政治背景、历史淵源、边界方面等问题,并且在沟通表达之间传达自己的主张!
  最后,我们会采取行动。我们每一位“外交家”在这里,在每一个会场,每一个工作委员会,每一个工作小组,最终我们都要通过精密的考虑和安排拿出决议、给出解决方案。
  胡敏教授指出,未来需要的正是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而模联大会实际上做的事情就是在给自己一次全方位提升全球胜任力的机会,给自己一次彻底且完整的实践机会。他建议大家好好珍惜,为提升全球胜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全球胜任力”需要掌握硬实力
  胡敏教授从两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如何打造全球胜任力。
  第一,要具备与世界连接的能力。
  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60万,而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到中国来留学的人数为48.92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已经变成一种趣味、双向的互动了。
  全球化浪潮分为三个时代。1.0时代是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东西互鉴;2.0时代则通过海洋文明形成了以西方特别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目前我们正步入全球化3.0时代,以“一带一路”为载体、以互联互通为动力、以包容天下为法则的全新时代。
  “一带一路”是一个凝聚着东方智慧的伟大倡议,将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连接起来,将“中国梦”与“世界梦”完美地融合起来,彰显了当代中国人以博大的胸襟、接纳的态度、包容的姿态逐渐主导全球化的进程。
  “我坚定地相信,中国梦也会像以往的美国梦一样,变成全世界有志之者的共同梦想,这天一定会到来,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去相信中国梦和世界梦是相互连接的,是互通的。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寻找自己的定位。你在哪里你去哪里,你怎样和这个世界连接,你怎样练就一身的本领,在市场风云拳打脚踢,在全球的舞台上展示你的才华、你的理想、你的追求。”胡敏教授说。
  第二,要具备人文科技素养和外语能 力。
  “人文科技素养和外语能力。在我看来是什么?是硬件,是硬实力。”胡敏教授说。
  人文科技素养可以用三个单词来概括。第一个单词是STEM:S-science(科学)、T-technology(技术)、E-engineering(工程)、M-mathematics(数学)4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就是纯粹的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世公认。第二个单词是STEAM:多了一个字母A,加了一个艺术(Art),意味着要增加艺术方面的人文素养,包括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美是超越国界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美将天涯海角的人连接起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三个单词是STREAM:在STEAM中间加了一个“R”。R代表Reading and Writing(阅读和写作)。为什么要强调阅读和写作?因为现在大家都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写作能力出现全球化下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以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基石的人文素养,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再一个硬实力是外语能力。十年之前,外语能力还是软实力。软实力什么意思?像我们这代人外语好的,绝对能迅速脱颖而出,都是一些佼佼者,有无数个很好的机会是向这些人倾斜的。但是到了现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外语能力就是一个硬实力。
  建议大家用英语去了解这个世界,用英语去探索这个世界,用英语去与这个世界沟通,去创造一些可能,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考试,即便有的同学可能准备出国留学,要参加各种英语考试,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单纯为了考试而学英语。
  掌握“4个C”的软实力
  除了这些硬实力,想要成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还应该怎么做?胡敏教授深入为大家进行了剖析。
  首先,还需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常说的4个C。
  第一个C,Communication,沟通能力。在美国,所有的大学新生无一例外必须学“大学语文”(大学写作/公众演讲/修辞学)。美国大学要求新生每周阅读经典书籍,写读书报告,期末要当着全体老师和同学的面发表一场演讲,考查学生的演讲内容是否具有思想内涵,能否引起听众的思考、分析、质疑甚至探索的欲望,演讲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体态语言是否引人入胜,语音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所有这些训练,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沟通表达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第二个C,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关键词是质疑与求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于任何主张包括权威的主张,都要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个C,Collaboration,合作。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短板。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于人群之中,将来走出校门就有可能与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不论对方是何种文化背景、有哪些风俗习惯,都应和衷共济、求同存异、通力协作。
  第四个C,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创造力与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潮流浪尖的弄潮儿和各行各业的领先者,其肌体内一定深植着创新的基因。
  如果說人文科技素养和外语能力是左手,4个C是右手,那么更重要的大脑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是打造全球胜任力的前提。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创意、不缺计划,缺的是说到做到、一诺千金的自律能 力。
  全球胜任力离不开脚下的土壤与大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胡敏教授强调,“全球胜任力离不开脚下的土壤与大地。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得让自己的身上透露出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和自信。全球胜任力,绝对不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全球胜任力更加强调你要爱中国,要以广博的胸襟,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姿态,去热烈地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胡敏教授的分享言真意切,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为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成为适应21世纪的国际化人才而努力,描绘出最美好的未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11月9日(周六),法国高等教育署与郑州法语联盟将携手20所法国高等院校,一同举办法国文教日Bonjour la France!欢迎读者前来参加,了解法国留学的一手资讯,与法国高等院校直接一对一面谈。  活动当天,法语联盟还将为大家呈现初级法语课,法国高等教育署将通过讲座介绍法国留学概况。此外,还为来宾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趣味活动,等你来发现!  地点:郑州法语联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
美国东西海岸商业文化访学项目  行程时长:12天  招生对象(建议):对商科感兴趣或未来考虑前往美国  留学的高中生、大学生  项目时间:2020年1月28日—2020年2月8日  授课院校:纽约大学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 商法实训项目  行程时长:7天  招生对象(建议):本科及研究生人群  项目时间:2020年2月9日—2020年2月15日  项目语言:英文  实训机构:新加坡知识产权局  世界
定位福州,辐射全国,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陈永胜规划下的留华网,大有开一方先河的势头。一个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呼之欲出。  从2014年转型留学领域开始算起,陈永胜和他的团队,在行业内浸淫不过五年的时间。然而五年间,从最初的工作室发展到目前二十几人的团队规模,从一间办公室扩展到百余平的办公场地,可谓一日千里。如今,依托着福建侨乡的文化,陈永胜将眼光瞄准了来华留学领域,并
给你一个向行业精英看齐的机会本期文章汇总了7大国际交流项目,分别是:  美国东西海岸商业文化访学项目、新加坡知识产权局 商法实训项目、世界500强企业香港金融研习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金融实训项目、迪拜旅游文化
7月29日,专注于国际艺术教育的美行思远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远洋资本。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学习中心门店的海内外扩張,以及课程线上化的打磨和低龄艺术课程体系的推进。
凭借敏锐的行业嗅觉,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拿捏,金牌顾问赵永辉成为了圈内少见的、能够娴熟操作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两项业务的全能顾问。  作为一名甫毕业便投身留学行业的顾问,赵永辉可说是留学圈里的老资格。从业六年来,赵永辉的战绩极为辉煌,经手的成功案例多达数百起,其中不乏知名院校的申请案例;业务涉略亦十分广泛,由最初的加拿大扩展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各大主流国家。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圈内少见的、能
Introduction  ‘Life always makes us black and blue, but those painful things will make us stronger until we came through.’ Hemingway once wrote. Nonetheless, is this true? Perhaps we do recover from p
聚焦美国院校,深入教育领域,U.S. News将携手GET为国内留美顾问搭建交流平台。  9月9日,世界权威排名机构、美国著名的综合性报道评论周刊U.S. News
这是一档属于非工作时间的访谈节目,可能游走在会所、酒吧、拳馆之间,在娱乐中探讨行业大事,在嬉笑中畅谈百态人生。  在这里,你将看到行业大咖的多面人生,除了日常的不苟言笑、严肃认真外,或许还有妙语连珠的幽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我们坚定地认为,行业大咖也有双面人生,所以,期待在“留学三缺一”看到不一样的你,和《留学》一起,畅谈时下热点、留学经历,吐槽行业八卦、中外教育。  
从3月23日到31日,历经9天时间,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汇聚了世界各地顶尖高校、热门专业和亮点项目,吸引了数千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的留学盛会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五大城市聯袂上演,为无数有留学愿望的家庭提供了就近接触世界名校,了解留学资讯的机会。  不同的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不一样的方式和方法,从院校角度,每所学校开展各种活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