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三、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四、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 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责任编校:蓉莞)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大家对“课程评价”不再陌生,说明教育评价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改革已经由对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的改革发展到对教育的评价,关注教育的起点、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既是自己无形的财富,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手段。但是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是去为社会做贡献还是去危害社会,
期刊
工程造价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除与工程内容有关外,它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法
本文主要以新时期职业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多渠道发展、多样化挖掘、正能量发挥这几方面进行探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新时期职业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解题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数学解题过程可分为:“审题”、“分析”、“求解”、“回顾”(即再思考
主要对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致力于开拓初中德育教育新途径,希望能够给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It mainly analyzes and d
期刊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分地肯定了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重大作用:“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服务”。所以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进入信息时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也必须开展课外活动寻找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为此笔者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开展课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rn[案例1]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在班上举办了一次以“我们大家评小淘”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大家给小淘提意见.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