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好书架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 南 《南渡北归》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作品全景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有评论称:作者的感叹深沉而悲怆,令人惊悚不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迟子建 《群山之巅》
  作家迟子建笔耕不辍,最新长篇《群山之巅》以跌宕精彩的笔触再写红尘中的精灵,既有白山黑水的大气磅礴,又不失女性作家的细腻绵密。迟子建的写作早与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东北不可分割,这部新作的故事发生地同样在中国东北。与她的多部前作类似,浓郁的东北地域风情、流畅好读的故事、置身极端处境而接受考验的人性、个性坚忍的人物,这些极富迟子建个人风格的元素在《群山之巅》中得以延续。不同之处在于,这部长篇的写实意味更加强烈,很多情节源自近年来为国人熟悉的社会事件,与此并行的则是多处有着超现实意味的描写,这种虚与实的交织、对应耐人寻味。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方小镇,一个个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努力活出人的尊严。
  人物的善恶不再泾渭分明,英雄与普通人的界限也在模糊,看似传奇,却直指当下的世相与人心。这些复杂性使得迟子建的写作更加逼近现实,作品洋溢着对这个世界爱之深责之切的省思意识和寄望人性之美好的某种责任感。
  潘富俊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推开中国古典文学之门,那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植物世界。了解它,需要搭建一座沟通文学与科学的鹊桥。作为这座桥建桥师的作者,是一位热爱古典文学的景观植物学家,他以独到的眼力和学问功力,在古典文学的绝妙好辞与植物世界的苍翠斑斓之间穿行,还原了千百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梳理和解读了文学与植物的“缘情体物”的微妙关联,使我们能够同时享受到古典文学与大自然的双重之美。
  身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的潘富俊,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却痴迷古典文学,他将带领我们认识古典诗文中的植物:“上山采蘼芜”的“蘼芜”是什么植物?“参差荇菜”的“荇菜”长什么样子?《楚辞》中的“芷”“兰”“蕙”各是什么?……拨开植物古今异名的迷雾,我们在欣赏古诗文的时候也许会有大不一样的想象。不过,阅读本书,我们可能还是会有不满足之感,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实在是一个太大的题目,像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等论题,欲充分讲述都是非相当篇幅的专著不能办的。或许,不妨把此书视作一个索引,它链接着的文学世界和植物世界都极为广大和美丽,值得我们慢慢探索。
  阿里阿德娜·艾伏隆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我打赌你记不住这个名字,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女诗人。作为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
  本以为茨维塔耶娃的印象是:她特立独行,激情似火;她敢作敢为,粗犷豪放。然而,在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录中,茨维塔耶娃却显示出了她从外形到内心、从个性到举止的另一侧面。茨维塔耶娃一生颠沛,经历过贫穷、流亡、疾病等,大女儿阿里阿德娜从小即和母亲患难与共,是流亡海外期间和母亲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在她笔下,不仅通过大量生动的生活细节呈现了母亲的真实面貌,也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描绘了巴尔蒙特、勃洛克等俄罗斯文学大师。本书收录了很多阿里阿德娜八岁时的信件,收信者是她的“教母”——诗人沃罗申的妈妈,还有阿赫玛托娃阿姨。依靠啜饮苦难而成长的孩子绝不会是洛丽塔式的,而是另外一种:在成人智慧里又混杂了童心未泯的率真;她的笔宛如刻刀,刀刀见肉,指心见性。另收有阿里阿德娜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的数十封书信往来,其中记录了帕斯捷尔纳克创作《日瓦戈医生》时期的内心苦闷,这些对于了解帕斯捷尔纳克也是珍贵的史料。
其他文献
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适当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对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缓解中央财政压力,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
“火中取栗”者并未得利  “火中取栗”典故最早见于《伊索寓言》,后来法国诗人拉·封登把它改写成《猴子与猫》。寓言说: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替它从炉火中取栗子,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的栗子,都被猴子吃光了,猫不但没吃着栗子,还烧伤了爪子。后人就用“火中取栗”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卖力,自己吃了苦头,却得不到一点好处。例如郭沫若《郑成功》:“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吗。我
纺织特色高校是我国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发挥着主要支撑作用。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探索如何提高纺织特色高校的科学
你似乎不以打渔为业  在江边  头戴斗笠,独钓冬雪  你用无用的时间  濯缨,濯足  用良木上的露珠  用凤凰飞翔的美声  洗了又洗  在一叶扁舟上生活  你拒绝所有打扰  你孤独而又苍茫  无声中  你听见声音  你,一个人  自成风景  不知从来  不知所去  偶有来者  也只站在历史的侧门  你是教父吗?  烟波不说话  扁舟不说话  就是天边的晚霞也保持了沉默  你后来去哪儿了?  乡村,
微言语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暗淡无光的样子,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大概都只是为了自己不去走而干脆放弃明天找的最拙劣的借口。  微言语  努力的意义:不要当父母需要你时,除了泪水一无所有;不要当孩子需要你时,除了惭愧一无所有;不要当自己回首过去,除了蹉跎一无所有。  微言语  开始的时候觉得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