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高校实验室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随之增大。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强、任务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但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做到高效、节能并充分地利用现在资源,才能确保机房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笔者在下文中分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作为高校开展并保障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承担了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任务。一旦出现问题,将有可能会给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且正常的实验室教学环境。笔者在下文中分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1、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内容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具备两个特质,第一是管理任务繁琐,第二是专业性要求高,合理的计算机实验管理方法对于计算机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为教学而服务的,其管理的内容又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的安装固然重要,软件的布置也不容忽视,为了保证教学的需要,在安装软件之前要对其进行调试,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硬盘数据经常被损坏,这就要求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及时恢复软件数据,避免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
2、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基础性、综合性的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和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的重要场所,它承担了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以及各种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上机教学任务。在相同机房环境下,要满足不同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频繁的使用,就会经常出现计算机硬件损坏、软件程序出错甚至计算机零部件丢失等情况,给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在出现问题后能迅速地恢复正常的实验室教学环境,这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2.1 环境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是各个高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教学时间段都在被授课教师和学生使用,有时课后还要保障实训。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清理卫生的时间,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计算机内部灰尘不断积累,导致计算机内部电路元件老化和损坏。同时,由于计算机的散热和空调的使用,造成室内环境干燥,极易产生静电,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2.2 硬件故障问题
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机箱内部灰尘的积累、温度过热、静电、使用时间过长、人为因素等等,都可能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损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重新购买更新,从而造成硬件故障不能及时处理,给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造成影响。
2.3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问题
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实践要求,不同的实验室中的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在每种操作系统下又要安装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软件。使用计算机的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力各异,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有意无意地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程序的情况,造成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运行或者应用软件无法正常工作。另外,病毒也是计算机管理的难题。病毒通常会通过互联网、局域网、U盘等介质进行传播,一旦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就会传播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如图2所示,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轻者会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重则能够导致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系统以及局域网全部瘫痪,将会对教学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2.4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各大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虽然有些抽象的概念,但在具体的实施上存在的问题普遍较多,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专业管理人才数量少,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作量分配不均,计算机教学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和商讨,管理体制混乱,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很难真正从中学到东西。
3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实验室内应配备空调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计算機使用过程中不要开窗,防止室外灰尘进入机房内,沉积在机箱中。学生应保持机房内卫生。应选择空气好的时候开窗换气。在实验室空闲时,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室内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杀菌,键盘、鼠标、显示器、机箱定期消毒,防止细菌病毒在使用计算机人员之间传播。
3.2 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线路应配备独立供电设施,并备有交流稳压电源或大型UPS,不能与照明或其他用电设备共用线路。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对电源线路进行检修。实验室电源要和外墙地线连接并配有避雷装置,在不使用时一定要关闭所有电源,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应在电源箱的明显处做出警示。要注意在遇到雷雨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所有电源,防止遭到雷击。在实验室内的四个角落应配备干粉灭火器,以备有意外时能及时使用。禁止任何人员在实验室内及周围吸烟。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失窃在高校中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提高防范意识,在关闭计算机实验室前检查门窗是否已关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安装防盗监控设备。鼠标、键盘是容易丢失的设备,可以为每台主机机箱加锁,把鼠标、键盘接口一并锁住。要对学生上课进行严格管理,在上机课时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并填写每个座位上的上机登记表,防止外来人员趁乱混入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偷窃。 3.3 计算机硬件管理及日常维护措施
第一,定期对计算机主机机箱除尘,使用软毛刷或小型吸尘器清除主板、CPU风扇、电源风扇及外接设备上的灰尘。如果不清理灰尘,会加速计算机硬件设备老化损坏,降低计算机使用寿命。
第二,定期打开电脑检查接线、插口等是否松动,内存条、显卡的金手指是否存在氧化问题,可用橡皮擦拭干净,排除接触不良的一些故障。
第三,督促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同时关闭显示器电源,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
第四,尽量不要在带电情况下插拔外围设备,机箱内部元件更不能带电插拔,以免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
第五,拆装硬盘时要避免强烈振动,以免损坏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六,对于CPU风扇和机箱电源,要根据声音是否异常、转速是否低等情况及时清理灰尘或更换,以保证CPU和机箱电源的温度在正常值范围内,防止CPU和电源烧毁。
3.4 加强系统与软件维护
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损坏,如果是系统损坏,恢复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式来确保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尽量不损坏。以下针对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从技术措施方面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介绍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第一,计算机系统的恢复。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是计算机能正常使用的前提,那么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文件不被破坏呢?在早期,人们一般使用Windows系统下自带的还原系统程序,在做好系统之后,建立一个还原点,当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们将系统恢复到之前建立好的还原点即可。另一种办法是安装还原软件,如系统还原精灵等,同样是在系统完整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恢复点,可以设置还原的时间,按需进行系统还原。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软件在系统下进行的操作,缺点就是如果还原软件被破坏或者系统被强行格式化,那么还原软件就会失效,系统也就不会再被恢复。目前,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的是硬件保护措施,也就是硬盘保护卡。在同一个计算机实验室,相同配置的计算机中安装统一的硬盘保护卡(如:海光蓝卡、噢易蓝光极速保护卡等)。这种硬件保护卡通常插在PCI插槽中,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操作系统启动之前获得机器的控制权,用户对硬盘的操作,实际上不是对原来数据的修改,而是对还原卡保留区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对系统数据进行保护的功能。硬盘保护卡会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设置条件,每次启动的同时自动将系统恢复成最初设定的系统。这样,实验室管理人员只需要维护好一台主机,通过局域网同步到其他计算机即可。
如果同一计算机实验室中机器配置不同,则使用“克隆”技术来完成。所谓的“克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安装调试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克隆软件把系统做个压缩包,也就是镜像,然后把镜像文件保存到光盘、移动存储装置、服务器或者系统分区以外的其他分区中,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通过克隆软件将镜像文件反克隆回系统分区,达到恢复系统的目的。不同配置的计算机要分别制作镜像文件并独立使用。
第二,软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工作包括:系统补丁的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的更新、专业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以及版本的更新替换等。每一种操作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就是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的后门,更新系统补丁虽然不能确保把所有的漏洞问题都解决,但是至少能够把已经发现的系统漏洞问题处理掉,加强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操作系统即使更新了所有的补丁,也不能确保计算机系统一定不会被病毒入侵,杀毒软件就是用来查杀互联网、局域网、U盘等介质带来的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在不断地出现新产品、新变种,所以要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使侵入计算机的病毒在没破坏操作系统之前就被处理掉。专业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每学期的教学、实训任务不同,所安装的软件也不同,每学期开学之初就要规划需要安装、更新的軟件种类,并在安装完成之后运行调试每个软件,检查它们是否安装成功并能正常运行,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冲突问题,如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4、结语
教育信息化在高校教育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越来越重。只有不断地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时总结日常维护工作中的经验,才能把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艳. 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2] 张宝瑛,马星光,王子超,金钟正.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服务器的配置与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10)
[3] 边香玉. 浅谈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6)
作者简介:
毛德梅(1976-),女,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作为高校开展并保障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承担了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任务。一旦出现问题,将有可能会给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且正常的实验室教学环境。笔者在下文中分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1、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内容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具备两个特质,第一是管理任务繁琐,第二是专业性要求高,合理的计算机实验管理方法对于计算机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为教学而服务的,其管理的内容又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的安装固然重要,软件的布置也不容忽视,为了保证教学的需要,在安装软件之前要对其进行调试,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硬盘数据经常被损坏,这就要求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及时恢复软件数据,避免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
2、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基础性、综合性的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和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的重要场所,它承担了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以及各种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上机教学任务。在相同机房环境下,要满足不同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频繁的使用,就会经常出现计算机硬件损坏、软件程序出错甚至计算机零部件丢失等情况,给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在出现问题后能迅速地恢复正常的实验室教学环境,这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2.1 环境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是各个高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教学时间段都在被授课教师和学生使用,有时课后还要保障实训。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清理卫生的时间,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计算机内部灰尘不断积累,导致计算机内部电路元件老化和损坏。同时,由于计算机的散热和空调的使用,造成室内环境干燥,极易产生静电,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2.2 硬件故障问题
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机箱内部灰尘的积累、温度过热、静电、使用时间过长、人为因素等等,都可能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损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重新购买更新,从而造成硬件故障不能及时处理,给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造成影响。
2.3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问题
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实践要求,不同的实验室中的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在每种操作系统下又要安装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软件。使用计算机的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力各异,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有意无意地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程序的情况,造成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运行或者应用软件无法正常工作。另外,病毒也是计算机管理的难题。病毒通常会通过互联网、局域网、U盘等介质进行传播,一旦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就会传播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如图2所示,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轻者会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重则能够导致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系统以及局域网全部瘫痪,将会对教学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2.4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各大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虽然有些抽象的概念,但在具体的实施上存在的问题普遍较多,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专业管理人才数量少,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作量分配不均,计算机教学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和商讨,管理体制混乱,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很难真正从中学到东西。
3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实验室内应配备空调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计算機使用过程中不要开窗,防止室外灰尘进入机房内,沉积在机箱中。学生应保持机房内卫生。应选择空气好的时候开窗换气。在实验室空闲时,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室内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杀菌,键盘、鼠标、显示器、机箱定期消毒,防止细菌病毒在使用计算机人员之间传播。
3.2 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线路应配备独立供电设施,并备有交流稳压电源或大型UPS,不能与照明或其他用电设备共用线路。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对电源线路进行检修。实验室电源要和外墙地线连接并配有避雷装置,在不使用时一定要关闭所有电源,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应在电源箱的明显处做出警示。要注意在遇到雷雨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所有电源,防止遭到雷击。在实验室内的四个角落应配备干粉灭火器,以备有意外时能及时使用。禁止任何人员在实验室内及周围吸烟。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失窃在高校中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提高防范意识,在关闭计算机实验室前检查门窗是否已关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安装防盗监控设备。鼠标、键盘是容易丢失的设备,可以为每台主机机箱加锁,把鼠标、键盘接口一并锁住。要对学生上课进行严格管理,在上机课时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并填写每个座位上的上机登记表,防止外来人员趁乱混入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偷窃。 3.3 计算机硬件管理及日常维护措施
第一,定期对计算机主机机箱除尘,使用软毛刷或小型吸尘器清除主板、CPU风扇、电源风扇及外接设备上的灰尘。如果不清理灰尘,会加速计算机硬件设备老化损坏,降低计算机使用寿命。
第二,定期打开电脑检查接线、插口等是否松动,内存条、显卡的金手指是否存在氧化问题,可用橡皮擦拭干净,排除接触不良的一些故障。
第三,督促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同时关闭显示器电源,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
第四,尽量不要在带电情况下插拔外围设备,机箱内部元件更不能带电插拔,以免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
第五,拆装硬盘时要避免强烈振动,以免损坏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六,对于CPU风扇和机箱电源,要根据声音是否异常、转速是否低等情况及时清理灰尘或更换,以保证CPU和机箱电源的温度在正常值范围内,防止CPU和电源烧毁。
3.4 加强系统与软件维护
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损坏,如果是系统损坏,恢复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式来确保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尽量不损坏。以下针对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从技术措施方面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介绍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第一,计算机系统的恢复。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是计算机能正常使用的前提,那么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文件不被破坏呢?在早期,人们一般使用Windows系统下自带的还原系统程序,在做好系统之后,建立一个还原点,当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们将系统恢复到之前建立好的还原点即可。另一种办法是安装还原软件,如系统还原精灵等,同样是在系统完整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恢复点,可以设置还原的时间,按需进行系统还原。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软件在系统下进行的操作,缺点就是如果还原软件被破坏或者系统被强行格式化,那么还原软件就会失效,系统也就不会再被恢复。目前,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的是硬件保护措施,也就是硬盘保护卡。在同一个计算机实验室,相同配置的计算机中安装统一的硬盘保护卡(如:海光蓝卡、噢易蓝光极速保护卡等)。这种硬件保护卡通常插在PCI插槽中,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操作系统启动之前获得机器的控制权,用户对硬盘的操作,实际上不是对原来数据的修改,而是对还原卡保留区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对系统数据进行保护的功能。硬盘保护卡会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设置条件,每次启动的同时自动将系统恢复成最初设定的系统。这样,实验室管理人员只需要维护好一台主机,通过局域网同步到其他计算机即可。
如果同一计算机实验室中机器配置不同,则使用“克隆”技术来完成。所谓的“克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安装调试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克隆软件把系统做个压缩包,也就是镜像,然后把镜像文件保存到光盘、移动存储装置、服务器或者系统分区以外的其他分区中,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通过克隆软件将镜像文件反克隆回系统分区,达到恢复系统的目的。不同配置的计算机要分别制作镜像文件并独立使用。
第二,软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工作包括:系统补丁的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的更新、专业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以及版本的更新替换等。每一种操作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就是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的后门,更新系统补丁虽然不能确保把所有的漏洞问题都解决,但是至少能够把已经发现的系统漏洞问题处理掉,加强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操作系统即使更新了所有的补丁,也不能确保计算机系统一定不会被病毒入侵,杀毒软件就是用来查杀互联网、局域网、U盘等介质带来的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在不断地出现新产品、新变种,所以要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使侵入计算机的病毒在没破坏操作系统之前就被处理掉。专业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每学期的教学、实训任务不同,所安装的软件也不同,每学期开学之初就要规划需要安装、更新的軟件种类,并在安装完成之后运行调试每个软件,检查它们是否安装成功并能正常运行,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冲突问题,如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4、结语
教育信息化在高校教育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越来越重。只有不断地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时总结日常维护工作中的经验,才能把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艳. 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2] 张宝瑛,马星光,王子超,金钟正.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服务器的配置与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10)
[3] 边香玉. 浅谈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6)
作者简介:
毛德梅(1976-),女,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