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宅建筑公共空间指的是居民公共性交往或者是举办各种活动的开放场所,也包括建筑实体间的开放性空间。加强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交往活动场所,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文章主要对住宅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业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住宅建筑设计应加强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视,准确分析居民的实际需求。对住宅建筑中电梯厅、廊道、屋顶、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公共空间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
  1、标准层设计
  住宅建筑每一个楼层的楼梯厅、廊道等公共空间是住户的必经之地,也是居民公共性交往最频繁的建筑空间。基于此,必须加强对此区域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视。在标准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公共空间对居民公共性交往的帮助,针对居民的不同公共性交往需求,重点关注导视系统、材质、灯光等因素。
  1.1楼梯厅设计
  住宅建筑中的楼梯、电梯等共同组成了建筑的垂直交通体系,同时,作为楼层中的主要公共空间,其对和谐邻里关系的构建,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电梯厅是居民公共性交往的重要场所,楼梯间是人员消防疏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楼梯厅、电梯厅等进行改进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体系价值。在住宅建筑每一楼层中设计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并与连廊联系起来,满足邻里的交互的同时,还可以确保隐私性。在楼梯厅、电梯厅建立公共休息区域,打造居民“会客厅”,将其作为居民公共性交往的平台,能够增加居民的倾谈度,有利于促进和谐邻里关系的构建。
  1.2廊道设计
  随着现阶段住宅形制的发展,通廊式住宅在住宅建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借助廊道,可以满足多位住户的入户需求。廊道在公寓楼、宿舍楼的应用比例较广,具有良好的經济价值。当今资源短缺、用地紧张问题日益加剧,合理设计廊道,可以提高对廊道的利用效率。然而通廊式住宅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形式比较单一,如若住户的数量偏多,则可能导致户均缺少辨识度,在缺少门牌标识的情况下,很可能走错,影响居户的隐私性。基于这样的原因,可以采取双廊式设计,实现对居民隐私的保护,同时满足居民公共性交往的需求。设计时将内廊与入户门厅有机结合起来,便可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保护居户的隐私。外廊中可以增加适当的运动器械,为居民提供运动场所,同时扩大居民公共性交往空间。
  2、屋顶设计
  屋顶层是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应加强对屋顶层设计的重视,提高屋顶空间的利用率。对于屋顶层的空间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屋顶交通问题,以满足屋顶交通的基本需求。在屋顶交通设计的过程中,应确保每一栋楼的垂直交通体系可通达屋顶,此外,还可以设计螺旋式外廊,以解决路径问题,提高屋顶的通达性,实现对屋顶空间的高效利用。
  其次,在确保屋顶可达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屋顶使用功能的问题,不可简单设计成屋顶花园,将屋顶空间用于绿化,而是应当丰富屋顶的使用功能,调动居民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屋顶的利用效率。第一,可以设计屋顶聚会区。聚会区是一个私密程度比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围合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私密交流的空间,还可以在聚会区设计一个露天电影院,以便于烘托气氛。屋顶聚会区空间的设计,可以满足居民的公共性交往需求,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第二,可以设计屋顶运动健身区。运动健身区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在当今亚健康问题广受重视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居民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为满足不同人群对运动健身的实际需求,屋顶运动健身区设计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运动机械区域,为居民的运动健身提供良好的器材、器械,以满足居民的运动健身锻炼需求;二是设置儿童娱乐区域,同时,根据儿童玩耍特点,还可以在儿童娱乐区域旁边设置游乐区,从而为满足居民的亲子娱乐提供良好的场所;三是设置运动广场,为满足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需求提供良好场所,丰富中老年人的运动需求。屋顶运动健身区应当与运动外廊保持良好的对接,以便于提高公共空间的整体性。第三,可以建立屋顶绿化观赏区。屋顶绿化观赏区以绿色植物的种植为主,改善住宅建筑的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供远眺的景色。此外,屋顶绿化观赏区本身还具有保温隔热、清新空气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第四,可以建立屋顶休闲区。屋顶休闲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交谈的场所,屋顶具有良好的视野、充足的阳光等天然优势,屋面使用防腐材料,设置座椅等基础设施,便可以使居民获得舒适、温馨的露天休闲场所。
  3、中心绿地设计
  住宅建筑大多数为围合式布局,因此,中间位置会存在相当大面积的中心区域,中心区域可以建设绿地,以满足住宅建筑的绿化需求。中心绿地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注重提高中心绿地的观赏性。中心绿地设计,应当以花卉、灌木等低矮植物作为绿地的主体,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景观小品,以提高中心绿地的观赏性。同时在中心绿地中设置景观步道,以对中心绿地进行划分,满足居民行走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趣味性,借助外廊螺旋式设计,将中心绿地有机融合在住宅建筑整体之中,确保住宅建筑设计的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做好对标准层、屋顶、中心绿地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性交往、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的场所,从而为提高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感受到住宅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才能提高居民对住宅建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林姿彤.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设计,2019(04):96-97.
  [2]刘佳林.浅析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8(21):161+199.
  [3]赵远.城市文化在住宅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J].工业设计,2018(09):96-97.
  [4]詹孛迪.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01.
  作者简介:
  孙夏,山东高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其他文献
理性化的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制度既是满足贪婪人性的工具,也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诱因.而基督教的传统上帝观、源自基督教的理性与进步信念、中世纪天主教教产经营模式与宗教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开始广泛应用到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这样能够实现建筑物经济效益跟生态效益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整合跟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应用  我国可持续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新兴了许多建筑理论,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这些理论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生产力的变化。社会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形式就是信息资源,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使社会效率大幅度调高,智能建筑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建筑业在节能、节电、节水、节材、节地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使得绿色建筑得到了发展。无论是智能建筑还是绿色建筑,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人类智慧的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开始逐渐完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街道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有效推进乡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为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应扩大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并预期两岸统一后,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
2016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关键之年,国家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列改革文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下,相关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尤为迅速,有关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是过于注重档案的收藏,同时更为强调档案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