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的动力稳定性能分析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El-centro地震波对该类结构进行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考察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研究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失稳特点。选取了几种几何尺寸不同的单层柱面网壳,分析了矢跨比和长跨比对单层柱面网壳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运用已知的断裂边界条件、区内震源机制解、小震应力降和环境应力场等资料作为基本数据 ,建立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 ,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华南地区的现代地壳构造应力场。初步得到了本区的外力作用方式、断裂活动情况、应力集中状况、区应力场分布状况 ,为划分地震危险区段提供了依据
1999年 9月 2 1日台湾发生 7 6级地震群 ,震时长沙井水位记录到了水震波和水位阶图象。本文分析了水震波及水位阶产生的机理 ,认为 :震时地震应力波作用于含水层 ,使含水层的流体压力及有效应力发生变化 ,周期作用的应力波是井口水位产生震荡变化的原因 ;而有效应力变化导致岩石骨架胀缩及岩石颗粒重排 ,岩石骨架胀缩的不可逆及塑性变形部分和岩石颗粒重排是造成震时水位阶的原因 ,其中 ,岩石骨架压
应用Java2平台,开发了一个基于TCP/IP的串口处理模块(GDSPP),GDSPP通过网络可以控制数采和传输地震波形数据。GDSPP已经应用于首都圈、广东和新疆。
根据新丰江地震台记录的 2 0 0 1年 2月 6日新丰江小震群数字化资料 ,分析计算了该震群的S波分裂的偏振参数。在与新丰江地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构造、介质特性对比后 ,认为本文所得的S波偏振方向 (NW6 0°)与该区实际的活动断裂分布和主压应力轴方向 (NW6 0°)基本相同。作为该区地壳微裂隙的NW优势取向 ,是应力场作用下裂隙定向排列的结果。因此 ,S波偏振方向可作为研究介质各向异性和区
利用福建地壳形变GPS基准台选台过程中,在5个站址上得到的24h连续观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各站址背景噪声信噪比,认为福州(农林大学)、南平、泉州、龙岩适宜建站,并提出背景噪声信噪比计算结果可用于评价仪器性能和站址安静程度、反映台网的监控能力,为观测台网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澳岛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而论述了1918年南澳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