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浅析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y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写入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结合课程本身特点,可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三方面浅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介绍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必然性;其次,阐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最后,帮助大学身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毛泽东思想育种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育途径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 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 “概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而设置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完整把握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自该课程设置以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部分,一直被编写在第十章第二节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该章节应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现阶段国情特征的反映。教材明确指出了,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中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首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在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上看,社会的精神风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仍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这些言行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相辅相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为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思想指导。这些理论观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这个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道德基础的地位,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增强党的先进性,都不能没有这个基础和支柱。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一个民族要振兴、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发展经济,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个精神支柱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教材在介绍“八荣八耻”时,所用篇幅很有限,教学中,应详细阐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要以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我们应当“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人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创造我们事业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国家的主人,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因而,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标准和尺度;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良好风尚。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与迷信的关系。21世纪是科学获得空前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弘扬科学精神,这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团结互助”既有爱国主义的价值内容,又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有序、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的基本条件。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做人之根、立国之本、为民之基,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遵纪守法是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环境,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勤俭与奢侈的关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实质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与享乐的关系。辛勤劳动、艰苦奋斗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在当代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振兴中华的必然要求,又反映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把握其内涵:一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二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突出体现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涵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三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途径
   “八荣八耻”看似简单,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却并不容易,正所谓“知易行难”,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材在最后较详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后指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人人自觉参与、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
   首先,要加强各级干部的“官德”建设,发挥干部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上的带头示范作用。特别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言行有规范、荣辱有界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在生产中当劳动模范,在生活中做道德榜样,在领导岗位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不忘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真正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能形成好的党风政风,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其次,要把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群体。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和谐社会的未来主人。要把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进教材、进课堂,同时寓教于乐、寓教于课余生活,使广大青少年从小知道什么是荣誉、怎样正确争取荣誉,什么是耻辱、怎样正确对待耻辱,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再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法规约束结合起来。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树立起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强化法规约束和管理力度。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融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具体政策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中,使干部群众牢记政策这个“生命线”、制度这个“保障线”、纪律这个“警戒线”、法律这个“高压线”,才能真正引导人们去做荣誉之事,不做耻辱之事,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不仅只靠党和国家的广泛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还要靠我们每一个人严于律己,积极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理论知识,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职场上按职业道德办事,在家庭生活中用家庭美德规范自身行为,主动培养自我良好的品德。用实际行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动的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我们作为一位公民,作为当代大学生义,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2]乔芳菲.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5)
  [3]窦文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N].大同日报.2008年9月30日,第002版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有创血压监测在临床工作中的效果与护理对策。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危重患者尤其是休克患者血压的真实变化,正确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我国,经济法是用来调节市场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些经济关系中,不同的法律规范拥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作用,经济法中包含着所有的
摘要: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 技术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