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河南金象快客运输有限公司的成立,中原客运业激烈竞争的到来也许还要迟些时候。“金象”旋风打破了河南客运市场的沉闷,掀起了层层波澜,郑州交运集团所擎举的“陆地航空”品牌大旗,已成为中原公路客运的一面镜子。
重压之下,必有品牌快客
“公路客运业是个微利行业,提出服务高标准,其实全是为了公铁竞争!河南人对公铁竞争尤其敏感,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郑州有好多公路运输线路和铁路平行,你以什么取胜?铁路票价更低,同时服务也正在提升。‘铁老大’在一些过去根本看不上的线路上也已经积极插手了。从郑州到开封、洛阳等地的短途旅游专列不都开通了么。同样,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你凭什么去应对?也只能通过服务提高效益、增加实力。”郑州交运集团客运十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何玉书操劳客运25年,忍不住对记者发此感慨。
1997年,何玉书从原郑州客运公司大巴车队的10台大巴车起步,逐步发展公车公营。如今,他手中掌握的44台豪华大巴,6台中巴在郑州交运集团客运总公司300多台公车中,规模不算大,但以经营方式单一、全部实行公车公营为特色。2005年实现营收5500万元,利润590多万,均居集团首位。
“原来计划经济时代都是公车公营,后来改成单车承包,后来相继出现挂靠车、融资车。市场经济改革之后,融资车占了主导地位。现在我们又转回来,开展公车公营。形式上看,都是公车公营,但是现在的车辆档次、经营环境、服务理念和质量要求等和原来相比已经大大提升了。一部豪华大巴车便宜的也要100多万,贵的有200万、300多万,而且都是高速公路作业。如今发展公车公营,必须提升服务档次。”
何玉书继而介绍:“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先从沿海的广东等省份发展起来的,山东等省都比河南起步早,我们是学习人家的经验。品牌和服务是这两年才提出来的。所谓安全是生命,服务是灵魂。大巴车队刚组建时我们提的服务要求很低,只是要让旅客真正有做上帝的感觉,有温馨的感觉。后来感觉到要求还是太低,硬件方面花钱就能买到,但关键是抓服务。因而提出‘陆地航空’的概念,它代表的是高质量的服务。”
他指出,人们接受新事物有个过程。大巴车队刚组建的时候,普通车辆运价为0.10元/公里~0.12元/公里,而大巴车由于车辆配置、服务档次等成本大大增加,运价达到0.20元/公里。很多人望而却步。人们都不接受多花一倍的钱到达目的地。
“可是后来,很多到沿海出差的人坐过豪华大巴车,他们来到这里发现这里也有那种豪华车。坐过这种车的人心里有个标准,肯定会对比郑州的车。就在这种压力下,我们的服务水平才逐步提升。”
何玉书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安全、快捷、途中的各项服务等一定能反映在上座率上。2002年开始,豪华大巴的上座率慢慢从30%增长40%、50%、60%,热线上最高能达到70%。人们逐渐接受了豪华大巴的票价和服务。
何玉书对此表示比较满意。同时强调,质量相同比价格,价格相同比服务。所以有一类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的说法。他说,诸如茅台酒、米其林轮胎等这些品牌为什么能走遍世界,并为世界所接受?他靠的就是品牌扩张。不管是哪条线路,必须保证服务标准和水平。开辟的新线路一般都有个培育过程,只有很少一部分线路一上马效益就很好。而人部分是经过一到两年,短短的要几个月时间才有经济效益。即使某一条线路的经营效益不好,顶多是停发,也不会对我的品牌造成任何影响。
公车公营,必需“陆地航空”
2002年8月8日,由河南省全省18家专业运输公司各自拿出精品线路共同组建河南金象快客运输有限公司。自那以后,以“金象”为标志的“河南快客”公营豪华大巴,已成为河南省客运业优质服务品牌的象征。
“河南快客”实行公车公营,意欲共同把高速公路快运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并提出三年内控制省内80%~90%的高速客运巿场的目标。在加强各成员单位横向联合,优化全省道路运输整体结构,提升整体经营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这18家专业运输公司都未曾投资金象快客。换句话说,金象快客是个松散型的、以经营方式和“陆地航空”服务为纽带形成的品牌公司,而并不以资本为纽带。“河南快客”所有的车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统一结算方式。
何玉书回忆,“当时大家—致提出要提供品牌服务,要求也很多,后来主要由郑州交运精心提炼了‘击地航空’品牌。借助它,河南快客风云呼啸。”
陆地航空,顾名思义是指乘坐河南快客高速豪华大巴能体验到航空般的享受,它引入航空的理念来诠释陆地运输的高档次和高品位。
直到2005年9月28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给郑州交运客运总公司发来《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正式受理了“陆地航空”的商标。至此,中原公路客运市场首屈一指的服务品牌诞生。
据称,2005年12月中旬,客运总公司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了“陆地航空”业务知识、服务理念的系统培训,重点学习了航空的服务礼仪、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使“陆地航空”的驾乘人员在服务理念和实际操作水平明显提升。
“陆地航空”作为中原地区惟一一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客运服务品牌,自2005年“十一”黄金周亮相以来,因其代表了中原地区公路客运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形象,受到了业界和旅客的普遍好评。
2006年春运期间,700余台“陆地航空”河南快客品牌车辆继续出新招:所有参运车辆正班正点率达到99%以上;逢客流高峰,旅客随满随走,不受发车时间的限制,发生意外滞留等突发情况时,两个小时左右可把全部旅客发送完;所通班线只要有旅客,“陆地航空”就有车,保证旅客不过夜。
客运营销,品牌带来效益
何玉书领导下的客运十公司有精品车、精品线、“陆地航空”服务,是郑州市唯一一家省公安厅“安全工作源头化管理示范单位”,也是郑州市客运业公车公营的发源地。但何玉书表示,向公车公营转型是正确的,但我不赞同公车公营一统天下。公车公营只能在热线上开展,在整个市场上,应该只占很小一部分,因为有很多线路并不是特别适合公车公营。仅“途中不上人”这一条,就会使有些线路面临无法经营的境地。比如郑州-一长垣线路试营公车公营就没成功。
何玉书感叹,对很多像郑州交运这样的老客运企业来说,大力投资客运是需要勇气和策略的,因为他们习惯于“吃饭全靠汽车站”。可是,“现代 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通过品牌来扩张,没有品牌就没法生存。”
记者看到2004年郑州交运的年度总结报告,其中要求:打造“陆地航空”形象,适时申请专利品牌,提高服务水平和知名度,增加河南快客优质服务含金量,努力在全国树立“陆地航空”服务典范。
在郑州交运客运总公司总经理韩连忠的眼里,品牌建设也相当重要。他认为,当前运输集团之间已经不再是车与车之间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只要舍得花钱,豪华客车都可以买到,但是服务和制度不只是钱可以解决的。韩连忠说,承诺是银,践诺是金,这就是诚信。企业发展的理念要靠营销手段,在客运企业当前同质化的阶段,客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从甲地到乙地的运输,而存在服务品牌和经营理念上的区别。
2005年9月1日,郑州交运正式开通“郑-少-洛”精品路线,将郑州、洛阳、登封这个“旅游金三角”快捷地连接起来。精品线路的开通,表明郑州交运正全力打造“陆地航空”品牌,并力争使品牌在全国叫响。为打造郑少洛精品线,8辆价值260多万元的豪华客车奔驰凯斯鲍尔开进了登封客运公司。

何玉书表示,提高并延伸服务也是为在铁路、航空、公路三家竞争的局面中成功突围。“郑州交运的客运潜力还不小。按老客运的做法,大巴车要在两地间有来有往,形成对开。但是现实中,很多郑州周边县市的车辆云集郑州,而郑州交运的车辆很少开过去。如果都能实现对开,就能形成集团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编辑/熊燕舞)
“金象”诞生
2002年8月8日,河南省18家专业运输公司开始组建河南高速客运的“航空母舰”,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精品线路,宣告河南金象快客运输有限公司成立。
据说,很久以前,中原地区遍布森林,群象出没。大象温顺有力、诚实守信,是中原人崇尚的一种吉祥动物。公路客运老总们选择大象作为重组后的企业标志,把所有参营车辆喷为紫罗兰色,“金象”卡通成为注册商标。“金象”在大家的呵护下逐步成长。
何谓“陆地航空”?
顾名思义,就是指乘坐河南快客高速豪华大巴,能够体验航空般的享受。它引入航空的理念来诠释陆地运输的高档次和高品位。包括:对乘客进行途中配餐,在车上提供急救药品,向乘客免费赠送报纸,乘务员实行中英文双语服务等。
2005年12月中旬,客运总公司就有计划和部署地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了“陆地航空”业务知识、服务理念的系统培训,重点学习了航空的服务礼仪、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使“陆地航空”的驾乘人员在服务理念和实际操作上明显提升。
据称,郑州交运集团客运总公司与南方航空公司建立“空姐”与“路姐”沟通培训机制,定期请“空姐”对大巴乘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培训,把“航空式服务”引入到公路客运上。
重压之下,必有品牌快客
“公路客运业是个微利行业,提出服务高标准,其实全是为了公铁竞争!河南人对公铁竞争尤其敏感,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郑州有好多公路运输线路和铁路平行,你以什么取胜?铁路票价更低,同时服务也正在提升。‘铁老大’在一些过去根本看不上的线路上也已经积极插手了。从郑州到开封、洛阳等地的短途旅游专列不都开通了么。同样,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你凭什么去应对?也只能通过服务提高效益、增加实力。”郑州交运集团客运十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何玉书操劳客运25年,忍不住对记者发此感慨。
1997年,何玉书从原郑州客运公司大巴车队的10台大巴车起步,逐步发展公车公营。如今,他手中掌握的44台豪华大巴,6台中巴在郑州交运集团客运总公司300多台公车中,规模不算大,但以经营方式单一、全部实行公车公营为特色。2005年实现营收5500万元,利润590多万,均居集团首位。
“原来计划经济时代都是公车公营,后来改成单车承包,后来相继出现挂靠车、融资车。市场经济改革之后,融资车占了主导地位。现在我们又转回来,开展公车公营。形式上看,都是公车公营,但是现在的车辆档次、经营环境、服务理念和质量要求等和原来相比已经大大提升了。一部豪华大巴车便宜的也要100多万,贵的有200万、300多万,而且都是高速公路作业。如今发展公车公营,必须提升服务档次。”
何玉书继而介绍:“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先从沿海的广东等省份发展起来的,山东等省都比河南起步早,我们是学习人家的经验。品牌和服务是这两年才提出来的。所谓安全是生命,服务是灵魂。大巴车队刚组建时我们提的服务要求很低,只是要让旅客真正有做上帝的感觉,有温馨的感觉。后来感觉到要求还是太低,硬件方面花钱就能买到,但关键是抓服务。因而提出‘陆地航空’的概念,它代表的是高质量的服务。”
他指出,人们接受新事物有个过程。大巴车队刚组建的时候,普通车辆运价为0.10元/公里~0.12元/公里,而大巴车由于车辆配置、服务档次等成本大大增加,运价达到0.20元/公里。很多人望而却步。人们都不接受多花一倍的钱到达目的地。
“可是后来,很多到沿海出差的人坐过豪华大巴车,他们来到这里发现这里也有那种豪华车。坐过这种车的人心里有个标准,肯定会对比郑州的车。就在这种压力下,我们的服务水平才逐步提升。”
何玉书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安全、快捷、途中的各项服务等一定能反映在上座率上。2002年开始,豪华大巴的上座率慢慢从30%增长40%、50%、60%,热线上最高能达到70%。人们逐渐接受了豪华大巴的票价和服务。
何玉书对此表示比较满意。同时强调,质量相同比价格,价格相同比服务。所以有一类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的说法。他说,诸如茅台酒、米其林轮胎等这些品牌为什么能走遍世界,并为世界所接受?他靠的就是品牌扩张。不管是哪条线路,必须保证服务标准和水平。开辟的新线路一般都有个培育过程,只有很少一部分线路一上马效益就很好。而人部分是经过一到两年,短短的要几个月时间才有经济效益。即使某一条线路的经营效益不好,顶多是停发,也不会对我的品牌造成任何影响。
公车公营,必需“陆地航空”
2002年8月8日,由河南省全省18家专业运输公司各自拿出精品线路共同组建河南金象快客运输有限公司。自那以后,以“金象”为标志的“河南快客”公营豪华大巴,已成为河南省客运业优质服务品牌的象征。
“河南快客”实行公车公营,意欲共同把高速公路快运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并提出三年内控制省内80%~90%的高速客运巿场的目标。在加强各成员单位横向联合,优化全省道路运输整体结构,提升整体经营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这18家专业运输公司都未曾投资金象快客。换句话说,金象快客是个松散型的、以经营方式和“陆地航空”服务为纽带形成的品牌公司,而并不以资本为纽带。“河南快客”所有的车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统一结算方式。
何玉书回忆,“当时大家—致提出要提供品牌服务,要求也很多,后来主要由郑州交运精心提炼了‘击地航空’品牌。借助它,河南快客风云呼啸。”
陆地航空,顾名思义是指乘坐河南快客高速豪华大巴能体验到航空般的享受,它引入航空的理念来诠释陆地运输的高档次和高品位。
直到2005年9月28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给郑州交运客运总公司发来《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正式受理了“陆地航空”的商标。至此,中原公路客运市场首屈一指的服务品牌诞生。
据称,2005年12月中旬,客运总公司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了“陆地航空”业务知识、服务理念的系统培训,重点学习了航空的服务礼仪、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使“陆地航空”的驾乘人员在服务理念和实际操作水平明显提升。
“陆地航空”作为中原地区惟一一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客运服务品牌,自2005年“十一”黄金周亮相以来,因其代表了中原地区公路客运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形象,受到了业界和旅客的普遍好评。
2006年春运期间,700余台“陆地航空”河南快客品牌车辆继续出新招:所有参运车辆正班正点率达到99%以上;逢客流高峰,旅客随满随走,不受发车时间的限制,发生意外滞留等突发情况时,两个小时左右可把全部旅客发送完;所通班线只要有旅客,“陆地航空”就有车,保证旅客不过夜。
客运营销,品牌带来效益
何玉书领导下的客运十公司有精品车、精品线、“陆地航空”服务,是郑州市唯一一家省公安厅“安全工作源头化管理示范单位”,也是郑州市客运业公车公营的发源地。但何玉书表示,向公车公营转型是正确的,但我不赞同公车公营一统天下。公车公营只能在热线上开展,在整个市场上,应该只占很小一部分,因为有很多线路并不是特别适合公车公营。仅“途中不上人”这一条,就会使有些线路面临无法经营的境地。比如郑州-一长垣线路试营公车公营就没成功。
何玉书感叹,对很多像郑州交运这样的老客运企业来说,大力投资客运是需要勇气和策略的,因为他们习惯于“吃饭全靠汽车站”。可是,“现代 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通过品牌来扩张,没有品牌就没法生存。”
记者看到2004年郑州交运的年度总结报告,其中要求:打造“陆地航空”形象,适时申请专利品牌,提高服务水平和知名度,增加河南快客优质服务含金量,努力在全国树立“陆地航空”服务典范。
在郑州交运客运总公司总经理韩连忠的眼里,品牌建设也相当重要。他认为,当前运输集团之间已经不再是车与车之间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只要舍得花钱,豪华客车都可以买到,但是服务和制度不只是钱可以解决的。韩连忠说,承诺是银,践诺是金,这就是诚信。企业发展的理念要靠营销手段,在客运企业当前同质化的阶段,客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从甲地到乙地的运输,而存在服务品牌和经营理念上的区别。
2005年9月1日,郑州交运正式开通“郑-少-洛”精品路线,将郑州、洛阳、登封这个“旅游金三角”快捷地连接起来。精品线路的开通,表明郑州交运正全力打造“陆地航空”品牌,并力争使品牌在全国叫响。为打造郑少洛精品线,8辆价值260多万元的豪华客车奔驰凯斯鲍尔开进了登封客运公司。

何玉书表示,提高并延伸服务也是为在铁路、航空、公路三家竞争的局面中成功突围。“郑州交运的客运潜力还不小。按老客运的做法,大巴车要在两地间有来有往,形成对开。但是现实中,很多郑州周边县市的车辆云集郑州,而郑州交运的车辆很少开过去。如果都能实现对开,就能形成集团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编辑/熊燕舞)
“金象”诞生
2002年8月8日,河南省18家专业运输公司开始组建河南高速客运的“航空母舰”,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精品线路,宣告河南金象快客运输有限公司成立。
据说,很久以前,中原地区遍布森林,群象出没。大象温顺有力、诚实守信,是中原人崇尚的一种吉祥动物。公路客运老总们选择大象作为重组后的企业标志,把所有参营车辆喷为紫罗兰色,“金象”卡通成为注册商标。“金象”在大家的呵护下逐步成长。
何谓“陆地航空”?
顾名思义,就是指乘坐河南快客高速豪华大巴,能够体验航空般的享受。它引入航空的理念来诠释陆地运输的高档次和高品位。包括:对乘客进行途中配餐,在车上提供急救药品,向乘客免费赠送报纸,乘务员实行中英文双语服务等。
2005年12月中旬,客运总公司就有计划和部署地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了“陆地航空”业务知识、服务理念的系统培训,重点学习了航空的服务礼仪、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使“陆地航空”的驾乘人员在服务理念和实际操作上明显提升。
据称,郑州交运集团客运总公司与南方航空公司建立“空姐”与“路姐”沟通培训机制,定期请“空姐”对大巴乘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培训,把“航空式服务”引入到公路客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