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60创伤治疗的新方法
【机 构】
:
,
【出 处】
:
国际护理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3年22期
其他文献
过去10年间的许多研究提出了2个问题,预测CD34+细胞采量的病人化疗动员后在全血细胞减少的恢复期、白细胞量佳单采时间的选择,采集前的预测因素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采用当天上周血CD34+细胞含量(pCD34DH)、采集前一天外周血CD34+细胞/μL(pCD34Day-1)、外周血纯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开始化疗的天数.在本项研究中,病人化疗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动员后,作者比较了这
1 介绍 针对外来抗原体液免疫反应的启动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学行为,涉及众多细胞类型及其分泌产物.反应发生于当抗原如细胞表面糖蛋白首次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作用时.APC通常是MHC-2+的巨嗜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某些情况下是B细胞.抗原肽转载至Ⅱ类分子,装运至APC胞膜重新表达并递呈至抗原特异Th细胞.当MHC-肽复合体以足够的亲和力为CD4+Th 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特异信号1启动并激
前言 与其它的血液制品相比,浓缩血小板是相当昂贵的,这是因为血小板较难获得、有严格的保存要求、保存期短及使用单位数量往往很大.同时,血小板也有很大的临床缺点.血小板输注与大多数输血反应相关,许多患者由于血型不相合或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等原因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很多研究都与血小板输注指标、以血小板计数为输注之阈值以及如何鉴定和描述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有关,然而实际使用剂量的研究较少。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所面临的挑战我国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人口数量仍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更是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4%.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创伤,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的准确报道,预计每年为90万~ 100万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的合理治疗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具有
1 凝血的初始阶段 在实验室认识经典的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已经有多年了,在正常的止血过程中,血管内的外源性凝血(组织因子)路径被认为在启动血液凝固中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