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技术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通过20例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对术中出血量进行评估,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并行术后随访. 结果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术可使术中患者减少出血量500~1 500 ml,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术是一种预防骨盆及骶尾部手术中出血、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完善超声对胆管癌TNM分期的诊断研究.方法观察73例胆管癌患者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并根据胆管肿瘤部位将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分为四个区域.结果超声显示淋巴结肿大31例,转移23例,炎症6例;诊断敏感性71.8%,特异性80.4%,诊断正确率76.7%.转移淋巴结多边缘不清晰(65.2%),炎症淋巴结边缘多清晰(83.0%),在大小、回声、形态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为诊断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良好
目的了解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鞘内(IT)吗啡对脊髓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组Ⅰ);术前30min IT 0.9%氯化钠20μl组(组Ⅱ,对照组);术后30min IT吗啡5μg组(组Ⅲ,术后吗啡治疗组)和术前30min IT吗啡5μg组(组Ⅳ,术前吗啡治疗组).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
目的检测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和20例滤泡状腺瘤(follicular adenoma, FA),计算MVD,分析临床资料,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FTC组MVD为(228±91)个,FA组MVD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