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没有升级也没有降级,只有“负担得起”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5年间,宜家是受数字化冲击极大的公司,尤其在中国市场。自1940年代确立“蓝盒子”模式以来,这家北欧公司除此之外的很多第一步都是在过去5年内—准确说是2年内迈出的:开通网上商城、进驻天猫、在城市中心开设小型店面……在承受消费观念和销售渠道的双重波动过程中,宜家重新确认了它的价值观:只有负担得起的东西才能穿越周期。
  Y:你5年前来到中国市场,眼下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和你刚刚来到中国时看到的有何不同?
  K:5年前,我从波兰来到这里的时间是8月15日。突然之间,人们开始跟我说你必须要有一个微信。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在用微信了,但它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国外也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应用程序。但是今天,全球的人都知道它了,而它也成了中国零售商业的基础设施之一。而且当时很多公司都还在谈线上或线下。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寻求线上线下的融合。
  从消费者角度说,人们辛勤工作,然后也积极寻求更多的东西消费。除了量的变化,人们花钱的方式也改变了,他们开始寻找更多的“性价比”产品,这意味着谈到“用户愿意在产品上花多少钱”时,他们考虑的是从同样的数量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更好的质量。我认为这是当今消费的基础。
  Y:宜家在过去5年中做了哪些重大改变?
  K:2年前,我们开始了一项重大转型。转型最初是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中国市场参与了这项转型,并且发布了立足中国市场的“未来 战略”。
  这项计划与数字化、可触达性以及更多的家居装饰专业知识交付等相关。在可触达性和数字化方面,我们进入了更多渠道。在上海,我们开设了一家以前从未有过的小型商店。最近有一家在静安开业。开始做这种小型的城市店之前,我们还在天猫开了线上商城,并且同步推出了宜家官方购物App。
  Y:数字化工具如何改变了消费者?
  K:在数字化方面,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从一个线下市场一跃跳到了移动互联网市场。同一时间,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重点还是PC互联网。对消费者来说,不管他们进入的是哪个渠道,他们希望在每个渠道获得的体验是相同的。
  在数字化方面,我们已经投入了一年半时间,在中国建立了数字中心。中国市场是全球其他地区的消费引擎。因此,我们在这里工作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其他市场开辟道路。微信是我们的第一个线上触点,这是我们可以与大多数已经建立了品牌情感的人维持联系的方式。可以看到,最忠实的客户还是忠实的。此外,我们也通过抖音等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与消费者沟通,他们是消费的未来。我们发现这部分人践行的其实是“懒惰是新的聪明”的价值观,希望“少花钱多办事”,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但只用付出较少的努力就可以实现。
  Y:中国的年轻一代和西方同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有何不同?
  K:中国的消费者,无论年轻人还是其他世代,都更加数字化。在中国,人们在思考社会及社区附近发生的事情时会持续投入地关注,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会开始希望和互联网保持距离。这是我在这个阶段看到的不同。
  从家庭角度看,中国人同其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梦想有自己的房子,希望有一个独特的家可以炫耀。虽然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梦想,但他们持续地希望获得有关家庭生活的灵感。疫情暴发后的这段时间里,家庭的意义也得到加强。
  Y:很多消费品牌都在倡导“生活方式”,概念在消费中扮演什么角色?
  K:概念是有目的的。成功的公司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公司。我们的理念是为许多人创造更好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我们出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或家居装饰解决方案,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即实现美好家园的梦想。
  在中国市场,我们也在努力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梦想,以及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支持,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激发灵感。这些都与概念有关。如果这种概念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就更好了。比如宜家倡导的“斯堪的纳维亚式生活”,它不是一种虚构,而是来自真实的斯堪的纳维亚。但概念的销售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你还是要积极倾听客户、获取反馈,为市场带来当地所需的东西。
  Y:过去5年流行过很多关键词,消费升级、消费降级……哪些被证实是对的?哪些被证伪了?
  K:唯一被证实的消费概念是“可负担的”(affordable)。我们看到人们总是在寻求新东西,同时,他们也在寻找用更好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质量或体验。这是因为,当商品过剩,消费者就会对如何挑选更加谨慎。负担得起不等于便宜。虽然新冠疫情会让消费者在花钱时变得更谨慎,但“负担得起”不是经济不好的时候才被消费者重新捡起来、经济好了就被消费者扔到一边的东西。相反,负担得起才是可持续的。
  Y:观念不断变化,用户的忠诚度因此消失了吗?
  K:那要看品牌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只关注快速购物、快速消費,或者只关注价格。
  Y:这种波动性是否只是消费主义的特定阶段?
  K:我认为中国消费者的基因里是喜欢寻找新东西的,而不是因为中国市场还不成熟,也不会只是个短期现象。如果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这里总是在发明一些新东西,五千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这也是这里那么有创业精神的原因。
  Y:零售商要如何应对这种快速波动的市场?
  K:敏捷而灵活。听、读,然后做出反应,这是当今每项业务的基础。反应要非常快。所以,当我们开设上海静安城市店(注: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家市中心店)时,我们会根据消费者需求更加频繁地更新商品。
  Y:在这种适应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
  K: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确保有一个长期的、清晰的品牌承诺。虽然我们提出了更加数字化的“未来 ”战略,但我们总的承诺是不变的,我们仍然服务于大众,而非小众。所以我们在尝试新店型、进驻线上渠道的同时,仍然会继续开大型店面。大众是我们的根基。
其他文献
2020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蔓延打乱了惯常生活的一切。从商业角度来看,上半年,包含零售、餐饮、娱乐的大量线下消费场所一度为配合防疫而关闭,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品牌,许多计划都被迫改变。下半年,生活虽然陆续重启,但疫情及其附加影响仍未过去。同时,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尤其是在供应链方面。这无疑会对许多品牌造成深远打击,进而在当下或未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在这样跌宕
“国潮进来了解一下!”  如果放在2019年,李宁的营业员肯定不会如此对路过的消费者直接吆喝。靠着纽约时装周上的吸睛表现,李宁用复古设计和街头文化元素奠定了其“国潮化”的改革理念,以及“中国李宁”的独立子品牌策略。这个创立近30年的老品牌靠重新诠释经典得以翻新,“国潮”本身在当时就是流量的保证。  但到了2020年春天,中国的消费市场因新冠疫情影响受到重创,原本旺盛的需求被不可抗力持续压抑。最严重
“国潮进来了解一下!”  如果放在2019年,李宁的营业员肯定不会如此对路过的消费者直接吆喝。靠着纽约时装周上的吸睛表现,李宁用复古设计和街头文化元素奠定了其“国潮化”的改革理念,以及“中国李宁”的独立子品牌策略。这个创立近30年的老品牌靠重新诠释经典得以翻新,“国潮”本身在当时就是流量的保证。  但到了2020年春天,中国的消费市场因新冠疫情影响受到重创,原本旺盛的需求被不可抗力持续压抑。最严重
在今夏的热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获得极高人气的张雨琦,同期也被邀请成为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的品牌大使。  今年9月,外界开始注意到,被冠以“网红”标签的无糖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将公司官网、公众号和电商旗舰店logo中的“気”,默默改回了简体中文的“气”。同时,公司的明星产品苏打气泡水瓶体上的“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监制”字样,也在近期出厂的产品批次中消失了。  对于用4年时间刚刚走出品牌“冷启
这是中国消费市场高速发展的5年。稍稍回望就会发现,许多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习惯其实非常年轻。  2015年春晚,许多人因为抢微信红包才第一次绑定了微信支付,移动支付开始获得更大规模的普及;今天被我们不停摆在话题中心讨论的抖音一年后才出现,短视频爆发更是两年之后的事;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此时还在研发之中;生鲜电商还得等到第二天才能配送,盒马鲜生和每日优鲜次年才开始发力。外卖已经很红火了,但饿了么还是
过去5年,优衣库在数字化营销上做了许多尝试,包括推出了大量跨界联名产品、推出掌上旗舰店、打通线上线下购物体验。这个服装品牌一直把自己定位于科技公司,同时,从将品牌理念变为“LifeWear服适人生”起,它也在生活方式上做了诸多涉猎,例如办展、出杂志、探讨新中产与消费升级。对于时刻把握潮流趋势,优衣库的主张是既可以借助方法,也应当抓住本质。  Y:金字招牌过去见证了许多品牌的起落,能够始终保持第一是
周世杰:非常感谢李锋教授参与此次对话,我知道李老师在2020年出版了专著《发展关键能力,培养数字公民》。关于数字公民,很多专家都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为和物质、能源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生产资源,以信息开发和利用为主的信息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和主要推动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人类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
从一款带有社交属性的健身App起步,Keep用5年时间积累了超过2亿的注册用户,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迈入“独角兽公司”阵营。从专注于建立内容和品牌壁垒,到向吃穿用练消费场景拓展,Keep目前赛道领先优势明显。在Keep产品发展上,可以同时看到消费升级和健康消费这两个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如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只是跑起来,而需要从想动到动起来的整套的运动解决方案,不仅习惯了上自研课程、
4月28日,周一。凌晨5点习惯性醒来,再也睡不着,尽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做过很多次了,脑海中还是不由自主的再次假想每一个步骤——消毒、选择切口、切皮、暴露腹腔、游离组织、解剖肝门、离断胰腺、切除胰头肿瘤……  7点整,简单洗漱完毕,特意挑选一件深红色的上衣。尽管我知道只是心里安慰,但每一次大手术前挑选带红色的衣服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7点20分,背上电脑包,骑上自行车,在阳光明媚和充斥着汽车尾气
译/Jacky Peng 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    这是一篇写给教师及学校领导的文章。它是一个关于播客的简略概括,并介绍了如何创建和收听互联网上的播客。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在校小学生和年轻人组织播客活动的可行性,这些参照了信息技术的国家教学大纲(英国)。文章也讨论了如何将播客用于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文章也提到了播客涉及的版权和许可证问题。文章还列出了一些延伸阅读的资料。本期着重介绍的内容为“了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