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陈种子的危害与挽救措施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害症状 陈种子的危害现象比较普遍,每年都有发生,占玉米播种面积的10%左右。其症状为:玉米出苗后,叶边缘干枯,幼苗瘦弱,发黄,甚至死亡,类似冻害与肥害。
  主要原因 危害的原因是种子丧失了酶的活性。随着陈种年限的增加,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播种后,种子吸水膨胀,在营养物质淀粉的糖化、蛋白质的氨化等的转化上不彻底,不能满足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营养的需要,使玉米出苗后,没有达到离乳期就断奶,幼苗根系又尚未形成吸土壤养分的能力,因此,玉米出苗后逐渐枯黄,甚至死亡。但是,陈玉米种子不影响发芽率,仅影响发芽势,出芽不壮,种根瘦小。
  挽救错施 播前晒种:能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促进种子吸水快,发芽齐,出苗壮。化学药剂浸种:一般用芸苔素、赤霉酸、吲朵乙酸及微肥合剂浸种。可提高种子酶的活性,补充种子营养,促进种子新陈代谢,确保幼苗根系发达,缓解陈种子危害。出苗后喷施叶面肥:在玉米3.5~6叶期,用芸苔素、吲朵乙酸、赤霉酸,加核能肽等叶面肥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东丰县猴石镇农业站)
其他文献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我国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法律先行,应从民办养老服务机
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的最新范式。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构建及运行,直接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科技竞争力。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创新资源流动,是国
明代丛书在总体上得到了迅速发展,数量之多和种类之全都超过了以往时代,其中,《盐邑志林》是特色和价值都很明显的一部。它主要搜辑汇刻海盐一邑的历代文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郡邑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旅游经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明显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科学审视当前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激发乡村旅游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在立法理念、立法原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根本上说并不利于我国陪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