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区域发展中扛起实力派名校的担当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金华市技师学院接连获得三项荣誉——金华市“五一劳动奖状”、金华市“青春战疫”先进集体和浙江技工院校“十大最美校园”。该校从建校至今获得的各项荣誉数不胜数。
  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浙江省中职名校,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对责任的坚守和对实力的提升,是一所实力派名校对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有的担当。
  高技能人才输送担当:打造产业转型升级“主力军”
  “五一劳动奖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与集体。它的份量很重,它的承载很多。这种份量和承载,对于金华市技师学院来说,就是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有两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为社会培养培训的各类技能人才不下20万;毕业生支撑起了金华地区制造业企业技术骨干的半壁江山。这所学校为什么能够担当得起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力军”的重任?他们凭借的是什么?
  只要作一番了解,就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有这份担当,凭的是多年以来锐意改革,大胆进取,始终瞄准产业设置专业;凭的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出校企携手共育学生的系统工程;凭借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学校紧密结合金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专业,确立了机电工程、现代制造、经济贸易、信息艺术四大专业群共18个专业,以支撑金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弥补了产业人才的短板。
  校企合作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为了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这篇大文章,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校企共育人才的“532”工程。“5”是5个共同,即学校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共同实施教学、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评价学生学业;“3”是3方联动,即学校、企业、行业协会通过固定组织和网络办公平台合作联动;“2”是2项合作,即学校和企业进行生产与技术研发两项合作。“532”工程的实施,为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趟出了一条新路。
  由于专业对接产业和“532”工程的实施,一个极具特色的“多元选择、工学交替、分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所学校逐渐形成。“多元选择”的意思是,学生跨入校门后既可以选择专业,也可以在必修与选修课之间进行选择,临毕业还可以选择是走向社会就业,还是继续升学。“工学交替”则是通过到企业跟岗实习、对口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学习的交替进行来实现的。“分级递进”是为了能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职业基础、深化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以谋求学生在一专多能上有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创新与实施,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力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品质社会服务担当:成为企业复工复产“及时雨”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技工院校推向了风口浪尖。技工院校的学生,能不能在企业“招工难、用工难”最困难的当口冲得上去,并在生产一线岗位上“用得上、用得好”,成了摆在每一所技工院校面前的一场大考。金华市技师学院不仅经受住了这场大考,而且考得非常出色,成为浙江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力度最强、贡献最大的技工院校。
  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学校先后有1 300多名学生分赴73家企业顶岗实习,有力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的矛盾。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管称赞该院学生是“及时雨”。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正明。看见在岗位上工作的训练有素的该院学生,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够留下来,成为“未来春光人的骨干”。共青团金华市委为嘉奖这些表现出色的学生,特授予学校金华市“青春战疫”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为这场大考打了满分。
  学校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出色表现,深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他们主动服务社会的长期实践和产教融合的常态机制。为了把产教融合寓于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学校从以“教”促“产”出发,专门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设备维修、产品协作加工等服务。近3年来,参加服务的教师和学生年均5 000余人次,完成校企合作技术开发项目20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9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14项。
  为了把产教融合寓于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学校还从以“产”促“教”出发,除了与参加“532”工程的200多家企业合作之外,还先后与金华电力系统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联手,不断扩大产教融合范围,发掘产教融合深度,拓展社会服务项目。
  产教融合常态机制,更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如虎添翼”。根据高级工、技师的成长规律,学校创新“研修式”新型学徒制模式,开发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课程,校企共建“高技能学徒工作站”,探索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柔性化”管理。尤其是牵头成立了由4所中职学校、4个行业协会、19家企业、2家培训机构等29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金华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了集团化办学的资源优势,加强了产与教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高水平文化传承担当:融入地方特色凝练学校“拓文化”
  技师学院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承载着传承和引领地方文化的使命担当。为此,学校吸收地域文化精髓,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文化为两翼,从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入手,以美丽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推动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
  为营造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通过不懈努力,从白手起家,到三校合并,再到四次收购重组;从山沟老校区,到搬迁市区双溪校区,再到现在的八达校区,学校面积一次次扩大,环境一次次变美,成为省中职“美丽校园”。
  但院长周金?却说,美丽校园建设还“不能仅仅止步于此”,智慧校园和精神文化才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内核。通过多年尤其是近几年的建设,校园网络系统已经覆盖全校所有教学区和生活区。学校管理信息平台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运行良好,信息化建设水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并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学校立足办学历程,融合“上山文化”“八婺文化”“浙学渊藪”三大文脉内蕴,参悟并提炼出独具学校特色的“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拓”文化,并将其渗透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之中。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拓”文化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最终形成了学校的“三风一训”,即“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爱生、乐教、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励志、勤学、善思、笃行”的学风以及“厚德务实、精技尚能”的校训。“拓”文化的创新与浸润,构建并提升了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同时也丰富和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20年5月,学校再度被评为浙江技工院校“十大最美校园”,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继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将地域特色文化精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当下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桐城江淮工业学校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特色校园文化——方苞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并对用校园特色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 方苞文化 核心素养  课题: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特色文化(
摘要: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目录里,可谓是五花八门,言情、武侠、漫画无所不包,特别是网络文学对初中生的影响强大到了极点,凶杀、暴力、艳情之类不健康的内容不断地荼毒着新一代的初中生,这不是我们强调初中生多读课外书的初衷,我们强调初中生多读课外书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笔者认为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应遵循层级阅读、循序渐进;拒绝单一、有读无类;深度阅读、咀英嚼华三大原则。  
摘要:高扬为思维而教的大旗,努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习惯,全面推行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动机;教学管理  以动机与兴趣激发为基础,以启发学生数学积极思维为核心,以教学情景创设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为主要途径,以数学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一个核心: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中以教
摘要: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和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误区;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22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
摘要:本文根据已有的文献参考资料和彭阳县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对彭阳一中高中留守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用EXCEL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留守学生生活单调,学习成绩一般,亲情缺失或空白,缺乏关爱和呵护、理解与帮助;学校教育高中留守学生制度不健全;高中留守学生的主要教育者教师和监护人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十条解决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贫困地区
摘要: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时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淡漠心理、焦虑心理、讨厌心理、挫败心理等。本文对以上各种不良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以达到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问题;反思与对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就要“一是需之切”,“一是乐其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
秋天逼近,想拥有一件红马甲的愿望与日俱增。  那天,再次去服装超市寻觅,我终于发现了一件款式新颖的红马甲,对镜试穿,就像专门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忒合身,我便爽快地去收银台缴款。不料,就在我伸手掏钱包的刹那间,心里凉了半截——匆忙出门,临时换了一件新衬衫。钱包忘在家里了。节骨眼上出了这种差池,我尴尬地将红马甲放回原来的货架上,  30分钟后,当我带足银子,匆匆走下出租车,再次站到那个货架前时,万万没
摘要: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现代英语教学已经不是仅仅限于教师的领读、讲解语法等,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想学。本文探讨的以“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为指导的小学英语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
○安·多尔曼[美]  ○徐新明编译    采用最尖端的技术驱动太阳能系统发电的“零能耗住宅”,不仅能使环境得以充分优化,而且也一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宿愿。  家住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卡特伊夫妇对每月超过200美元的电费支出金,早已习以为常了。这种为高昂电费而烦恼的日子,终于在去年9月份随着自己的一次搬迁而宣告结束。新居室是140平方米的宽敞的现代化住宅,这是政府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片住宅区内,专门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本文从语文课堂提问的“准”、“活”、“精”三个角度出发,从提问要依据教学目标,提问要激发学习动机,提问要启发学生质疑,提问要拓展学生思维四方面对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良策展开论述,力图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