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早就证明,动手写不仅对于诸如写信和写感谢信之类的文章至关重要,而且行云流水的文笔也会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引向优秀。因为,无论学好文科还是理科都离不开动手写这一扎实的基本功。
文科、理科都离不开动手写这一扎实的基本功
当朋友送给你一条手织的围巾时,你或许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表达感谢之情。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惯用的工具。前不久,创立于1946年的著名的波斯特研究所向世人发出忠告:虽然我们置身于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信息传递手段高度发达,但我们仍不能抛弃那些权威的、人们曾经习惯的礼仪法规。无论是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还是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文字和文学的发扬光大和兴盛不衰,依然是人类社会消除愚昧和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是人类文明得以代代流传的基础。毋庸置疑,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动手写”是彼此兼容、相得益彰的,但现代社会提倡的高效率、实用性,都在使人们与自己的“根”渐行渐远,甚至将动手写视为“文物”和“历史遗产”。
手写作品还是富有诱惑力的。比如,在亲手制作好零食后,在外包装瓶上粘贴一张亲笔书写的“商标”,自然会别有一番令人爱不释手的新奇风味。这是任何一种贴着华美印刷标签的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所无法带来的惬意感觉。传递浓厚的感激之情抑或道歉忏悔,必须亲自动笔书写信函时,书信的寓意与电子信件也截然不同。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动手书写代表着一种情感和意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抛开计算机,重返“爬格子”的老路?
回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许多教育界相关人士大声疾呼:计算机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具体体现,而动手写则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他们同时建议,当教孩子们怎样动手写时,还必须让孩子们明白如何用最恰当的文字来完美地表达自己,用什么样的语言最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征等。
美国班达比特大学的克莱阿姆教授,不久前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那些在小学任教师的人其自身的文学水平越高,动手写作的意识越强,给学生动手写的机会越多,则该教师辅导的学生的文学水平普遍更高,其动手写作也相对顺畅,文章也写得更精彩。许多文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无论在写文章还是在做数学题方面,其完成的质量和表现出来的逻辑性都出类拔萃。
自2005年以来,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在SAT(大学入学适应性考试大纲)中,补充了动笔写杂文的科目。多年来,由于忽略了动手写的重要性,学生的作文水平每况愈下。目前,美国高中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呈整体滑坡态势,这是对动手写科目不重视所带来的深刻负面影响。在许多人看来,计算机文字排版和编辑软件的推广应用使动手写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动手写真的没有必要了吗?
动手写真的没有必要吗?
自1904年以来,美国一家名叫布罗萨的公司专门为年轻人掌握写作技巧提供各类服务。在上世纪60~70年代,该公司就向社会各界推销每天进行文学体裁写作45分钟的业务。这一业务到80年代,写作时间被压缩了30分钟,即每天仅用15分钟。据说,这项业务虽然延续到现在,但动笔时间却一再缩短。据该公司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美国小学大多数教师每周只有不足1小时用于动手写作练习。
另外有研究表明,当下全美国热衷于学习动手写技巧的教师还不足12%。可想而知,学生动手写的素质自然更低。东拼西凑、在网络上东下载西下载的浮躁风气已成为积重难返的棘手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这种剽窃的歪风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和焦虑。在一些直接由互联网下载拼凑起来的文章里,原文的错误一直在以讹传讹,竟没有人稍微用心去核对一下。以这样的心态支撑的教育,其脆弱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堪一击。
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面对这样的现象,那些教育相关人员还自以为是或不以为然。实践证明,无论搞什么业务和研究,是否能自如地动手写作已成为业务水平的基本要素和体现。在全美多个学区开展的“动手写应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发起人介绍,“我们专门编辑了《轻松学会动手写》的小读物,在社会各界影响很大。那些在动手写方面用心的学生,其整体学习成绩都有质的飞跃。实际上,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大大提高数学成绩。动手写,虽然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个机械练习的过程,但在潜移默化中却能使有切身体验的孩子受益匪浅,至少能大大提高他们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许多经过动手写训练的学生几乎都能轻松地自学更高年级的内容”。
“若在SAT中加大作文科目的力度,则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提高动手写的水平的自觉意识”,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最高审查官哈顿博士直言不讳道。他同时指出,许多学生如果从小学三年级时能开始注重动手写的训练,则会对其整个中小学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动手写的习惯最好在小学时期就养成。只有未雨绸缪,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业中积极克服出现的问题。
许多人喜欢收集华美靓丽的精装书,但对于重返动手写的时代却感到无所适从。在当今社会,字体是否优美、文笔是否流畅、速记是否标准和快捷等,似乎都是不足挂齿的“小闹腾”。根据克莱阿姆教授的研究,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小学四年级,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写、画和动嘴朗读的能力,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大有裨益。动手写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思考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脱离发言稿的情况下,思维敏捷、对答如流,有助于孩子的大脑更好地发育成长。实际上,文字的书写和文章的结构都离不开苦思冥想和巧妙组合,没有一定表现力的人更需要动手写练习。专家认为,为形成动手写的良好风气,教师应成为动手写的先锋楷模。
教师应成为动手写的先锋楷模
动手写的过程可能枯燥乏味,甚至有时会显得徒劳无功,但其积极影响却非常深远。“若小学生的动手写都能做到又好又快,则可以百分之百地预测,当这些学生升到中学时,各门功课肯定会有质的飞跃和提高”,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的贝贝利教授这样认为。
毋庸置疑,动手写的势头渐微确实令社会各界陷入忧虑和无奈。计算机的“横行”大有舍我其谁之势,但无论其怎样叱咤风云,恐怕也不能成为将动手写打入冷宫的籍口。早在1873年,打字机就已大规模投放市场,但事实上,在打字机问世的二三十年间,动手写不仅没有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学校里一直被那些骨干教师视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尚方宝剑”,并在各校大力引进和普及动手写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各学科的成绩。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人们思考的机会,具备拼写检查功能的个人电脑的问世和普及使人们更加逍遥自在,省掉了许多动手写的“麻烦”,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并非是件好事。
现在,许多人甚至已不会动手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传承史中的一大悲哀。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学遗产恐怕就要变成绝版了。今天包围我们的“恶搞”文化和“败笔”作品不是早就让人们感到不堪入目了吗?时不我待,时代潮流呼唤“动手写”再铸辉煌!
(编译自日本《新闻周刊》,2008.10)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文科、理科都离不开动手写这一扎实的基本功
当朋友送给你一条手织的围巾时,你或许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表达感谢之情。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惯用的工具。前不久,创立于1946年的著名的波斯特研究所向世人发出忠告:虽然我们置身于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信息传递手段高度发达,但我们仍不能抛弃那些权威的、人们曾经习惯的礼仪法规。无论是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还是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文字和文学的发扬光大和兴盛不衰,依然是人类社会消除愚昧和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是人类文明得以代代流传的基础。毋庸置疑,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动手写”是彼此兼容、相得益彰的,但现代社会提倡的高效率、实用性,都在使人们与自己的“根”渐行渐远,甚至将动手写视为“文物”和“历史遗产”。
手写作品还是富有诱惑力的。比如,在亲手制作好零食后,在外包装瓶上粘贴一张亲笔书写的“商标”,自然会别有一番令人爱不释手的新奇风味。这是任何一种贴着华美印刷标签的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所无法带来的惬意感觉。传递浓厚的感激之情抑或道歉忏悔,必须亲自动笔书写信函时,书信的寓意与电子信件也截然不同。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动手书写代表着一种情感和意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抛开计算机,重返“爬格子”的老路?
回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许多教育界相关人士大声疾呼:计算机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具体体现,而动手写则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他们同时建议,当教孩子们怎样动手写时,还必须让孩子们明白如何用最恰当的文字来完美地表达自己,用什么样的语言最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征等。
美国班达比特大学的克莱阿姆教授,不久前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那些在小学任教师的人其自身的文学水平越高,动手写作的意识越强,给学生动手写的机会越多,则该教师辅导的学生的文学水平普遍更高,其动手写作也相对顺畅,文章也写得更精彩。许多文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无论在写文章还是在做数学题方面,其完成的质量和表现出来的逻辑性都出类拔萃。
自2005年以来,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在SAT(大学入学适应性考试大纲)中,补充了动笔写杂文的科目。多年来,由于忽略了动手写的重要性,学生的作文水平每况愈下。目前,美国高中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呈整体滑坡态势,这是对动手写科目不重视所带来的深刻负面影响。在许多人看来,计算机文字排版和编辑软件的推广应用使动手写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动手写真的没有必要了吗?
动手写真的没有必要吗?
自1904年以来,美国一家名叫布罗萨的公司专门为年轻人掌握写作技巧提供各类服务。在上世纪60~70年代,该公司就向社会各界推销每天进行文学体裁写作45分钟的业务。这一业务到80年代,写作时间被压缩了30分钟,即每天仅用15分钟。据说,这项业务虽然延续到现在,但动笔时间却一再缩短。据该公司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美国小学大多数教师每周只有不足1小时用于动手写作练习。
另外有研究表明,当下全美国热衷于学习动手写技巧的教师还不足12%。可想而知,学生动手写的素质自然更低。东拼西凑、在网络上东下载西下载的浮躁风气已成为积重难返的棘手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这种剽窃的歪风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和焦虑。在一些直接由互联网下载拼凑起来的文章里,原文的错误一直在以讹传讹,竟没有人稍微用心去核对一下。以这样的心态支撑的教育,其脆弱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堪一击。
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面对这样的现象,那些教育相关人员还自以为是或不以为然。实践证明,无论搞什么业务和研究,是否能自如地动手写作已成为业务水平的基本要素和体现。在全美多个学区开展的“动手写应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发起人介绍,“我们专门编辑了《轻松学会动手写》的小读物,在社会各界影响很大。那些在动手写方面用心的学生,其整体学习成绩都有质的飞跃。实际上,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大大提高数学成绩。动手写,虽然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个机械练习的过程,但在潜移默化中却能使有切身体验的孩子受益匪浅,至少能大大提高他们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许多经过动手写训练的学生几乎都能轻松地自学更高年级的内容”。
“若在SAT中加大作文科目的力度,则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提高动手写的水平的自觉意识”,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最高审查官哈顿博士直言不讳道。他同时指出,许多学生如果从小学三年级时能开始注重动手写的训练,则会对其整个中小学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动手写的习惯最好在小学时期就养成。只有未雨绸缪,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业中积极克服出现的问题。
许多人喜欢收集华美靓丽的精装书,但对于重返动手写的时代却感到无所适从。在当今社会,字体是否优美、文笔是否流畅、速记是否标准和快捷等,似乎都是不足挂齿的“小闹腾”。根据克莱阿姆教授的研究,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小学四年级,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写、画和动嘴朗读的能力,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大有裨益。动手写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思考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脱离发言稿的情况下,思维敏捷、对答如流,有助于孩子的大脑更好地发育成长。实际上,文字的书写和文章的结构都离不开苦思冥想和巧妙组合,没有一定表现力的人更需要动手写练习。专家认为,为形成动手写的良好风气,教师应成为动手写的先锋楷模。
教师应成为动手写的先锋楷模
动手写的过程可能枯燥乏味,甚至有时会显得徒劳无功,但其积极影响却非常深远。“若小学生的动手写都能做到又好又快,则可以百分之百地预测,当这些学生升到中学时,各门功课肯定会有质的飞跃和提高”,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的贝贝利教授这样认为。
毋庸置疑,动手写的势头渐微确实令社会各界陷入忧虑和无奈。计算机的“横行”大有舍我其谁之势,但无论其怎样叱咤风云,恐怕也不能成为将动手写打入冷宫的籍口。早在1873年,打字机就已大规模投放市场,但事实上,在打字机问世的二三十年间,动手写不仅没有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学校里一直被那些骨干教师视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尚方宝剑”,并在各校大力引进和普及动手写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各学科的成绩。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人们思考的机会,具备拼写检查功能的个人电脑的问世和普及使人们更加逍遥自在,省掉了许多动手写的“麻烦”,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并非是件好事。
现在,许多人甚至已不会动手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传承史中的一大悲哀。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学遗产恐怕就要变成绝版了。今天包围我们的“恶搞”文化和“败笔”作品不是早就让人们感到不堪入目了吗?时不我待,时代潮流呼唤“动手写”再铸辉煌!
(编译自日本《新闻周刊》,2008.10)
责任编辑 邓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