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巧提升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教学主要目标之一。要从扩大词汇量、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阅读技巧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存在问题 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
  阅读是人类一种极其复杂的言语活动形式,阅读的过程是人的大脑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过程。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获取英语文字信息的重要条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素质。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是新课改综合语言运用教学的核心目标。
  一、 阅读理解能力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能力是一种接受性技能,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在英语学习中,离开了阅读,就很难发展口语和写作能力;没有阅读做基础,听、说、读、写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近年我市中考考卷来看,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分值约占35%,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二、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常常听到很多学生抱怨英语阅读越来越难,虽然有时候能够看懂每个单词,或者每个句子,但是通篇理解起来却十分费劲。虽然,英语阅读能力强不是一个方面造就的,但英语阅读能力差却是由很多因素所影响的,比如英语词汇量不够、英语语法基础掌握欠佳、人文背景知识不了解等等。
  (一)学生词汇量偏少。从教学经历来看,很多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时常反映生词太多,读得费劲,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率及兴趣。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词汇量偏少,词汇意义、内涵掌握欠全面导致阅读晦涩难懂。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于很多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往往使用单一的翻译法,经常拿着英语对照单词表进行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缺乏灵活性和深刻印象,往往在当时记住了单词意思,但当这个词到了文章中就难以知晓了,而且这样的记忆方法导致遇到生词就冥思苦想,不会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推理,从而影响阅读效率与质量。
  (二)文章背景知识较为缺乏。对文章背景知识不了解或了解较少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地域差异导致了文化差异,如果阅读量较少,知识面狭窄,那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就比较缺乏,肯定会影响对文章的阅读,一些典故、事件有着深刻的意义及内涵,如果对其把握不准,那么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就会相当吃力。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对英语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而过于重视英语语法、句法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文化背景知识就成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较大障碍。
  (三)阅读技巧掌握较少。英语阅读是有技巧的,从大量的考题和英语资料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做到有章可循。当前不少学生做阅读的顺序是先文章后题目,笔者认为这样的阅读方式效率比较低,针对性较差。其实,很多英语文章首段与末段,首句与末句往往是本文章、本段落的中心所在,但是很多学生不会从这个方面去分析,没有这样的意识,从而影响阅读的效率和速度。
  三.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有针对性地扩大词汇量。文章是由句子组成,句子是由一个个单词组成,如果单词不认识,就会严重阻碍阅读,因此扩大词汇量是首要的。但这并不是盲目地将每个单词的音、形、意都记下来。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去记忆和学习单词,对高频词要能背诵和默写,对一些生僻词只要求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为学生划出"四会"词,要求学生一定要对这些重点词做到:会听、会读、会说、会写,特别是写,要通过反复听写、默写来加强。而对其他单词,会读和知道其意思就行了。这样,学生对于单词学习就会有所侧重。除此之外,笔者还教给学生一些记单词方法:如"构词法"、"归纳法"等,让学生更有效的记好单词,扩大词汇量。当然,选取一些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单词也比单纯记忆单词效果更为明显。
  (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要提高阅读能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能不知道。笔者在教学新目标九年级Uint13 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的阅读文章时,就从网上下载了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材料--关于西方礼仪习惯的文章。同学们不仅从中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风俗的不同,而且也拓展了阅读空间。
  (三)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技巧是在不断的阅读中积累起来的,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抓住主题句。在阅读时力求抓住文章的主题句, 领会中心大意以及文章的深层含义,不要把阅读理解和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每个单词或每个句子上,尤其要注意理解篇首/段首或篇尾/段尾的句子。因为文章/文段的首句和尾句常常概括了该篇/段的内容, 其他句子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抓住了主题句就能掌握文章的主题,对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如:All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 need other living things to live.Nothinglives alone.Most animals must live in a group,and even a plant grows close together with others of the same kind.Sometimes one living thing kills another,one eats and the other is eaten.Each kind of life eats another kind of life in order to live,and together they from a food chain.Some food chains become broken up if one of the links disappears. 第一句就是主题句了,理解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要生存都离不开其他的生物",即是本段的中心意思。后面所陈述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其展开的。   其次,猜测词义。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规定,阅读理解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 并且考纲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判断生词词义的能力,这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对学生进行猜测词义的训练,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管用的,也可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猜测词义时,可以利用构词法;利用词、词组之间存在的对等关系;利用文章中存在的对比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利用上下文给出的意义解释或说明;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综合信息或提示;利用生活常识等。如:"Jane is indecisive,that is,she can’t make up her mind."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indecisive"就是"can’t make up her mind"即犹豫不决的意思。再如:If the police see a fight,they put an end
  to it right away.划线部分可猜到是 "stop" 的意思。这是根据我们对警察职责的理解常识,警察看到有人打架,肯定会去制止,。最后,还要在阅读中推知、判断作者的意思。有些文章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词语表达,而会用一些含混的词语,这就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了。学生应学会认真阅读,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区别文章主要内容与起辅助作用次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内涵和"弦外之音",从而进行正确推理。如:阅读中有这样的问题要求选择:From the passage,we know that bicycling is becoming very .A.surprising B.exciting C.expensive D.popular .所给文章并没有明确说出答案,但是从这么一段内容: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bicycling and it is no surprise,It is fun,healthy and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Maybe that’s why there are 1.4 billion bicycles and only 400 million cars on roads worldwide today.Bikes can take you almost anywhere,and there is no oil cost!我们可以推知应该选D.
  我们只要鼓励学生们多阅读,多琢磨,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阅读,就一定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考出更好成绩。因此,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化,只要我们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坚持在阅读中强化各种技能的训练, 使他们真正做到读有策略,读有方法,读有创造,就一定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How to Increase Reading Ability Albert J.Harris 1984年
  [2]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5
  [3]胡春洞.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学英语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准实施已经若干年了,对新课程的评价也可谓是众说纷纭,有利有弊。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有一个感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难教了。课程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目标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课程教学方式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标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的丰富多彩,精彩桥段是层出不穷。部分老教师说了:现在的上课更像是表演了。我也赞同他们的看法,不过我更是觉得课堂教学应该是一堂有着充分准备的表演,主角、配角要有
【关键词】生活情感实践创造力)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明了形象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复出现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  首先应多带幼儿去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春天的百花齐放、柳枝发芽,燕子呢喃;夏天河水碧波荡漾,泛舟河上、岸旁垂钓、听青蛙歌唱;金秋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本文就创设创新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及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及成果进行鼓励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表达自己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小学数学无疑是培养
【摘要】凉山州边远山区,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差,学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备。要提高该地区教育质量,就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加快移民搬迁的速度,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凉山州;贫困状况;教育状况;教育发展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凉山州常住人口为453.28万人,其中少数
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沟通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沟通是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更好的沟通,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导,则是为师者在教育学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师生沟通的最佳方法——日记。  一、阅读日记——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渠道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前
【摘要】本文在广泛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学生的几种不良行为,从不良行为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家庭关系等方面,准确的掌握中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转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分析原因转化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广泛性及普遍性,由于招生制度等因素,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针对我们学校及一些乡镇中学的班级进行综合调查时发现,具有不良行为心理的学生所占比例失常,近几年逐年
【摘要】童年的生活经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这个越来越重视情商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影响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及其培养对策,本文主要从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经验、父母陪伴孩子活动的时间以及性质三个方面来阐述影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同时主要强调了情绪辅导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绪智力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经验情绪辅导  根据Salovey与Maye
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适得其反。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的利弊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维系着课堂教学的的成败。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活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导入 趣味 情境 对比 作品展示  一出好戏从好的序幕开始,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从简洁的导语开始,一部激扬能引发人共鸣的乐章从优美的序曲开始。一堂成功的好课从引人入胜的导入开始。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语文阅读量,培养信息能力;陶冶聋生情趣,激发审美情感;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但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教学设计不恰当、忽视师生情感交流、师资和资源缺乏的问题。因此,应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优势,防止多媒体滥用,提高教师和聋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聋生语文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借助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