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融合历史故事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传递给学生一些人生道理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结合历史故事教学,科学合理地选择经典历史故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使之有所感悟与收获,并借助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
   由于历史学科中包含着许多事件,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不同,要记忆的知识繁多,因此,教师不能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灵活应用创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历史故事教学能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了解历史故事能锻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事件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一、借助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兴趣
   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多、涵盖范围广的知识型学科,如果教师只是单纯靠灌输式的口头讲解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整体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历史故事并巧妙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教学氛围,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中的长平之战时,教师可以结合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秦国攻打赵国时,本是廉颇镇守,后秦国用计使廉颇调离,随后赵国派赵括统兵据守,赵括毫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遂被秦国打败,数十万赵兵葬身长平。这种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了课堂趣味性,还在讲故事的同时教授了课本知识,例如长平之战的双方和结果都有在故事中体现出来。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记忆历史知识点。
   二、借助历史故事,拓展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在落实高考之需的前提下,更应当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学会正确應用历史观念看待不同的事件,有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此外,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懂得更多历史故事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时,可以就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由来进行讲述:先秦时先民在寻找铁矿时常遇到磁铁矿,也就是磁石,在汉朝以前人们称“磁”为“慈”,因为他们认为磁石对铁的吸引就像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觉得石是铁的母亲,石也不全是慈的,能吸引铁的便是慈石,反之则是不慈的。后来先民们通过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能吸引除铁以外的金属和物品。西汉时,一个名为栾大的方士,利用磁石性质自制了一种名为“斗棋”的新奇玩具,该玩具由两个棋子一样的磁石组成,通过调整磁石极性的相对位置可以产生两个棋子时而相互吸引,时而相互排斥的现象。因为这个“斗棋”,栾大还被汉武帝封为了“五利将军”。可以看出虽然那时人们还不清楚磁石原理,但是已经会初步应用。此时可以联系地球与磁的关系,将各方面知识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接着讲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的始祖司南,而后发展为指南针。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新事物的发明需要不断地摸索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思考进步,学会坚持。
   三、借助历史故事,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穿插历史故事时,除了用口头讲述外,还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设备,要想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就需要转变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历史故事展示给学生比口头讲述要更加直观和令人印象深刻,学生在专注于视频的同时也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还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故事,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
   如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1课中的红军长征时,可以截取中央电视台八集纪录片《长征》的片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红军长征有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视频学生可以对红军长征的路线记忆更加深刻,并且能直观体会到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重重困难:红军是如何忍受着饥寒交迫、伤痛折磨跨越一座座高山,走过一片片险路,渡过一条条江河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对先烈的尊敬之情。或讲到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中的虎门销烟时,可以结合纪录片《虎门销烟》和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学生维护民族尊严的意识,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忆更加深刻。
   总之,历史故事与教学的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综合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历史故事与教学的融合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仁人志士的积极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励学生向优秀的目标发展。同时学生能学习到多角度看事物和对同一事情的不同处理方法,这些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推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强调对学生基础学习素养进行培养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此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它在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想象的同时,使其站在更高视域下认识英语,学习英语,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惊闻黄济学长仙逝,无比悲痛,彻夜难眠。我所以称黄济为学长,因为我们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统称北师大)教育系的校友。他1946年入学,我1949年入学。如果他1948年不离校去解放区,我们不就是先后同学吗。说是学长,其实也是师长。我1956年从苏联回到母校,就在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当时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教授,副主任就是黄济。我虽然在苏联学的是教育专业,但食而未化,对教育理论没有深入理解。回国以后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既指出了核心素养与学科的融合,也明确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也应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作为充满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以及使用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物理与实际生
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物理教师探讨的主要话题.结合新课改理念和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以生为本的高中
在初中阶段,英语是学生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分层情况比较明显,给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造成了困难.在教学发展的新时期,教师需要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积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中考英语也加入了口试测试,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英语口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沟通语言,让学生利用这门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为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英语;口语训练方法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较为
数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高中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高中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以高中数学为背景,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并主动探究思考,完成学习过程。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此,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探究相应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设计;自主学习;教学效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