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6)和细胞因子(IL-12)的差异及其对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
【机 构】
:
襄樊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6)和细胞因子(IL-12)的差异及其对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分别取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经Ficoll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贴壁细胞,加入细胞因子(GM-CSF和IL-4)体外培养为不成熟DC(iDC),给予LPS刺激使其发育为成熟DC(mDC).另取脐血同上方法获得非贴壁细胞,分别加CD4单抗和CD45RA单抗及磁珠分离得到原始T淋巴细胞,分别将两组m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气管内注入博来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前情况基本相同的4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及Flk-1/KDR)与肺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及10例正常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
肺孢子菌肺炎(PE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PC)引起的肺内机会感染。近年来随着我国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患者的增多,PCP的临床病例也逐渐增加,但有关PCP并发血栓性疾病文献中鲜见报道。我
目的 评价不同诱导方法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80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插管前不给任何镇静镇痛药;②芬太尼组:给予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常规取血测定CD34+细胞、IL-5和EOS;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