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合脚的教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是不是和这样特殊的孩子有特别的缘分,在新学校接任这个班后,就遇到这个叫阿茂的学生。每天,我都看到他红红的脸蛋上,挂着好久没清洗的灰迹和木讷的表情,那一双大大的眼睛,呆滞涣散,即使在和人对话时,头也总是习惯性地偏向一边。
  刚入学时,他还可以张开嘴跟着老师读几句书,也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下歪歪扭扭的“2”,这也是他唯一会写的字,似乎他的脑子里容不下一点书本的知识。我试图让他学点东西,但最后发现确实无能为力,渐渐地就放弃了。但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在想,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办?难道真的就不管他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里都像压着一块重重的石头,让我难以舒畅地呼吸。我又一次试图让他学点东西,但看到他面对我的讲解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紧张呆板的表情,我只好摇摇头又一次放弃了他。
  孩子依然在班级中默默地存在,每天他坐在教室里几乎不参与任何学习活动,却又不得不坐着在那儿,目无表情地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对他来说是不是一种煎熬。我没能给他任何学业上的帮助,每每看到他背着书包按时到校、离校、上课、跑操时那听话但笨拙的样子,我的心头都有些颤巍巍的疼痛。
  有一次,我听门卫大爷说阿茂喜欢帮别人做些体力活,于是一个念头从我的头脑闪出,不是说教育学生要哪壶开了提哪壶吗?我何不让他充分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呢?于是从那天起,我便瞅机会让他从课堂上走出去,去给伙房的王老师打下手,帮门卫大爷值班儿,帮后勤的老师浇浇花草……渐渐地,他呆坐在教室的时间少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当我从别的老师那里发现他热爱劳动这一特点后,就借着机会表扬他,他对我这个不严厉又随和、处处维护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一次学校因为要在周末安装电子白板,就把碍事的小学生行为守则取下来了,周一来到教室,我发现守则还在下面,就试图把它重新装上,却发现地儿太小了安装起来很困难,只能作罢。午自习,我正帮几个孩子订正作业。他没有作声,悄悄地走过去,三下五除二就安上了,让我不得不佩服他。“阿茂,你真厉害,我费了好大劲没安上,你几下就装上了,帮了老师一个大忙,谢谢你啊!”他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
  过了几天,学校里每班发了一把大锁,要求班主任不用白板时要锁上,但是,我拿到锁却发现黑板有一块闭合不了,所以没法锁住,试了很久无果,只能作罢。刚回到办公室不久,一同学便兴奋地拿着钥匙来到办公室,告诉我:“老师,阿茂已经把白板锁住了。”“是吗?他可真厉害,我锁了半天都没锁上。”于是,利用班会时间,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特意和孩子们说起这两件事情,一时间阿茂成了我们班孩子崇拜的“偶像”。
  今天下午,办公室没水了,我拿起暖瓶去提水。阿茂发现我提着三个暖瓶,就跟着我到了茶水房要帮我提水。我接水,他便在一边和我絮叨着他的一些见闻,三个暖瓶接满了,我叮嘱他:“你帮老师提一个,但是必须小心,水很热的,别烫着你。”“老师,我提两个。”“那不行,还得上台阶,我不放心,你提一个,我提两个。”没等我说完,他便提起两个暖瓶走了,我赶忙跟上他,一路上提醒他走慢点。看着他的背影,我感到欣慰和满足,相信这样的孩子以后也会生活得很好!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给不同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让孩子不至于感到“硌脚”的痛苦,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就是很自然的了。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但是,我自己心里清楚,这样的孩子,与其让他整天坐在教室里一事无成,还不如走出教室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些事情,毕竟教育不仅仅是学课本知识。像阿茂这样学习课本知识有明显困难的孩子,让他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仅可以锻炼他的动手和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让他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表面看来不负责任的教育也许对他来说便是最好的教育了。至少,这样的教育不是一双硌脚的鞋,能够给孩子们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更不会以敬业为名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阿茂的故事时刻都在提醒我:作为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为了“脚”的舒适而适时适宜地去调整“鞋”的大小。
  在此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更加坚定了要把每一个“阿茂”都当成上帝的礼物来对待和呵护的信念,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珍视每个孩子的尊严,尊重他们的人格,细心地呵护和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我为每个孩子创造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机会和条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正如佛经所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阿茂”其实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是要以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为己任,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人本教育理念贯彻到底。只有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才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河北省宣化區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
我生长在美国,2011年来到中国生活和工作,有幸接触到一些中国同事和他们的家庭,经历了很多新鲜有趣的事情,也看到了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我发现大部分中国孩子都是全家的重心所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每到周末,很多孩子都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有的还请老师一对一地补习功课。而在美国,学校课程学习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拥有一份兼职工作去体验社会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无论家庭富有或者贫穷,大部分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当我们在生活中引用此句时,常常是想表达“在众多事物中突出最精彩的一点,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我想,学校的德育工作,绝不是万绿丛中的一处精彩、一枝独秀,而是要点点都精彩,线线皆亮丽,处处是风景,让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的每个细节都能起到陶冶情操、启迪灵魂、唤醒高尚心灵、开启智慧闸门的作用,实现“万绿丛中点点红,和谐校园皆有情”。  面对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
在东北平原的腹地,有一座举世瞩目的英雄城—四平。在四平战役中壮烈牺牲的马仁兴师长是四平解放的功臣。1963年,为纪念这位英雄将领,中共四平市委将四道街命名为“仁兴路”,将四道街小学命名为“仁兴小学”。1998年,老红军倡议为全国70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随后将其统一更名为“八一希望学校”。历史赋予学校特殊的光荣与使命,多年来,我们以“仁兴精神”为特色育人的精神源泉,奏响了爱国主义教育
近日,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主角不是成人,而是这里的100多名孩子。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乍看报道,觉得挺温馨,新闻图片中孩子们笑嘻嘻的脸庞透露着他们参与这场盛装版“过家家”的欢乐,但园方对这场活动的解释却不止“过家家”那么简单。在他们看来,3~6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婚姻敏感期”,这样的活动正是向他
伟哉、千古华夏!壮哉、万里神州!美哉、中国之梦!  巍巍珠穆朗玛,立地擎天一柱挺拔山岳之巅;莽莽青藏高原,雄峙皇天后土撑起世界屋脊;滔滔长江黄河,源远流长激荡中华文明巨澜。浩浩汉赋唐诗、吟出千古风流人物;凛凛宋词元曲,唱尽万重壮丽河山。云抱山岫,浑如秋实健美之驱;雨润中原,彰显春华朗润容颜;东海南海,潮涨汐落气象岿然。回眸一统江山:大秦汉唐宋元康乾盛世引天下万邦来朝;神思古往今来,甲骨竹简造纸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