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劳动观是以人的劳动为核心,致力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开展劳动,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好生活的产生前提,
【机 构】
: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
: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提升价值观自信为指向的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研究”(16BKS1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劳动观是以人的劳动为核心,致力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开展劳动,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好生活的产生前提,为我们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深厚的生成逻辑;并以此为关照,努力实现自然关系、人自身、社会关系三层次的劳动解放,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好生活的目标指向,构建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我们在鼓励创新性劳动、提高公民综合素养、完善制度建设的实践逻辑中,实现美好生活。
其他文献
慢性肝病患者常以黄疸、胁痛、臌胀等诊断入院,其发病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加强对肝病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我们现从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心理障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来自宣传部门、网信部门、高校、社科界的研究者们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相关研究虽偏重于宣传和经验
贸易的基础是分工,因此,针对当前面临的“稳外贸”任务,需要深入国际分工层面探寻有效对策。“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支撑了中国前一轮外贸的高速增长。在国内外环境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WTO在国际商务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WTO是个以规则为基础,由成员驱动的组织。所有的决定都由各成员政府作出,而规则是通过各成员国之间协商
现代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以及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骨骼肌呈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是建立在对以往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以及对时代环境变化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中国道路理念新颖、视野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要求,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命题。准确把握“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