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的患儿10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患儿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至0.4 ml)滴鼻,C组患儿术前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35 min后由父母陪同转入手术室进行麻醉诱导.入室前对患儿进行镇静评分和面罩诱导质量评分.记录患儿入室时、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拔除喉罩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2组患儿苏醒即刻(T1)及苏醒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小儿苏醒期躁动评分和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喉痉挛、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暂停).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儿术前镇静满意率、面罩合作度满意率较高,术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低,术后躁动发生率较低,苏醒过程中躁动评分和疼痛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使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既可以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术后疼痛,也可以减轻患儿术前焦虑,并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精囊腺在小鼠精卵结合中的作用.方法 取8周龄C57BL/6小鼠,构建精囊腺暴露小鼠(对照组)与精囊腺切除小鼠(实验组)模型.观察2组小鼠睾丸形态并称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睾丸管腔形态结构.进行附睾尾精子计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CASA)分析精子活力.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与C57BL/6雌鼠按雄:雌为1:1的比例交配,继续饲养6个月,观察产仔数目.将雌鼠按照2:1比例分别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交配,6d后取子宫内胚胎拍照计数.雌鼠经药物促排卵后分别与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来源外泌体(PRP-Exo)对体外白介素1β(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和纯化PRP-Exo,并鉴定和表征.IL-1β处理大鼠软骨细胞模拟体外骨关节炎(OA)中的软骨细胞(IL-1β组),IL-1β联合使用PRP-Exo(IL-1β+PRP-Exo组)或活化模式的PRP(PRP-As)(IL-1β+PRP-As组)分别作用于细胞,CCK-8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分析Furin介导A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伐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比较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平均复发次数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升高,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终纹床核(BNST)将边缘系统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并中转到下丘脑与脑干,在应激反应、恐惧记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复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终纹床核功能的多样性,不同区域的生理功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综述就已有的研究结果,按照相对被认可的解剖结构划分,对BNST不同区域的生理功能及其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BNST的研究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