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历史走向——科技文化视野中的一种解读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8ni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它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更新的逻辑展开,是走出工业经济发展困境的明智选择。要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发生一次根本的转变,扬弃机械整体观,树立系统整体观。
其他文献
时间是个日久弥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对于时间的看法不一样,而不同的文化里也有关于时间的不同思想。中国文化重在从直观和现实层面来描述时间,时间就是运动和变化的经验式的时间
海上强制保险由立法者强制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而产生,是法律对私权干预的结果,所以,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海上强制保险到底应在多大范围内适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公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为前提;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基础;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为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迄今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深刻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观;二是强调科技为革命战争
针对目前大空间传统灭火在实际使用的不足,浅谈智能扫描灭火系统的应用及工作原理.
一、毛泽东对纪登奎说:“现在你该到农村看看去了。”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大区负责人以及9个省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
《周易》“观”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通过观“天地”、观“生”、见“情”、观“会通”以及观“卦”等方式,达到明察、教化、颐养、建制和通情等目的。《周易》“观”是中国历
阿多诺认为,丑的出场相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感性与理性的此消彼长;美和丑是历史的范畴,现代主义艺术中丑的突显具有批判启蒙理性的革命意义。结合西方美学和艺术史的流变,从阿多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