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成都新架构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域成都展望篇·激情与梦想
  10年,蓝图初定。这将是重大机遇与勇敢探索并行的10年,是巨大变化与辛勤汗水交织的10年,是激情梦想与智慧实干齐舞的10年。
  10年后的成都是什么模样,将为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富足生活?成都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走过未来10年?
  
  能容纳2000多万人的特大都市区、600个农村新型社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全新规划的试验区,不能不让人兴奋和期待!
  记者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以“一区两带三圈四基地”为主要思路的全域成都规划构架已初步确定,到今年年底,整个规划将正式出炉。届时,成都将在产业布局、城乡体系等6个方面充分体现出按功能区进行城市规划的特点,以市场为主体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新规划:人口规模是现在的两倍
  城乡一体的成都应该有多大?能够有多大?这是新成都规划的焦点。新规划确定成都市域可能的人口规模约为2300万~2500万,是现在人口的两倍。
  新格局:“一区两带三圈四基地”
  新的全域成都规划发展思路,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行政区划为主,转而以功能区划为主,突出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未来成都将对全市域12390平方公里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一区两带三圈四基地”。
  “一区”即成都市中心城区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温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
  “两带”即龙门山和龙泉山两个发展带。
  “三圈”即城市三个圈层。
  “四基地”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基地。
  新体系:“18366”,城乡更接近
  新规划建构了“18366”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一个特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和华阳、新都、龙泉、双流、温江、郫县6个新城构成。
  四市四县构成8个中等城市,30个重点镇构成小城市,60个一般小城镇构成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构成农村新型社区。
  规划将整个城市划分为科技、商贸、文化等核心区;以工业、农业和新城建设主要承载功能的拓展区;龙门山、龙泉山为重点的生态功能区,以此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
  新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到社区
  为支撑“六大走廊”的发展,规划形成市域尺度上的“环状+放射”的道路格局,“4+10+33”综合交通体系:4条环路,10条轨道线路,33条放射道路。在此格局下,今后轨道和高速路将直达新城、快速路将延伸至重点镇。
  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按照新的规划构想,中学将配套延伸至乡镇、小学配套延伸到社区,并建立起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两级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城乡一体的八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此外,在全新的规划构架中,全市“六大走廊”的发展格局也清晰可见。
其他文献
第一次切身体会圣诞节的魅力还要从hostfamily(接待家庭)的准备工作说起。美国妈妈为了圣诞节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采购和设计。因为我的到来,今年美国妈妈的父母和姐妹都将在我们家庆祝圣诞节。圣诞节前的一周是最忙碌的,大家忙着去圣诞树园挑选圣诞树,然后用小货车运回来。美国妈妈说新鲜的圣诞树有一种令人愉悦的清香,特别是在家里摆上两天,等整棵树都蓬松开,让人感觉到一种完整和舒适,家庭的团聚氛围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