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意美术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其目的是利用美术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不仅要提高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还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再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幼儿的眼界,让幼儿学会欣赏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87-02
  引 言
  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其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熟练掌握美术基础知识,提高其绘画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美的追求及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利用创意美术活动,来深度挖掘幼儿的潜力,唤醒幼儿的艺术天赋,以幼儿喜欢的方式提升幼兒的美术学习兴趣。
  一、创意美术课程的进化史
  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教师除指导幼儿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形状、角度、色调等进行分析和观察外,还让幼儿临摹,这对幼儿的艺术思维并没有起到启发的作用,导致幼儿的绘画作品大多千篇一律,且没有灵魂。而在家长的教育思想中,孩子画得像不像才是学习美术的关键,家长似乎并不追求幼儿对美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发展。这种将美术“复制、粘贴”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启发幼儿对艺术的感悟和对美的判断,也不能有效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能深度挖掘幼儿的艺术潜力,无法唤醒幼儿的艺术细胞。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创作成为本能反应
  在创意美术课程上,幼儿不一定要拿起画笔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通过手工创作,让创意迸发。在创意美术的创作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的纸盒、纸卷、书籍、盛鸡蛋的蛋托、填充快递的泡沫、废旧的雨伞、布条等材料进行创作。面对杂乱无章的材料,有些幼儿摸不着头脑。教师拿起一个小纸盒和一块布条组合在一起,兴奋地对幼儿说:“宝贝们,你们快看,我用纸盒和布条做了一个新包包,你们说好看吗?”幼儿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教师手中的“包包”上。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开始寻找自己中意的材料。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已经开始创作了:壮壮拿起蛋托和布条为自己做了一个盔甲;美美用泡沫袋子为自己做了一条裙子;天天将雨伞、纸盒、布条、纸筒组合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旋转木马。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创意,创作出一个个风格各异、创意无限的艺术作品。美术教师可邀请幼儿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讲解,分享自己创作的意图和心得,以此培养幼儿的语言逻辑和自主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积极启发和引导,幼儿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动手创作起来,这就是创意美术的魅力所在。 创意美术课程应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拓展思维,让创意在幼儿的脑海中迸发,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意美术就是让幼儿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在实处,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想法,所以,教师应以支持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创作机会,使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增强创作信心,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1]。
  三、在美术教育中实现变废为宝
  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创作美术作品的原材料也是五花八门。在提倡幼儿美术教育与环保教育相互融合的今天,美术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让幼儿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美工材料重新组合,制作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品,如快递盒子搭建的机器人、饮料瓶制成的帆船、旧轮胎堆积成的城堡……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享受着创造的乐趣。为了将美术教育与环保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幼儿园结合世界环保日组织了一场环保时装秀,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利用旧衣服、过期报纸、塑料袋、碎布头等材料为幼儿制作特色时装。在家长与幼儿的协作下,一件件美丽而时尚的服装制作完成了。幼儿穿上这独一无二的时装行走上舞台,笑容满面,充满自信。活动结束后,教师将亲子亲手制作的时装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在开展区域游戏时可继续穿着环保时装进行表演,让环保理念从此扎根于幼儿的心中。
  四、创意美术,让生活更有仪式感
  创意美术活动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还是联络亲子感情的纽带。在幼儿园的“三八女神节”活动中,教师组织妈妈们与孩子一同进行服装DIY。幼儿通过对服装的改造和加工,给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为妈妈设计服装的款式,并在妈妈的辅助下完成修剪、缝补等工作。同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如彩色的亮片、纸张、珍珠、金属链条、小小的毛绒玩具、塑料钻石、各色染料等。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无论在色彩搭配上还是在配饰的选择上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每件衣服都充满了设计感。当妈妈们穿上孩子们设计的服装进行走秀表演时,幼儿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妈妈的心中也满是骄傲。幼儿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是自信,是对美的独特的理解力。妈妈们说,这是她们收到的最珍贵的节日礼物,一定会好好珍藏。
  五、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教学
  实践证明,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教学,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的提升。以幼儿园美术活动为例,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美工制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美工制作能够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使幼儿通过动手制作完成自己喜欢的作品,凸显幼儿独特的创作风格,增强幼儿的艺术表现力。美工材料不仅限于画笔和染料,自然资源可使艺术更具生活化色彩。美术教师会在大自然中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树叶、树枝、野花、野草、种子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将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简单处理和加工,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或粘或贴,或涂或画,通过一番打磨雕琢,一幅幅美丽且各具特色的美工作品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幼儿用树叶粘贴成了鱼塘,有的幼儿用野花制作了一条美丽的长裙,有的幼儿用树枝制作了一个鸟笼,有的幼儿利用各种种子粘贴出一艘宇宙飞船,还有些幼儿将各种野花和野草制作成了标本……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带领幼儿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美工制作,可以使其通过自我探究、自主操作,在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下得到更好的发展[2]。   六、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眼睛和耳朵都是获取信息的人体器官,教师在带领幼儿欣赏音乐时往往会让幼儿充分想象音乐所创设的意境。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美术所传达的抽象艺术信息有着相同之处,音符就像各种美术符号,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婉转的旋律就像颜色的碰撞,勾勒出万千思绪,一个音节、一笔线条都在讲述着一个个故事,表达着某种情绪。可以说,通过美术与音乐的相互融合,我们可以“听到色彩的变换”“看到声音在波动”。例如,黄色就像能够演奏出明快节拍的小提琴;绿色就像能够演奏出悠扬曲调的长笛;红色则像热情奔放的架子鼓,打击乐的快感让人畅快淋漓;黑与白的搭配能让我们联想到钢琴,美妙的音符在指尖跳动。
  幼儿美术教师应将艺术的美感通过音乐和美术作品向幼儿展示出来,并通过“听”美术、“画”音乐的主题艺术活动提高幼儿的艺术美感。教师可以让幼儿结合音乐体会画家创作时的情绪及感受。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为幼儿播放一些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幼儿通过绘画抒发情感,并在绘画中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入音乐元素,是将艺术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这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应让幼儿通过对绘画和音乐的欣赏领悟到更深刻的思想,同时不断提升幼兒的审美能力,使其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得到个性化发展[3]。
  结 语
  创意美术课程突出的是创意,是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对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能够促使幼儿对创意美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灵感。创意美术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还能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打开心扉、释放天性、激发潜能,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戴网君.创意美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J].教育,2020(35):59.
  叶旭宏.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自然资源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03):152-153.
  郭敏.美术教学中音乐元素的渗透与融合[J].美术文献,2019(11):100-101.
  作者简介:梁玉娟(1994.1—),女,甘肃白银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提高科技水平关键因素的物理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的教学重点。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