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经济以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的环境产生了整体性的变化。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实施,促使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工作面临着相应的改革,而当前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对快及改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关于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中,会计规范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第一是会计制度;第二是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实施,完善了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并且更新了会计理念。相对传统会计制度而言,新会计制度在以下方面有着明显的变化:(1)会计方法;(2)会计技术;(3)会计实务。首先,新会计制度能够合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在会计工作中针对影响资产价值的社会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追求真实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促使会计信息能够实现真实化。其次,在执行过程中,新会计标准创新了会计标准的制定方式,并且重点强调了质量指标的可比性。最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制度的接轨,新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取向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负债核算;(2)收入确认;(3)资产计价;(4)完善财务报告。
  二、关于会计改革
  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会计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会计改革过程中,必须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会计报表设计;(2)会计制度:(3)资金预算方式;(4)资金核算方式。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促使事业单位能够在吸取会计改革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有效创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制度缺乏同等性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有事业单位;第二类是民间事业单位。两类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分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导致事业单位中针对会计工作的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从而对会计改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会计制度的不同等导致两类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进而缺乏可比性,因此,两者之间的会计工作无法通过市场效率以及资金利用率的高低来进行评价与对比。
  2、预算管理缺乏协调性
  当前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以及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第一、我国主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改变了资金收支的方式,而当前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促使归入预算管理的会计核算无法得到及时的调整,进而难以统一进行财务管理。第二、针对依然存在的不协调因素,也没有相关准则进行协调,導致预算工作相对较为被动,无法满足会计改革的实际需求。
  3、报表结构缺乏科学性
  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改变了单位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而当前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发映出真实的会计信息,例如:(1)成本信息;(2)现金流量信息。在设计资产负债表时,依然采用以往的设计形式,即“资产+支出=净资产+负债+收入” ,如此一来,难以体现出存量信息以及流量信息,促使会计报表的结构显示出一定的缺陷,这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当前会计制度并未要求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相应的编制,导致会计报表缺乏完整性,并且在以下几方面与国际会计制度出现严重的脱节:(1)会计核算;(2)折旧方式;(3)投资管理;(4)会计报告。
  四、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
  1、完善会计制度
  为使事业单位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相适应,首先应统一会计制度,从根本上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则以及概念,促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工作能够实现规范化,进而会计制度能够逐渐得到完善。会计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建设法规制度,加强信息可比性。另外,还需充分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并根据社会经济的环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以及改进会计制度,并加强管理,明确单位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会计工作实现规范化,还能够为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进一步推动会计改革工作的长效发展。
  2、改善记账基础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实施,为深入改革工作,在搞个过程中,事业单位应逐步引进权责发生制,促使会计记账基础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权责发生制能够反映出单位整体成本信息,真实呈现出财产保值以及增值情况,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单位的运行效率,促使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实现全面性。而且,权责发生制对资产质量以及投资回报率等较为重视,这对评价财务状况以及运营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权责发生制还能够使会计主体的负债实现透明化,有效避免隐性负债造成的相关问题。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也能够帮助单位节省资金,并且还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促使事业单位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运转。
  3、优化报表体系
  当前事业单位中,投资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但当前资产负债表中所反馈的信息缺乏完整性,新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必须对单位会计报表体系进行全面的改进以及优化,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项工作的实际需求。在会计改革过程中,新会计制度针对会计报表体系实施了统一规范,实现报表设计的科学性,促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出市场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信息的通用性以及可比性。并且还合理避免了信息的重复性,及一步优化了会计工作。与此同时,为充分是适应新市场的发展需求,还需编制会计信息披露表,促使单位的经营状况能够得到动态的反映,从而能够重视单位的资产质量以及投资回报率,促使管理人员的相关决策能够实现全面性以及科学性。
  五、结语
  会计改革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以及长期性。为使事业单位能够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深化改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实施,对会计改革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需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并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促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加具备科学性以及完整性,为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