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山的红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在王瑛故乡——四川引起了强烈反响,各方面好评如潮。该剧的戏剧性和现实性结合得非常好,艺术风格非常朴实、非常美。省社科院专家认为该剧是“现实主义金字塔的塔尖之作、主旋律作品的扛鼎之作”。四川大学的文艺学者评论:“《远山的红叶》跳出了传统英模人物的模式化、脸谱化,是一部有人间大爱、同志真情的好作品。”这部电视剧不仅吸引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观看,还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观看,而且大家都被深深地打动了。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能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远山的红叶》承载着中央、省委领导的关心,承载着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关注,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盼。拍摄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委托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专门赴川看望剧组演职人员。受省委书记刘奇葆委托,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也先后多次到拍摄地看望剧组演员。正式开播前,贺国强、何勇同志在北京亲切接见剧组主创人员,对电视剧的宣传播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组织好观看工作,中央纪委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省纪委常委会多次研究,欧泽高同志提出明确要求。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电视剧的播出和组织观看为新契机,把向王瑛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电视剧播出后,各级领导带头观看,广大群众自发收看。6月24日首播当晚,省纪委、省监察厅领导班子集体收看。欧泽高同志畅谈观看感受,并撰写观后感文章。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剧评会,推动学习观看活动深入开展。在南江县城广场,数百名党员干部、街道居民、进城农民工认真收看电视剧。“背二哥”廖庆和说:“在电视上看到王瑛的形象,倍感亲切,倍感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是该剧反映的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社会题材。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腐朽文化思想难免对我们形成冲击,一些党员干部动摇了理想信念,淡薄了宗旨意识,滋长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一些人甚至背离党和人民,沦为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反腐倡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他们的親身感受,特别是通过接触党的干部的所作所为,来作出对我们党、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的评判的。由于这少部分人的行为,加之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矛盾也很多,比如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就业压力等,致使部分群众的认知产生偏离,一些人认为我们党没有能力加强自身的“免疫力”,根治不了腐败;有的甚至认为我们跳不出“执政周期律”,会重演东欧和苏共的历史悲剧。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远山的红叶》向广大群众展示了党的好干部王瑛忠诚党和人民、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展示了以王瑛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富有活力、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展示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王瑛和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一样,成为当代共产党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和代表,成为飘扬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光辉旗帜。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能力是能获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在建党89周年之际播出《远山的红叶》,重新唤起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意识”,让大家看到了我们党还有像王瑛这样的好干部,从而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心,增强了对党执政的政治认同感。
三是该剧生动地塑造了先进典型人物。《远山的红叶》是一部命题作品,类似的主旋律作品往往很难在表现上有所突破。一是脸谱化,塑造的人物往往“高”、“大”、“全”,缺乏真实感;二是平面化,处理不好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缺乏情节感;三是认知度低,一些人不太喜欢观看主旋律电视作品。《远山的红叶》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剧贴近生活,把王瑛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可信的人物。在创作上,该剧坚持讲好故事,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有机融合,引入了侦破、反腐等戏剧作品的元素。该剧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和人性的深度挖掘,把精心的构思蕴含于场景、情节、语言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之中,通过王瑛和同事讨论化妆品、工作受挫在领导面前哭鼻子等大量的生活细节,把王瑛的形象“立体化”,有机还原人物原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爱美、爱生活、爱生命,积极乐观,性格坚强,但又很有女人味的纪委书记。剧中的王瑛就是生活中的王瑛,她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剧中反映的一些事,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又不容易做到。正是因为该剧准确把握了现实生活的命脉,剧中人物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实现了表演真实、情节真实、细节真实、场景真实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才使得艺术作品得以还原到生活中,才使王瑛精神得以回归现实,给我们以感动。
四是该剧较好地处理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电视文艺作品。时下流行的战争片、谍战片、历史片、言情片等,矛盾冲突都不难表现。作为一部讴歌纪检监察先进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处理好矛盾冲突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幸的是,《远山的红叶》做到了,它将腐败与反腐败的冲突、先进与落后的冲突、公与私的冲突、党性与人性的冲突、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生命与死亡的冲突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查处“3·24”案件是王瑛的突出事迹之一,如果电视剧不反映这段情节,就不能对王瑛优秀纪委书记的身份提供事实上的支撑,如果反映了,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广大公安干警的感情,损害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威信,甚至损害国家的利益。电视剧对这个矛盾关键点的处理非常成功,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惩处和保护干部都是纪委书记的天职,在经过感情和法纪的激烈冲突后,王瑛既严肃查处,又积极挽救和教育郎小泉,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驻村干部,并重返公安岗位。看完这段戏后,我们在赞扬王瑛坚定党性原则的同时,并没有排斥郎小泉和他所代表的公安队伍,相反,我们看清了郎小泉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看清了公安队伍的主流。这段戏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它充分展现了王瑛党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在党性中蕴含人性的真情,在人性中凸显党性的光辉。我们感悟到了王瑛身上的“大情大爱”,这种“情”既来源于一般的“人之常情”,又超越这种简单的情感,两种情感在矛盾冲突中碰撞,推动剧情发展,生动演绎了一位纪委书记的刚与柔、爱与恨、真与善,让观众在情感矛盾的漩涡中感受王瑛的精神境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代纪检监察干部的可亲、可敬、可信,体会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忠贞党性和满腔赤诚的为民情怀。正是因为党性和人性有机融合,这部戏才有了生命,才能让我们受到洗涤、震撼和教育,并且持续地感动。
王瑛同志是巴山蜀水孕育的干部,也是我们天府儿女的骄傲。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好电视剧,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深入开展,是我们担负的一项光荣使命。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以电视剧的播出为新契机,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播途径,通过开展征文、组织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宣传成果,使王瑛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注:本文摘编自中共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在电视剧《远山的红叶》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远山的红叶》承载着中央、省委领导的关心,承载着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关注,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盼。拍摄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委托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专门赴川看望剧组演职人员。受省委书记刘奇葆委托,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也先后多次到拍摄地看望剧组演员。正式开播前,贺国强、何勇同志在北京亲切接见剧组主创人员,对电视剧的宣传播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组织好观看工作,中央纪委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省纪委常委会多次研究,欧泽高同志提出明确要求。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电视剧的播出和组织观看为新契机,把向王瑛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电视剧播出后,各级领导带头观看,广大群众自发收看。6月24日首播当晚,省纪委、省监察厅领导班子集体收看。欧泽高同志畅谈观看感受,并撰写观后感文章。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剧评会,推动学习观看活动深入开展。在南江县城广场,数百名党员干部、街道居民、进城农民工认真收看电视剧。“背二哥”廖庆和说:“在电视上看到王瑛的形象,倍感亲切,倍感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是该剧反映的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社会题材。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腐朽文化思想难免对我们形成冲击,一些党员干部动摇了理想信念,淡薄了宗旨意识,滋长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一些人甚至背离党和人民,沦为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反腐倡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他们的親身感受,特别是通过接触党的干部的所作所为,来作出对我们党、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的评判的。由于这少部分人的行为,加之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矛盾也很多,比如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就业压力等,致使部分群众的认知产生偏离,一些人认为我们党没有能力加强自身的“免疫力”,根治不了腐败;有的甚至认为我们跳不出“执政周期律”,会重演东欧和苏共的历史悲剧。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远山的红叶》向广大群众展示了党的好干部王瑛忠诚党和人民、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展示了以王瑛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富有活力、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展示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王瑛和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一样,成为当代共产党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和代表,成为飘扬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光辉旗帜。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能力是能获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在建党89周年之际播出《远山的红叶》,重新唤起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意识”,让大家看到了我们党还有像王瑛这样的好干部,从而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心,增强了对党执政的政治认同感。
三是该剧生动地塑造了先进典型人物。《远山的红叶》是一部命题作品,类似的主旋律作品往往很难在表现上有所突破。一是脸谱化,塑造的人物往往“高”、“大”、“全”,缺乏真实感;二是平面化,处理不好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缺乏情节感;三是认知度低,一些人不太喜欢观看主旋律电视作品。《远山的红叶》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剧贴近生活,把王瑛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可信的人物。在创作上,该剧坚持讲好故事,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有机融合,引入了侦破、反腐等戏剧作品的元素。该剧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和人性的深度挖掘,把精心的构思蕴含于场景、情节、语言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之中,通过王瑛和同事讨论化妆品、工作受挫在领导面前哭鼻子等大量的生活细节,把王瑛的形象“立体化”,有机还原人物原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爱美、爱生活、爱生命,积极乐观,性格坚强,但又很有女人味的纪委书记。剧中的王瑛就是生活中的王瑛,她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剧中反映的一些事,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又不容易做到。正是因为该剧准确把握了现实生活的命脉,剧中人物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实现了表演真实、情节真实、细节真实、场景真实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才使得艺术作品得以还原到生活中,才使王瑛精神得以回归现实,给我们以感动。
四是该剧较好地处理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电视文艺作品。时下流行的战争片、谍战片、历史片、言情片等,矛盾冲突都不难表现。作为一部讴歌纪检监察先进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处理好矛盾冲突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幸的是,《远山的红叶》做到了,它将腐败与反腐败的冲突、先进与落后的冲突、公与私的冲突、党性与人性的冲突、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生命与死亡的冲突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查处“3·24”案件是王瑛的突出事迹之一,如果电视剧不反映这段情节,就不能对王瑛优秀纪委书记的身份提供事实上的支撑,如果反映了,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广大公安干警的感情,损害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威信,甚至损害国家的利益。电视剧对这个矛盾关键点的处理非常成功,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惩处和保护干部都是纪委书记的天职,在经过感情和法纪的激烈冲突后,王瑛既严肃查处,又积极挽救和教育郎小泉,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驻村干部,并重返公安岗位。看完这段戏后,我们在赞扬王瑛坚定党性原则的同时,并没有排斥郎小泉和他所代表的公安队伍,相反,我们看清了郎小泉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看清了公安队伍的主流。这段戏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它充分展现了王瑛党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在党性中蕴含人性的真情,在人性中凸显党性的光辉。我们感悟到了王瑛身上的“大情大爱”,这种“情”既来源于一般的“人之常情”,又超越这种简单的情感,两种情感在矛盾冲突中碰撞,推动剧情发展,生动演绎了一位纪委书记的刚与柔、爱与恨、真与善,让观众在情感矛盾的漩涡中感受王瑛的精神境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代纪检监察干部的可亲、可敬、可信,体会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忠贞党性和满腔赤诚的为民情怀。正是因为党性和人性有机融合,这部戏才有了生命,才能让我们受到洗涤、震撼和教育,并且持续地感动。
王瑛同志是巴山蜀水孕育的干部,也是我们天府儿女的骄傲。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好电视剧,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深入开展,是我们担负的一项光荣使命。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以电视剧的播出为新契机,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播途径,通过开展征文、组织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宣传成果,使王瑛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注:本文摘编自中共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在电视剧《远山的红叶》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