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习惯真的很难吗?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春节假期也刚刚结束,我们又要面对新的工作挑战和新的学习任务。除了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你是否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果,是否想起年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也许很多人又重复了那个年复一年的计划清单:“今年我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要养成每天早睡的习惯!要每天背单词……”在春节假期之后才发觉,自己还是一个四体不勤的“夜猫子”,单词本永远停留在第一页。养成好习惯真的那么难吗?
  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一个说法:“只要坚持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是一个被过度解读的言论。原本一位美国的整容医生在书中写到,他发现整容后的人平均需要21天来习惯他们的新面孔,截肢病人具有的“幻肢”体验往往需要21天才消退。特别要注意的是,习惯某个状态或者物体与形成一个习惯是不一样的,也许这两个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混淆,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说法。那么,养成一个习惯到底需要多久?
  2010年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做了一项研究,直接考察习惯的养成过程。他们让被试(参与实验的人)每天重复一项与健康相关的活动,持续84天,看有多少人可以形成习惯。被试可以选择晚饭前做50个仰卧起坐、早餐后散步10分钟或者饭前做15分钟的运动,但完成这些运动不会给予被试额外的奖励。被试需要每天登录一个网站,报告他们是否完成了前一天的任务,并填写量表。量表的题目包括“我想都不用想就完成了”等选项,以测试被试的自动化程度。结果发现,坚持到最后的被试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早期的重复在自动化行为形成中至关重要,随着行为的不断重复,自动化的水平将逐渐达到稳定,这时则认为习惯已经形成。平均而言,全部被试需要66天的时间来形成这些习惯。但是这项研究总共只有96名被试,66天这个数据也不是绝对的,个体化差异仍然存在,有的可能只需要18天,有的则可能需要200多天。
  但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养成新的习惯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该问题跟早期家庭教育有关。同时,神经科学领域对于习惯形成的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基底节(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和前额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基底节与维持下意识的行为相关,而前额叶和行为控制相关,比如,某人看到甜食就想吃,这时候基底节让他不自主地动手去拿食物,而前额叶的工作是控制他自己不要去拿。相信大家都希望基底节在好习惯中发挥作用,前额叶在面对坏习惯时发挥作用,但如何实现现在不得而知。或许这是未来神经科学家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研究方向。
  新年计划从“微习惯”开始
  习惯养成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习惯的难度。本身难度小的习惯更容易习得。这里要提到斯蒂芬·盖斯写的一本书《微习惯》, 微习惯就是当你想要培养一个新习惯时,不是立刻让自己开足马力,而是对新习惯进行大幅缩减,让其成为一个极小的动作,一定是“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写50个字,这些都是微习惯。书中提到,微习惯不需要消耗我们大脑前额叶的很多资源,所以更加容易做到;同时从心理层面来看,当我们动力十足地去做一件事时,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为我们的阻碍,然而当我们动力不足时,谁也劝不动我们去努力。微习惯由于心理认定简单,所以所需要的动力较少,那么也就更容易达到。此外,人们還要在培养微习惯的过程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即使是微小的习惯或者步骤,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会变得要消耗很多意志力,这样就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容易半途而废。
  相关链接
  五个习惯帮你避免假期综合征
  以下提供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制订一个合理的假期计划来避免假期综合征:
  1.把想做的事情列出来,按照重要顺序排列,并且要符合实际。
  2.安排多元化的生活,不要只是安排睡懒觉和看剧。
  3.制造一些小惊喜和心血来潮,比如心血来潮去买个蛋糕犒劳自己或者买个游戏装备。
  4.随时更新自己的计划,不要因为计划被打乱而忧心。
  5.强化自制力。这个谁也帮不了你,加油吧!希望以后有自制力基因可以植入。
  愿大家都能制定一个合适的新年小目标,并能最终按时完成这个小目标。
  【责任编辑】张小萌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28日凌晨3时,以色列最后一位开国元勋、政坛的“常青树”、为中东和平奔走半生的西蒙·佩雷斯走完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终年93岁。9月30日上午,佩雷斯的葬礼在耶路撒冷赫茨尔山国家公墓举行。他的葬礼规格与规模堪称“史无前例”,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以方领导人,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王储查尔斯、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统高克、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巴
事件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并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所谓强制,隐含的意思就是界定了垃圾分类的责任,明确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要对这些垃圾负责,否则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估计短时间内可能还
璀璨夺目的宝石世界,就如同是一个子孙满堂的大家族,不仅种类五花八门、颜色五彩缤纷,而且名称也是花样繁多。其中就有那么几种很特殊的宝石,它们的名称竟然来源于水果。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水果宝石”的奇妙世界,去“品尝”它们的鲜美。  白里透红的石榴石  在这么多像水果一样令人垂涎欲滴的宝石中,笔者觉得石榴石是最为形似的一种。当你见到石榴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皮薄果大、汁多香甜的石榴,仿佛一下子走进
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的流行词“四大件”,即“三转一响”—(脚踏)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是当时家庭“小康”幸福生活的必备之物,也是财富的象征之一。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时缝纫机对“准丈母娘”们或家庭的重要性。  1974年倫敦托马斯和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我国已连续数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的第一,与此同时,报废汽车处理的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难怪有人说,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停车场”之后,中国正在变成“世界最大的汽车垃圾场”。  与任何机器一样,机动车使用到一定时候会达到报废年限,刹车、转向以及发动机等部件都磨损严重,如果这样的车还在路上行驶,造成的隐患可想而知。有关部门对汽车报废年限的规定为:载重车辆行程12年、50万千米以上,小轿车行程14年、70
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英国科学家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在2015年4月2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发表文章称,获得诺贝尔奖有10个简单原则。其中一个原则是,学生物。因为,与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奖有两种,即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都发给了生物学家,这样,就会提高50%的获奖概率。  2016年化学奖的回归    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罗伯茨
给帕金森患者移植猪脑细胞  新西兰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宣称,将猪脑细胞移植到患者脑部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初见成效,接受移植的4名患者病情有改善,并在移植后18个月内一直保持效果。该公司利用的是位于猪脑室脉络丛的一类中枢神经细胞,它含有几种生长因子,以及对维持神经细胞健康至关重要的信号分子。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多孔微型“胶囊”,可容纳1000个猪脑细胞。这种胶囊使猪脑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能渗透到患者脑组织里,
二百年興衰起落  杭州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在清代,这里既是“不可无重兵驻防以资弹压”的“江海重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点和天下财赋的重要来源地,因此成为清朝最先派驻八旗驻防的城市之一。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在杭州城的清泰、望江、候潮三门一带修筑兵垒,这是八旗驻防杭州的开始。后来,因八旗驻防固山额真(八旗官名)所统帅的旗兵与汉民之间矛盾重重,清廷遂于顺治七年(165
一些年輕人和运动员猝死的消息不时见诸媒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与年轻人猝死风险相关的基因,有助于对相关人群进行风险筛查,以预防并减少猝死。一个名为CDH2的基因如出现某种变异可引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这是一种常影响35岁以下年轻人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心肌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问题如心室颤动,在发作时如果没有外界及时干预,几分钟内就会死亡。
飞机的速度很快,因此会有对撞的危险。为了便于飞行员观察周围有没有飞机,随时了解别的飞机同自己航向的关系,因此在夜航的时候,要在飞机的左右两侧和尾部开三盏航行灯避免空中的交通事故。從飞行员的位置来看,红灯总是装在左翼尖,绿灯装在右翼尖,白灯装在机尾。三盏灯可以连续点亮,也可以断续点亮。如果飞行员看到有一架飞机同自己在同一高度上,而且只看到红、绿两盏灯,这说明对方正在迎面而来,有对撞的危险,必须设法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