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受者体内注射转FasL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Wistar大鼠肝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前5d给受者腹腔注射转染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DC细胞或转染FasL基因的DC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和环孢素A(CsA)对照组.术后3d和7d测定移植肝功能,同时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肝组织中Fas、Fas配体(FasL)及白细胞介素12(IL-12),并观察受鼠的存活时间.结果空白对照组的大鼠术后9~15d全部死亡,CsA治疗组及转FasL基因治疗组的免疫排斥反应轻微,移植后大鼠的存活时间超过12周;空白对照组及转mdr1基因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及直接胆红素显著高于CsA治疗组及转FasL基因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及转mdr1基因治疗组的FasL及IL-12表达增高,而CsA治疗组及转FasL基因治疗组的FasL及IL-12呈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转染FasL基因的DC细胞能有效地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其机理可能与诱导了肝脏内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及抑制IL-12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