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河口市第八小学共有100多名教师,截至目前,该校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骨干教师 24人,襄阳市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14人,19人获得省优质课一、二等奖。近年来,该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路径。
价值澄清法。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教师的价值观不断面临着金钱、物质、名利等诱惑的“冲击”。为此,学校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广大教师讨论辨析,如“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怎样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大讨论等。针对当前存在的有偿家教、乱订教辅资料、违规收费等不良现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大家提高认识,克服浮躁心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团队研磨法。一是集体研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精心研磨,不断交流切磋、实践反思,才能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磨教材。集体研磨不必追求华丽,要求把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落实知识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课堂大致流程研究得明白、透彻。研磨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根据每门学科、每种课型的特点,集体研磨出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思教学。提倡集体反思与个人反思相结合,做到一个课例三次反思。即课前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反思和探究)、课中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和生成)、课后反思(课后的自我评价及同伴间研究和重新设计)。有了团队的集思广益,有了集体智慧的支持,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被一一解决,教学设计被改进得越来越完美。二是个体研磨。面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学校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分类培养,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全校教师的课逐一研磨。学校坚持“校长挂帅,专家把关,人人研磨”的理念,通过“市级、省级、国家级参赛课,校际之间展示课,送教下乡或周六课堂示范课,课题研讨课”等形式,运用“自选课例、个人钻研备教案、试讲、集体研讨、改进、再试讲、再集体研讨”等方法,不断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名师引领法。每个学科都成立了校级名师团队,名师育名师,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科研型、专家型、在校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团队。通过专家论坛、名师答疑、分享成长史、成果交流、资源共享等形式,有效地把生本课改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传递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除此之外,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采用“一拖二”的方式(即一个名师带二个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成了全校乃至全市优秀教师的孵化器,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加速器。
课题提升法。为了践行“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每位教师都有微课题研究。学校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小研讨,大交流”微型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在研讨中碰撞出教育智慧的火花。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其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新童谣》和《生本——点亮生命之光》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第八小学)
价值澄清法。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教师的价值观不断面临着金钱、物质、名利等诱惑的“冲击”。为此,学校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广大教师讨论辨析,如“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怎样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大讨论等。针对当前存在的有偿家教、乱订教辅资料、违规收费等不良现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大家提高认识,克服浮躁心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团队研磨法。一是集体研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精心研磨,不断交流切磋、实践反思,才能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磨教材。集体研磨不必追求华丽,要求把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落实知识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课堂大致流程研究得明白、透彻。研磨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根据每门学科、每种课型的特点,集体研磨出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思教学。提倡集体反思与个人反思相结合,做到一个课例三次反思。即课前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反思和探究)、课中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和生成)、课后反思(课后的自我评价及同伴间研究和重新设计)。有了团队的集思广益,有了集体智慧的支持,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被一一解决,教学设计被改进得越来越完美。二是个体研磨。面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学校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分类培养,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全校教师的课逐一研磨。学校坚持“校长挂帅,专家把关,人人研磨”的理念,通过“市级、省级、国家级参赛课,校际之间展示课,送教下乡或周六课堂示范课,课题研讨课”等形式,运用“自选课例、个人钻研备教案、试讲、集体研讨、改进、再试讲、再集体研讨”等方法,不断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名师引领法。每个学科都成立了校级名师团队,名师育名师,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科研型、专家型、在校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团队。通过专家论坛、名师答疑、分享成长史、成果交流、资源共享等形式,有效地把生本课改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传递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除此之外,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采用“一拖二”的方式(即一个名师带二个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成了全校乃至全市优秀教师的孵化器,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加速器。
课题提升法。为了践行“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每位教师都有微课题研究。学校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小研讨,大交流”微型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在研讨中碰撞出教育智慧的火花。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其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新童谣》和《生本——点亮生命之光》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第八小学)